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惠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自媒体建设异常繁荣的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应该跟上脚步。文章基于此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旨在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优化对策
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方向,想要建成智慧校园,图书馆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建设高效的信息化图书馆,才能够在高校中进行阅读推广以及在线服务,从而让学生体验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便利,促进学校文化氛围的提升。
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许多高校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比较落后,高校图书馆中,计算机设备较为老旧,网络速度也较慢,因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较为落后,并且在许多高校中,并不注重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设,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也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数字图书资源质量与数量有待提升。虽然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了数字化资源,但是普遍存在着数字化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并且管理员的素质并没有达到要求、管理任务较重,对图书资源的整合也不完善,导致当前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因而不能满足当前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1]。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亟待提高。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馆想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就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进行数字资源的整合以及信息化的管理,但是当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普遍偏低,存在着信息化专业能力不足、对信息化的理解程度不高等情况,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管理员操作不熟练或者是对于专业知识应用不到位的情况,而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引进制度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当前图书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径
(1)大力投入硬件设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就要完善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高效整合。第一,领导层要转变思想、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第二,图书馆要创新服务的理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放图书馆的新媒体平台、终端平台等,实现图书馆的在线阅读、终端阅读,从而满足师生阅读的需求;第三,要强化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计算机的配置、加大投入软件设施的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2]。
(2)搭建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平台。第一,高校要搭建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在平台上要满足师生图书借阅与图书阅读的功能,还可以在原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图书预定的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借阅效率,并满足不同人群、不同专业的借阅需求,第二,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借用大数据对信息化平台进行建设,并且实行实时管理与监控,对图书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第三,开放信息化平台,在高校中可以对图书资源进行共享,并且提高图书资源的质量,从而满足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
(3)以新媒体为载体整合数字图书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该紧跟当前的时代需求,合理的整合现有图书资源,并且在新媒体日益繁荣的今天,应该搭建高质量的新媒体平台,促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首先,可以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上创建账号,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企鹅号等,将图书资源的更新以及各类图书信息在平台上进行推广,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从而提高师生群体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是注重在线上与线下进行及时的互动,广泛的采纳师生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并且对建设性意见进行参考,以此作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最后,应该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平台的安防措施,在开放的网络时代,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的对资源进行传播,应该对图书资源进行保护,并且对平台账号进行有力的防护,保障信息化平台的网络安全[3]。
(4)建设专门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机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庞大、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高校应该针对此项目建设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图书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计划、开展与运行,在管理机构中应该包括技术部门、管理部门、日常维护部门等,其中技术部门负责网络平台的搭建、维护等,管理部门负责对图书资源的整合以及对各项运行事项的整合管理,日常维护部门负责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日常监控与管理。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协调各个部门同步开展工作,同时,高校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大力投入,以此来保障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4]。
(5)提高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在高校图书管理员的人才引进方面,应该针对求职者的信息化素养进行着重的考虑;其次,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员的信息化素养以及专业管理能力,从而良好的匹配岗位的需求。主要包括熟悉平台的操作,熟悉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要求等,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化管理工作。最后,要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职称、待遇、晋升等相挂钩,对考评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管理员的工作積极性,对管理进行有效的保障,便于信息化进程的有效开展[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应该以硬件设施投入、搭建信息化平台以及建设新媒体数字图书资源、提高管理员信息化素养为主,在图书馆的软硬件方面进行同步跟进,通过内外环境的共同优化、搭建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图书管理平台、并且要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对图书馆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促进高校特色图书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帼帼.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实践[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3):12.
[2] 柯丽钦.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2):95-98.
[3] 王海月.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4(3):16-20.
[4] 肖玉.大数据处理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1):117-118,122.
[5] 李静.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