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2020-10-21 09:11程炜丽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

【摘要】语言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播方式,而翻译是一种跨语种的交流活动。人们通过学习语言,掌握基本翻译技能,能够将不同地域的经典作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不同时代为世人再现作品魅力。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动态对等理论是翻译的核心部分,能够将语句、词汇以及语法等内容裁剪得更加通顺,使翻译前和翻译后的语句和信息最大程度实现自然对等。因此,探索动态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在当前翻译领域具有现实研究意义。

【关键词】动态对等;英美文学;翻译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放眼整个世界文学发展历史,英美文学可以说占据了世界文学史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我国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中,除了研究中华文学的英译之外,还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翻译内容。翻译工作者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内容通过汉译之后,能够将原本内容呈现于大众面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翻译工作者充分翻译出创作者的精神意境,而且还需融入自身想法,为社会大众展现多种思考角度,于是动态对等理论登上翻译舞台。现阶段,在英美经典文学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者需要遵循动态对等理论原则,确保英美文学翻译内容的“原汁原味”。

一、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影响因素

文学翻译是语言的高级运用,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深度交流,而且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以英美文学翻译为例,为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翻译工作者需要将英美经典文化作品进行对等翻译,高度还原国外文化习俗,从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想更好地提升翻译水平,应当先对影响英美文学翻译的诸多因素进行整合,从而使大众在阅读鉴赏过程中避免中华传统文化思维的束缚。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这一方水土中不仅仅能养一方人,还能孕育一方文化。文化最初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中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最终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习俗。人类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感知,进行不同社会生产活动,在活动中又积累了一定思想意识,这便是文学素养的雏形。而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存体质千差万别,导致在文化上也会有较大差异。以英美国家为例,英国处于欧洲西部,天气温和但多变,航海事业风生水起,使得英国人思维方式较为开放;而美国领土广阔,地域呈分散状态,移民较多,因此美国文学作品中对不同文化带有一种包容性。

(二)社会风俗的差异

在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国家形成了诸多各异的社会风俗,主要体现在民风民俗、饮食习惯等方面。比如,英美国家在婚礼举行方面注重结婚双方的意愿,不太讲究外在形式,但是在中国婚礼中,讲究大操大办,仪式感较为浓重。再如,在饮食文化上,英美国家饮食主要以沙拉、甜点为主,但是中国主要是主食、菜肴等。而文学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并且若有若无地将其体现在作品中,因此导致英美文学翻译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1]

(三)价值思维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反之,思維方式的差异也会体现在文化作品中。比如英美文学中,英美大众对观点的表达方式较为直接和清楚,而且更加注重习惯与逻辑分析,理性意味较强。但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人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一切事物要综合考虑,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念所导致的不同文化现象,这些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以及中华文化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

二、动态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价值体现

动态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为使得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有一个准确的转换依据,减少翻译误差,这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便从语言学角度提出了这一理论。同时,尤金·A·奈达还认为,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本质是运用最恰当、最自然、最对等的语言对文本内容以及深层次含义的再现,包括对词汇、语法、篇章、文体等内容的再现。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内涵精神都与源文本保持对等时,译文才能被称为是优秀的译文。因此,动态对等理论于英美文学翻译而言具有多重价值。

(一)情感丰富

从动态对等的角度分析,翻译者在英美文学翻译工作中需要将作品的内在艺术与情感进行深刻诠释,才能最大程度地贴合动态对等理论要求。翻译者在工作时发现,英美国家的大多文学作品都是基于不同历史和环境背景创作的,由于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有所差异,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也有所不同,正是这些差异性塑造了英美文学中的不同情感与内涵。对于需要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而言,动态对等理论中的对等原则不仅能够确保文本情感意思不受歪曲,将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情感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将翻译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形成多角度的情感理念,给读者以不同视角的情感享受。[2]

(二)语言细腻

英美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语言的魅力。翻译者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发现,大多作品中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让人读来具有不同的审美享受。之所以会发现作品中的这一特点,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会受到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而这些作品会在故事情节的描述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体现出细腻的语言风格,吸引读者注意力。翻译者在观察这些作品时,通过动态对等理论的运用,能够尽最大努力将这些语言风格高度还原,保证作品的语言韵味,从而体现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价值。

(三)人性反思

无论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翻译者通过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可以将刻画得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出来,不仅能够引发读者对世界的认识与反思,同时还能使读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旨大意。比如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和欧·亨利的作品,翻译者就是利用动态对等理论将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还原,使得翻译的作品与原文本中所塑造的人物精神相差几无。[3]

三、动态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一)句式词汇的替换

奈达在动态对等理论中提出,英美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偏向形式化,英语语言中的名词、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等内容在翻译成汉语时就应该找到相对等的词汇,比如“了”“过”等,这就是动态对等理论的实际运用。再比如“All memory of the Marquiss grand chimney was obliterated by the craggy immensity opening out ahead.As far as Roosevelts eye could see,the landscape was a wild montage of cliffs and ravines,tree-filled bottoms and grassy divides.Here and there particularly lofty butte caught the last rays of the sun,and glowed with phosphorescent brilliance before fading to ashen gray.”这句话中短语较多,直译成汉语的话,会出现句子短小,句式较为散乱的现象。因此,为使译文前后意思相连,同时又满足汉语句式结构,需要在汉语翻译中融入动态对等理论,加入修饰部分或者分句重组,从而在句式上与原文相对等。[4]

(二)文章结构的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背后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英美文学作品拥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作品中不同的故事情节也会出现不同的创作结构。在翻译中,对文章结构进行转换时需要适当增添一些动态对等内容,促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和连贯。比如“The Age of Chivalry was lovely for the knights,”he had mused then,“ but it must have at times been inexpressively gloomy for the gentlemen who had to occasionally act in the capacity of daily bread for their betters.”这个句子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翻译者在翻译時需要将其对等意思充分还原,具体就是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结合人物参与者等因素,在不破坏原文传达的意思基础上,将文章结构重新排列,在表达效果上争取与原文高度一致,如此才能够达到文章结构的对等。

(三)文体风格的调整

英美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翻译者通过动态对等理论能够增强英美文学作品类别的辨识度,使得翻译后的内容仍然保留地域性特色。例如,在莎士比亚的部分作品中,翻译者利用动态对等理论,将话剧内容中的修辞手法通过译文中的人物、环境等元素体现出来,还原话剧文本的文体面貌,比如运用动态对等理论使《维洛那二绅士》和《仲夏夜之梦》两部话剧在整体文本风格上具有地域特征,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译本内容,将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传承。[5]

四、结语

茅盾曾说:“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具有美学价值。文学翻译能够将原来作品的艺术向观众呈现,使读者能够产生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追求的动态对等思想恰好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展现了英美文学的原作思想,而且通过丰富的语言积累再现了英美文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葵龙.试论动态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运用的可能性——以诗歌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9(5):128-129.

[2]杨秋雨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87-88.

[3]刘一帆.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研究[J].海外英语,2019(15):206-207.

[4]胡二娟.英美文学翻译的因素与对略[J].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9(9):60-62.

[5]周晓扬.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6(6):88-89.

作者简介:程炜丽(1981-),女,汉族,重庆人,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
大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瓶颈与对策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生态语言学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开展思考
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