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蒋忠愉 孙玉军 周成 马玉涵 张强
摘 要:“健康中国”的号召不仅唤起了我国国民的健康意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物化学是与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健康从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基础,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改革最基层的践行者,为此,作为生物化学课程一线任课老师,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将“大健康”理念融入生物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尝试,在学生中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大健康环境的迫切需求下,将“健康”理念融入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对合格健康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化学 大健康 高等教学改革 健康中国
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国务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我国将跨进以“大健康”为主题的21世纪。
健康产业又是一个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产业,健康中国的建设和推进急需医药卫生技术创新和投身于健康产业的创新人才、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1-3],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高等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学校有着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和条件,拥有从事大健康科研和教学的优越软硬件条件,同时聚集着从老师到学生、从博士到本科生等多层人才,同时担负着为国家输入大学生人才责无旁贷的使命[3]。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我校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时代性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徽科技学院围绕着“大健康”的主题进行了跨学院和跨学科层面的改革,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旨在打造以精准医疗为核心的生命与健康“产教研”创新平台,为我国健康产业培养学科交叉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虽然学校在师资队伍方面进行了整合与重组,但是如何结合“大健康”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与新成立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发现,目前各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大健康”的理念和意识。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大健康产业方面的政策环境了解匮乏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积极出台了有关大健康方面的文件和实施措施,同时国家和社会层面也掀起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热潮,但是学生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无法意识到大健康产业是一个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从国家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人的全员参与的大朝阳产业。因此在问及对健康产业从业的意愿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健康产业,更不用谈对健康产业的从业积极性。
(2)对所学专业缺乏健康产业层面的宏观认识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大家还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比如药学、药剂学和中药学的学生,只满足于跟药相关的专业课学习,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从事生物类方面的职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专业就是属于健康产业的一部分,无法从大健康这个宏观理念来認识自己的专业、规划自己的从业生涯,这种对专业的片面认识将限制学生未来在健康产业中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健康产业对跨学科交叉型人才的需求。
(3)意识不到生物化学与健康的关联性
在问及对生物化学的认识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生物化学知识繁琐,复杂,识记的知识太多,除了考研必备课程之外,学生意识不到生物化学跟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是太高,主要的学习动机是考试和考研。
二、“健康”理念融入生物化学课堂的尝试
生物化学作为食品、药品、医学、生物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几乎所有与健康相关学科专业都应开设的课程,它是健康从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基础[4-7]。在大健康环境的迫切需求下,如何将“健康”理念融入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对合格健康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从事《生物化学》一线教学之前,笔者具有四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对常见疾病的流行性病学、病理、健康管理以及药物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经验积累。在将近三年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作者通过直接讲述、现象抽提、自我归纳、提问讨论、课堂翻转等教学方式不断尝试将“健康”理念和知识融入《生物化学》教学过程,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这种教学改革深受学生的喜爱,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在将有关经验分享如下:
1.大健康产业及其政策的融入
一门课程的引言部分往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结构,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化学的前两节课尤为重要,以往我们总是通过举一些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生活常识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引起学生一时的兴趣,无法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在国家和社会政策层面,在产业经济层面以及在自己日常生活和今后从业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生物化学第一次课在介绍课程结构之后,给同学简要介绍“大健康”、“精准医疗”等当下健康领域比较热门的概念,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国策方针,介绍大健康产业和生物产业的定义,内涵和发展趋势,最后谈谈生物化学在大健康理念下的理论基础意义。让学生首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大健康产业燃起从业兴趣,然后在这种理想和理念的驱动下,抱着学以致用的态度从事生物化学学习。
2.健康管理知识的融入
(1)“蛋白质与氨基酸”相关章节中
引入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相关的健康问题,比如在介绍凯氏定氮法时,可通过引入大头娃娃、空壳奶粉、三鹿奶粉、皮革奶粉等时间,不仅让学生了解改法对牛奶质量评估的局限性,而且能够加深对蛋白与人体健康密切联系的认识。
学习20种基本氨基酸时,引入必需氨基酸的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氨基酸模式”区分蛋白的营养价值[8-10],科学地认识市面上有关氨基酸或蛋白质的保健品,区分虚假广告、理性科学选购保健品。
(2)“核酸化学及其代谢”相关章节
