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曾经辉煌的河道总督衙门

2020-10-21 09:11魏永震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摘要】济宁段大运河始于元代,位于整个运河的中部,号称“水脊”的南旺,其地势高亢,是大运河的制高点,经常出现断流,此处不通全线受阻,是京杭大运河畅通与否的关键。为此,元、明、清三个朝代都把治理运河的重点放在济宁区段,委派能臣到济宁任职河道总督,治理运河,修建水利设施,督理漕运。明代在济宁设河道总督,由朝廷钦命署理,为运河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清代把治理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设在济宁。

【关键词】济宁河道总督衙门;军政合一;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据《明史》《山东通志》《济宁直隶州志》《济宁州志》《济宁直隶州续志》等史志书籍记载:“济宁之名自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始。”“金贞元三年(1155年)即有济宁路转运使之称。”元朝建大都于燕京后,為了达到南粮北运目的,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了由任城(济宁)向北至须城(东平)的“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又挖了一条东平至临清的人工河,名曰“会通河”,始通“永济渠”(卫运河),山东运河与江南沟通,成了我国南北运输的主航道。至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工部尚书宋礼在城内南部挖越河并建上新、中新、下新三闸,以调节运河宣泄。同年,又大规模疏浚“济州”“会通”两河,万历四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统称“会通河”。至此,运河船只南往淮河驶向江南杭州,北通临清入“卫运河”直达北京,京杭运河全部畅通。

大运河济宁段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是京杭大运河通航治理最难和管理最为复杂的区段之一。元明清时期,会通河、南阳新河、泇河主河道的开通,小汶河、洸河、府河、泗河等“四水济运”引河的开凿,北五湖、南四湖水柜的设置,济宁、南旺分水枢纽的建设以及金口坝、十里闸、柳林闸等一系列利于节水通航的进水、减水、蓄水、滞洪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均是针对相应历史时期黄河泛滥侵淤冲击运河、运河水源枯竭引水补济等重大自然问题的创造性应对。会通河、南阳新河、泇河等主河道的通畅在保障中央王朝的南粮北调、政治统一以及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沿运地区城市与乡镇的繁荣发展。

济宁也因“高堑深隍,水路交会”“襟带汶泗,控引江淮漕运咽喉”而逐渐发展成为大运河中段“百货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水运重镇和中枢要地。

由于济宁河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元、明、清三朝为保障运河运道漕运畅通,均在济宁设立了治运最高机构——河道总督衙门(图1)或河道都察院之类高层统治机构,即“河督建节,宿兵于此”。

据《山东运河备览》记载,明代司运总部分为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经理河槽、总漕兼河道、巡抚兼河道等,简称总河,均由朝廷钦命署理,为运河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朝廷六大部外增设的一个部院级的朝廷直属机构,秩正二品,但不乏正一品、从一品大员充任。衙署设在济宁。

据《山东运河备览》记载,清朝派驻济宁的司运机构多袭明朝,设总河部院、钦命署理,秩正二品。据雍正《清会典》载:“顺治初,仅设河道总督一人,又称总河,综理黄河、运河两河事务,驻济宁州。”直到雍正七年(1729年),分河道为三:南河总督驻清江浦;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驻济宁州,称东河;直隶河道总督驻天津,称北河。其建制一直延续到清光绪罢河停运。据考,自顺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八年的258年间,朝廷钦命河道总督119任,共有101人充任,其中正一品大员近半。其间,总河除移驻清江浦27年(共4人充5任)外,其余年份均驻节济宁。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河道总督衙门坐落在济宁州衙门东(其遗址即在今西门大街西段路北,济宁二中操场坐落的位置),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派威严。据综合记载和高寿老人回忆,时大门四楹(凡三门),左右一对石狮,旁有吹鼓亭两座。大门东西各有一座辕门,辕门外有内道厅、旗鼓厅、中军厅、巡捕厅等,东牌坊上写“砥柱中原”,西牌坊上写“转漕上国”。对着大门有一座高6米、宽20余米、底座厚约2米的影壁。大门内正堂六楹(五间),仪门六楹(三门)。后堂六楹(五间),匾上写“禹思堂”,左右为椽房、茶房,后为部院宅邸。左为“帝咨楼”、东为百乐圃、西为射圃等。清代杨方兴、李从心对此均有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河道总督衙门遗址署裁撤,之后的运河分别交由所在省管理,衙门也随之肢解、失修。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衙门的房屋已破坏殆尽。(见图2)

明清时期,凡重要城镇,边防要地,均设卫镇守。一般是一地设一卫,而济宁却一直同时设两个卫,是全国少有的。明设济宁左卫、济宁卫;清代,济宁设济宁卫和临清卫。两卫拥兵11200名,加上河标各营及卫标亲从,济宁驻军达数万人。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升直隶州,所辖的九百三十个自然村中,包含济宁卫和临清卫屯庄三十九个。

民国二年(1913年),济宁直隶州改为济宁县。据《济宁县志》记载,当时济宁县所辖的一千零四十四个自然村中,包含故济宁卫三屯和故临清卫五十四屯庄,这些屯庄中的绝大部分到现在依然存在,从它们的名称和分布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济宁因运河开通而凸显的军事地位。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徐达来济宁治理过漕运;洪武三年(1370年)前后,狄崇任 “济宁左卫”指挥使;明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在济宁建“总督河道都御史署”。明宣德二年(1427年),调卫临清,改置军门。清初在济宁设“总督河道部院衙门”,俗称“河道都察院”;乾隆时改为“河道部院军门署”;道光时为“总督河院署”,清代名臣朱之锡、于成龙、林则徐等都在济宁任过河道总督。

1974年秋,在市区铁塔寺内中区招待所西北隅建房时,在地表下约40厘米处发现一批铁炮,计十五件,炮口朝北整齐排列,并在周围,同时出土了大小不等的实心铁弹丸数枚。1993年,济宁市博物馆建馆时出土了三枚,后来在霍家街小学东校区又出土了十枚铁炮,再加上在本市废品回收公司征购的十枚,共计三十八枚,皆收藏于济宁市博物馆。中有一枚铭文“……济宁指挥张古臣监造……”与《济宁直隶州续志》记载的“惟两尊者为总河在济宁造”相符,这是首次发现的在山东本地造的铁炮。(见图3)济宁陆续发现的这一批铁炮,不仅说明了济宁在元明清时期所处的地理军事位置的重要性,而且是济宁河道总督衙门军政合一这一特殊职能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荣仁.京杭运河济宁段史料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2]刘广新.清代济宁“河道总督衙门”[J].安徽史学,1996(4):96.

[3]牛志奇.明清时期的河道总督制度[J].中国水利,2020(10):62-64.

作者简介:魏永震(1979-),男,汉族,本科,济宁市博物馆副馆长、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多次被评为市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市文化系统优秀党员;2009年、2010年被评为济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在济宁市公益文化活动中荣获先进工作者。个人摄影作品在济宁市展览活动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