网络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现象解读

2020-10-21 04:19胡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移动互联网

胡艳

摘要:文化與社会相伴而生,它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制约的结果,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从中国传统的“雅”“俗”文化、礼序文化到阶段性火热的“青年亚文化”,无不反映出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在受到现实社会深刻影响的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具有强大的建构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出现了主体广泛性、娱乐化倾向和虚拟现实性的特征,导致了青年亚文化从与主流文化坚决对抗到文化盗猎,从被商业收编转向与商业合作共赢的状态。本文旨在通过追溯文化研究理论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演变,结合当下社会环境,探讨青年亚文化背后人们的心理想法以及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解读,尝试提出一些弥合人际交往中信任危机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文化研究理论;移动互联网;青年亚文化

一、文化研究理论

文化研究理论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以及斯图亚特·霍尔等,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是大众传播可以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认知媒介信息,解读媒介符号并解释其意义的过程;三是信息符号会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的过程。文化研究立足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反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性的世俗生活。

二、青年亚文化现象

说到青年亚文化,其实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举出几个例子:御宅族、快闪族、摩登族、朋克、嬉皮士、涂鸦文化、韩寒现象、愤青、粉丝、恶搞文化、耽美、COSPLAY等,这些都是形形色色的亚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但极其富有冲击力和活力。那什么是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次文化”,是处于从属、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试图通过风格化或另类符号作为载体,与主流文化相对抗,从而建立起区别于其父辈文化的附属性文化。

虽然亚文化一直存在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文社会学科才开始关注和研究。二战后,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在研究亚文化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伯明翰学派把“文化霸权”理论引入亚文化研究,提出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对抗;把符号学引入亚文化研究,从“意义”的角度解读亚文化。20世纪80年代“后亚文化”研究开始出现。后亚文化研究弱化了阶级和政治对亚文化的影响,把研究建立在青年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对亚文化的建构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出现了主体广泛性、娱乐化倾向和虚拟现实性等特征,这导致了青年亚文化出现新的变化,从与主流文化坚决对抗到在主流文化中“偷猎”自己的文化,从被“商业收编”转向与商业合作共赢的状态。

1.从“文化抵抗”转向“文化盗猎”

前互联网时代,芝加哥学派认为亚文化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是社会被破坏和异化的产物。伯明翰学派从阶级角度出发,把青年亚文化看作是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对抗。毫无疑问,以阶级斗争为理论基础的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阐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文化盗猎”概念来源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学者德塞都,他使用“盗猎”这一概念比喻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是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持续斗争关系。他将积极阅读形容为“盗猎”,即对他人文学“领地”的肆意袭击,掠走那些对读者有用或愉悦的东西。对德塞都来说,“语言的掌握”是社会结构中主导阶级施展文化权威和社会权力的象征。要想进行意义的反抗,首先要做的就是颠覆既有话语和符号的固有意义,以及创造新的话语和符号。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不再是与主流文化的直接抵抗,而是通过对主流化的“解构”与“重构”,从中“偷猎”出自己的文化。最近流行于青年群体中的“丧文化”,便是通过社交媒体催生出来的。简单来说,“丧”是一种生活态度,表现为精神颓废、不求上进、没有目标、“混吃等死”。“丧文化”通过解构主流文化对青年人积极进取的价值期许,消解主流文化的“鸡汤”,用“丧”的态度表达自我感受、发出自己的声音。“丧文化”是青年人从主流价值体系中“偷猎”出的亚文化,“丧”并不是万念俱灰,而是通过反讽与自嘲的方式舒缓压力,通过“丧”文化表达,青年人找到群体认同,并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2.从“商业收编”转向“商业合作”

伯明翰学派认为主流文化会通“商业收编”对亚文化进行重新控制,而“商业收编”是一种比较隐秘的方式,被收编后的亚文化失去抵抗能力直至逐渐消解。随着消费主义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商业收编”与青年亚文化已不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过商业逻辑收编亚文化,吸引青年受众获取商业利益,亚文化也利用商业手段宣传扩大自身影响,两者合作共赢。

青年人在消费时不仅仅关注商品自身属性,更看重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即符号意义。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和《这就是街舞》就是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合作共赢的典范。在节目出现之前,嘻哈音乐和街舞文化在中国一直是一种小众文化,只有“圈子”内成员才了解的文化。在综艺节目爆火之后,不仅商业平台赚取了巨额利润,嘻哈文化和街舞文化这些小众文化也得到向大众传播的机会。尤其是《中国有嘻哈》的总播放量破25亿,微博话题达65.2亿,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更反映了商业逻辑与亚文化合作的成功。青年亚文化并不会因为与商业合作而消失,反而会通过商业模式让更多人了解亚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到亚文化之中。

三、基于网络语境对青年亚文化的解读

基于移动互联网语境,青少年群体所遇到的相同心理危机是对于自身归属的疑惑,由此导致了青少年群体容易产生“抱团”现象。这种心理模式对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影响甚大,青年亚文化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风格正是由于对身份认同的需求而产生的。比如,时下流行的各种碎片式的二次元文化现象,通常这些文化现象都具有阶段性流行、传播影响力大和生命周期短暂等特征。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移动互联网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微美学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