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华
摘 要:在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好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而且有积极的欲望进行课外数学知识的延伸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的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学习;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学生必须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学好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长期以来数学知识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课时比较多,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学大多都是围绕考试展开,导致学生过于追求自己的学习成绩。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平时养成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更加深入的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
一、渗透数学思想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学习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成绩,但是数学思想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受益终生,这也是数学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应该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广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能够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能力。初中阶段中的数学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非常的丰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包含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引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让学生进行根的性质判定,这样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会一种解题方式,在代数形式不变,解方程甚至是进行几何知识解答的时候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数学游戏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游戏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游戏教学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兴趣,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兴奋,学生具备游戏学习的好奇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设计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勇气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再教给学生勾股定理相关方面知识,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判断哪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学生就能够有积极的兴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为了更加快速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也会提高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因此,教师要多让学生采取游戏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塑造主动学习意识
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机制激发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思想和意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明确小组讨论学习的任务,小组内部每一个成员都要有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会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要适宜,4——6人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小组中设立小组长、记录员、信息搜集员等等,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可以定期进行交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得到提高,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主动进行学习。
四、适时展开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学习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产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的策略,让学生能够扎实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只要学生在自己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尽力的学习,就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授给学生几何图形证明相关知识之后,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重点掌握和运用课本中的原理,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知识的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好的收获,进而树立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慢慢的激发出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
结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的进行知识的讲解,也不是让学生考取高的分数,而是需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教学。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时候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需要长期的对学生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够在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杰.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探析[J].科教導刊-电子版(中旬),2019,(9):185.
[2]陈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8,(8):255.
[3]曹宏辉.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6):37.
[4]杨平珍.初中学生数学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5,(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