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懿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忽视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位学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因此,这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思想政治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理论不断发展的成果之一,也逐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定型,仍处于可塑造的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这一做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老师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思想政治的教学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下来这篇文章,将从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实际状况出发,围绕新课程背景的要求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施提出几点相关的对策。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在思想教材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相关事例里,有些内容十分适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树立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不仅仅会使学生对一些与思想政治有关的专门性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还会使他们对于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政治文化和思想伦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在教材内容之外的拓展方面,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有过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等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听过以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各种各样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对应的如何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正如教材中所言:“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后的实践运用对学生们来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产生的一些想法思考,只有运用于生活中去才能产生其意义和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介绍教材中所折射出的政治、经济、宗教、习俗等问题,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各种各样的文化,不要一味盲从,这种启发性的教学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想法,让他们自觉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于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2.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老师会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PPT的模式,用多彩的现代传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增色添彩,塑造形象课堂。老师首先应该关于一个课题或者是问题的一方面入手,加以深入的引导和研究。老师在教学中倘若只顾一味地讲授一些枯燥的句法和字词含义,反复强调一些中规中矩的知识框架,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消磨学生学习兴趣。反之,老师应该思考如何把教材中一些枯燥的原理知识转化成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或者用一种什么样的新颖方式能够呈现出别有风格的另外一面。比如,在讲到必修四《哲学生活》部分时,讲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这句话时,老师可以在课件中援引一些历史上相关哲人的思想,比如存在主义者加缪对于荒谬的论述,“荒谬在表象上看来是一种矛盾,实则是一种最常见的和谐”;或者用最简单的生活中的事物来举例,例如一枚硬币,它的正反面就正如矛盾的两面,看似是不同的两面,其实是同一枚硬币。像这样用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的形式,把课本中一些比较抽象和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表现出来,帮助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增强师生课堂互动,鼓励思想交流碰撞
老师也可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除了鼓励他们踊跃举手发言之外,也可以让他们上讲台讲出来,比如,每堂课安排一个学生做一个一两分钟的简短的与上堂课思想相关的演讲等等,在此之后对台下的同学们进行相关提问,以确保大家都在认真听。演讲的内容需要与思想政治相关,例如讲近期国际上和中国发生的一些贸易或政治往来新闻资讯,也可以讲一些爱国英雄和民族英雄的引人深思的故事。相应地,学生也可以读相关的杂志报刊,或是同大家分享一些名人名言,对学生产生励志教育的效果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意识,塑造积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合作进行小组学习,在课后布置一些小组任务,给出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思想政治课题,讓大家进行相关的讨论。在这以后老师可以在一节课上安排出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小组代表发言汇报研究成果,同时找出几个同学充当裁判的角色,比较各个小组的成果和特色。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忽视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位学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许军林,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J].教育革新,2019(04)
[3]姜游,高中思想政治“实践与探究”教学研究[J].鸭绿江,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