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军
摘 要: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体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学体育综合人才的培养可以促进终身体育能力的全面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证,加强对终身体育的重视,也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改革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资源的投入,利用和开发为重点,体育教育改革可以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 改革 探究
一、新媒体技术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1.新媒体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和社会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创业教育应以小组教学为主要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突出,而教师应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1]
2.新媒体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体育的特点是参与、竞争和实践,互联网在新媒体中的广泛使用和媒体手段的进入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和补充优秀课程的学习成果,这促进了卓越的教学,并成为师生共同改进的最佳途径,提高体育行动力和增进体育意识的最佳工具。[2]
3.利用新媒体力量来增强体育意识
新媒体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获取习惯,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期望以及他们自己的行动体验,体育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具有运动技能并培养运动意识,新媒体将使大学体育运动进入崭新的教育体系,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精彩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他们愿意主动产生体育行为,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革新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复杂而不新鲜
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复杂,细分程度不足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开放的信息环境中,他们拥有广泛的接触面和丰富的知识面,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并展现自己,因此,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他们对普通又不精,平庸和无个性的体育课程感到厌恶。
2.高校对体育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今天,我国大多数高校缺乏优质的素质体育教育,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体育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引导他们处于健康的心理环境中,进而培养出综合的高素质人才,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锻炼技能,而且强调他们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并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突破传统教学观念,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作用
1.教育和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高校体育改革中,教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水平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大学体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并将教育观念应用于大学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发展人才。
2.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
如果不改变教学观念,就不可能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高校体育应依靠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为核心内容,以确保他们建立终身体育的目标,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在新时代找到创新的体育教育,试图将户外发展训练纳入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将技能和行动要领相结合,教师需要改变角色,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不同思维的教学环境,并为大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改善体育教学的方法
1.教学方法的优化
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运用探索性方法,发现性方法,程序性方法时,应注意学生的合理要求,教他们自学、合作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方法,结合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所有内容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清晰。
2.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共同进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主动性被赋予学生,使学生学会彼此合作并在交流中成长,体育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丰富年轻人的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生活课。因此,有必要合理利用体育课,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年轻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继者,合作与交流无疑是一种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体育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主导课堂。
3.坚持适合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原则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的多元化教学只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适用性原则。只有在教学内容合适且学生基础适合于相关硬件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相关教学内容为特定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地点不能一概而论。第二,效力原则。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和个性化运动能力,它不能基于课堂气氛的热情和多样性,而是严格执行所谓的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
4.培养学生对创新的渴望并激发对运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不仅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表达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学习内容,还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创新,积极为体育活动提供思路,并以各种形式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思考和分析。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创新素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参与创新的探索活动,开阔视野,敢于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戰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敢于与他人竞争,从而产生了对有关新兴事物的知识的强烈渴望,并使学生更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结语
高校体育虽然在新时代政策的呼唤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加多种健康技能,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在吸收传统体育优势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知识、身体、审美和劳动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建设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江伟.浅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13(05).
[2]杨国标,于少勇.多样化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灵动”起来[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