通过对嘌呤核苷酸代谢、痛风发病机制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新的健康理念下高尿酸症是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四高”,是四种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代谢综合征[11-12]。通过对核苷酸合成代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核苷酸不是必需营养,人类可以利用氨基酸作为原料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在此基础上,引入“低嘌呤食物”、“中嘌呤食物”和“高嘌呤食物”食物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对常见食物和菜肴中嘌呤含量的判断,对高尿酸或者痛风患者进行饮食管理[12-13]。
(3)“酶学”相关章节
在学习维生素部分内容时,突出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因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识记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种类以及富含这些维生素的常见食物,让学生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合理搭配补充维生素,避免维生素缺乏。
(4)“糖及其代谢”相关章节
正确认识糖的概念,通过对有甜味的糖和无甜味的糖、可消化吸收的糖(淀粉)和不可消化吸收的糖(纤维素)的区分和认识,合理指导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管理,倡导鼓励高纤维饮食。
运用糖酵解、无氧呼吸、乳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的知识,解释剧烈运动肌肉酸胀的原因,倡导有氧运动,急缓结合。正确认识到糖代谢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糖类的过量摄入也会引起“肥胖”,而糖类的过量摄入正成为日常引起肥胖最主要的因素,在此让同学们正确认识肥胖和减肥的问题,推荐健康的体重管理方式:控制糖类摄入,加强有氧运动。
(5)“脂类及其代谢”相关章节
正确认识脂肪的生理学意义,杜绝盲目减脂。分析医美领域常见减脂瘦脸产品技术的利弊,包括左旋肉碱、肉毒素、溶脂针、抽脂等,让学生意识到盲目减脂的危害,然后通过对脂肪酸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的学习,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通过有氧运动加速脂肪降解,通过控制糖类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较少脂肪合成,结合蛋白质和维生素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拥有饮食健康管理的意识。
(6)“生物氧化”相关章节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人体摄入的能量必须一种能量的形式消耗,运动是减肥的最佳途径。在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中,氧气作为电子的最终接受者,氧气的不足将抑制体内糖类和之类的代谢,因此鼓励学生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保持身体健康的绝佳途径。
(7)“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相关章节
在学习DNA复制过程中,介绍PCR的基础知识,由此引入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绝大多数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基因检测和健康管理在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在逆转录过程学习的过程中,介绍逆转录病毒如HPV、HIV、乙肝病毒等常见病毒的发病、传播与预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基因修复过程中,介绍常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诱因,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分析今后从业过程中所接触的潜在致癌因素,比如从事研发时在实验室中接触的潜在致癌因素。此外从身边日常生活出发、分析诸如装修、粉尘车间、医疗辐射、食物霉变等条件下的潜在致癌风险,让学生拥有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致癌风险评估和预防的意识。
结语
将健康知识和理念融入《生物化学》课堂的尝试最直接的成效就是让学生学会了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健康指导,真正地实现了学以致用。在意识到生物化学的实用性之后,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学习就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健康理念的输入让学生对健康产业有了正确和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健康产业的从业热情。这些成效均能通过课外许多同学开始争相通过QQ、微信以及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向笔者咨询生物化学与健康、健康管理、大健康产业等相关细节问题,许多问题是由学生课下主动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学习后向老师提出咨询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健康产业的热情均得到了极大提升。
当然将健康知识和理念融入《生物化学》课堂不仅需要老师不断地拓展食品、药学、医学、生物学等与健康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根据政策环境变化、学科前言进展、大健康产业动态等与时俱进,而且还需要老师们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不断挖掘与健康知识和理念结合的知识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才能将《生物化学》课堂真正变成栩栩如生的“健康大讲堂”。
参考文献
[1]李金玉.刘英.服务于大健康产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中国经贸导.2017(20)65-66
[2]汪玲.论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2期25-31
[3]王欣然姚文兵.健康中國战略背景下的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与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16年6期729-733
[4]张晓薇生物化学知识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年22期199
[5]周林,卢珊学科交叉科研背景下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16(3)138-140
[6]余志刚.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生物化学教学策略探究.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120-121
[7]沈鹏,臧皓,雷盛燕,耿晓宇.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7(15)21-22
[8]王小生必需氨基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7)48-49
[9]CaraL.Green,DudleyW.Lamming.Regulationofmetabolichealthbyessentialdietaryaminoacids.MechanismsofAgeingandDevelopment2019(177)186-200
[10]OlehLushchak,OlhaM.Strilbytska,IhorYurkevych,AlexanderM.Vaiserman,KennethB.Storey2019Implicationsofaminoacidsensinganddietaryproteintotheagingprocess.ExperimentalGerontology2019(115)69-78
[11]王超英、何金红.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关系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0(5)819-821
[12]方顺源、朱晓霞、金达丰、刘庆敏、施世锋、李安乐、陈仁华.高血压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33-35
[13]蔡路昀、冷利萍、曹爱玲、谢晶、励建荣、沈琳、赵葳.食品中嘌呤含量分布研究进展.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8,36(5)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