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功平 陈亚萍
【摘 要】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证心衰患者心功能、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2组观察期均为12个月。了解2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心功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血压、1年再住院率,并观察研究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药物副作用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血压及再住院率均改善,尤其是治疗组在稳定血压、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心衰患者的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稳定血压方面有明确改善。
【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心衰;气虚血瘀证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143-01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舒张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目前心衰的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心衰的死亡率高居不下。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基数增大,心衰患者日趋增多[1]。芪参益气滴丸 是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治疗心衰的创新成果。本研究随访观察了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证心衰患者心功能、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血压、NT-proBNP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确诊心衰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住院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心衰患者②心脏彩超检测提示左室射血分数减低(LVEF)≤50%。上述病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年龄(68.5±10.8)岁;男30例,女20例;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18例。对照组30例,年 龄(67.7±12.4)岁;男 17 例,女13 例;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12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按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对照组按个体差异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ACEI或ARB类(或诺欣妥)、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g3次/日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及血压变化,并观察研究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药物副作用及肝肾功能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后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是治疗组在射血分数、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及血压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对心衰的认识:心衰的中医症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常兼有阴虚、阳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痰饮等;本虚是心衰的基本要素,决定心衰的发展趋势,标实是心衰等变动因素,影响着心衰的病情变化。心衰中医基本症候特征可用气虚血瘀概括,在此基础上可有阴虚阳虚的转化,常兼痰饮[2]。心衰患者中后期多表现为平素血压偏低。心衰的中医治疗: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病症;既要固护气阴或阳气治本,又要活血、利水、化痰、解表、清热以治标[3]。
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等成分组成,采用现代制药工艺生产的滴丸剂型中成药,具有益气通脉、活血止痛功效,使用于气血血瘀证型的心衰患者。其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气、行气,气为血之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水液代谢;三七、丹参,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兼养血,降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诸药共用,以益气活血、行气利水、祛瘀通络;使心主血脉功能得以增强,心衰症状改善[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芪参益气滴丸有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6]。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根据观测心脏射血分数、NT-proBNP、1年因心衰再住院率及血压等指标,芪参益气滴丸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减少住院频率及稳定血压;尤其在稳定血压及降低因心衰住院频次方面,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诺欣妥等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应用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2] 毛静远.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4,55(14):1258-1260.
[3] 陈可冀,吴宗贵,朱明军,etal.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5):225-232.
[4] 魏聪聪,朱明丹,杜武勋,etal.芪参益气滴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1,24(10):108-112.
[5] 赵爱梅,任钧国,刘建勋.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07):2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