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2020-10-21 21:26罗万能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罗万能

摘要: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慢慢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促进小学生各项技能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一个构建轻松舒适、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创新策略

什么是生本教育理念呢?简单点说便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想要一直学习的动力,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便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善应试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应试教育的束缚

由于大多数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中所采取的方式皆为“填鸭式”、“灌输式”,导致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都是教师习惯性的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并没有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只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更不会深入了解语文中所包含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较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也无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1.2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换出现了阻碍

我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虽然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也要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但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传授与被接受的模式,导致学生与教师在转换角色这一过程中存在了许多的困难,对教学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未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其主要目的便是想尽一切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但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认识的不够充分,教师所布置的课前预习也只是表面活动,导致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探究兴趣,自然也无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改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也都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所采取的方式也都是讲解、强制性灌输的方法,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一味的依附教师的讲解,不会自己主动去思考问题,只会死记硬背,从而使得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1]。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善学习方式,从而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语文思维。而教师则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悬念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语文知识,感悟文章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累语文知识,拓展知识面,将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创新教学。

2.2结合生活,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生活经历和生活常识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探索课文内容时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分析和感受作者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能够收获较为真实的情感体验[2]。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需要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教学中。

例如:《草原》这课,教师便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描述自己理想中的草原,在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所描述的草原也是大不相同的,而且通过不同的见解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之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草原的视频、图片,使学生们能够对草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主动地分析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3多层次了解课文,拓展创新思维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改变以往“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以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只需在一旁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層次来了解课文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创新思维。当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转换多个角度思考课文内容,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感受与理解。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时,需要让学生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思考问题,还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3]。但是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时,教师需要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地表达出来,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分析课文内容的方式方法,并对他们的语文思维进行及时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正确的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拓展创新思维。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对于小学生、教师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当然,教师也需要深入研究生本教育理念的性质和概念,并将其合理的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语文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金玉.践行生本教育 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魅力[J].读天下(综合),2019(26):0195-0195.

[2]黄红梅.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信息周刊,2019(7):0253-0253.

[3]杜玉华.如何做好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J].学周刊,2015(11):195.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