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振,刘 青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55;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10)
粤剧(Cantonese Opera)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香港、澳门地区,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非遗),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远的地方剧种。201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明确了粤剧保护传承对象,包括下列具有历史、美学、艺术价值的粤剧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
非遗逐渐在传承与保护、研究与利用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资源、报刊论文资源、档案资源、数据库、特种载体资源[2]。粤剧在数百年传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非遗资源,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后,各地开始有意识地保护、收藏、利用粤剧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粤剧信息资源。
国内外对于粤剧非遗资源的研究多集中于粤剧史的研究、粤剧剧目的具体研究、粤剧表演者、粤剧创作、粤剧场地以及传统粤剧在国内外的传承演变等领域的研究。梁沛锦[3]、田迪[4]从粤剧历史渊源、表演艺术、美学定位,与民俗、民间文学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粤剧资源的收藏主要集中在广府地区图书馆、文化机构,约占九成。Gina Anne Tam[5]、Yu Siu Wah[6]追溯了粤剧的兴起。傅瑾[7]研究了民国前期粤剧的转型,包括脚色体制、粤剧音乐(包括演唱与伴奏)与舞台美术和戏剧装扮的很多新变化。Gregory Eliyu Guldin[8]讲述了殖民文化语境中的粤剧发展。蒋书红[9]认为,粤剧的语言必须结合粤剧的乐曲,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改良与创新,提升粤剧语言的艺术含量和感染力。周丹杰、李继明[10-11]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粤剧文献分别探寻了庋藏情况、文献源流和粤剧编目研究成果。刘晓云[11]、杨文瑜[12]分别从修辞学、剧本变迁等角度探讨了粤剧剧本的创作。章婧[13]调查顺德地区粤剧团和粤剧艺人的生存现状。代洁[14]、王芃[15]、王朝[16]、刘东升[17]分别从粤剧的演奏乐器、舞台美术、场馆设施等角度进行研究,丰富了资源内容。Chan[18]研究了粤剧表演中变装与变声艺术的舞台效果。郭谦、李晓雪[19]从中国馆传统艺术领域“气韵”出发研究粤剧艺术博物馆,阐述了粤剧艺术在精神内涵及园林建筑表现上的气韵相合效果。龚艳、秦欣[20]阐明了在冷战背景下,香港粤剧电影的跨区域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保留、连接搭建了通道和勾勒了版图,为跨区域华人群落间建构了文化身份的认同。Wong[21]介绍了粤剧在香港的传播模式,对于现代世界传统表演艺术的保存、传承和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Nancy Yunhwa Rao[22]讲述了 20世纪 20年代的北美粤剧院,作为文化空间成为华裔美国人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研究不多,陈芳玉[23]提出开发利用粤剧档案信息资源为振兴粤剧服务。符国伟[24]、汪田甜[25]则从粤剧资源数字化角度论述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建设“粤剧数字资源库”的积极意义及建库设想,提出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把传统的文化变成现代的虚拟城市区。
从检索到的资料而言,国内外关于粤剧的研究涉及文化属性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多个主题领域,更多倾向于粤剧文化本质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粤剧资源的内涵,促进了粤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但仍存在局限之处,体现在:(1)对粤剧非遗信息资源研究不够,缺乏对粤剧资源调查以及粤剧相关珍贵档案、资料、口述历史、民间档案文献、实物的征集、抢救和保护机制的研究,这是追溯粤剧学术研究源头,丰富粤剧基础研究的前提。(2)对粤剧资源的加工、保存的标准化、数字化研究较少。(3)对区域内粤剧信息资源的协同规划与发展研究更是不足,如大湾区内深圳、澳门的粤剧信息资源更是少有人研究。本文将通过调查的方式探讨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协同发展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关注与研究,促进粤剧资源之发展。
粤剧是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也是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地方政府回顾过去,指导现代文化发展方向,挖掘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扬光大,提高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彰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突显并发挥这些机构作为文化阵地的作用。
粤剧虽然是体现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但已辐射全球各地,成为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海外影响最广的曲目之一,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在现代都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粤剧的生存空间已大为收缩,处于濒危状态,发掘和收藏粤剧资源,传播与利用粤剧资源,就是对粤剧非遗文化的保护,不但能增强全球华人粤剧文化认同感,而且能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
本文采用电话访谈、网站查阅、文献搜集等方法,对分布在湾区主要城市的文献收藏机构进行调查,删除一部分收藏资料极少的机构,排除收录粤剧资源较少的一部分综合类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汇总整理后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佛山、顺德、香港和澳门等地方,主要收藏机构包括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佛山广东粤剧博物馆、佛山市顺德图书馆、东莞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
调查发现,粤剧信息资源收藏以实物为主,纸本文献、磁带、光盘等是主要载体。目前来说,粤剧信息资源主要分为以下类型。印刷资源:图书、期刊、剧本、曲本、曲谱、木鱼书、戏桥、剪报、场刊、戏曲主题通草画、剧照、名伶书画、海报等;声像资料:相片、唱片、磁带、幻灯片、音像制品等;电子资源:电子书、音频、视频、数据库、光盘等;实物资源:陶塑、戏服、道具、乐器、装饰等。
个别机构,如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开始自建数据库,但目前还有大量资源没有完成数字化入库。粤剧艺术表演形式、传播方式以及存储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粤剧信息资源类型整体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另外,调查暂时没有发现专门的民间收藏机构。
从粤剧信息资源收藏机构的区域分布来看,广州是最主要的收藏地,占比最高,其次是佛山,如图1所示。由于本次调研方式的局限性,导致广州还有一部分粤剧文献收藏机构没有调查,但综合所有资料发现,广州仍然是我国粤剧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图1 大湾区粤剧信息资源主要收藏机构的地区分布比例
表1 大湾区粤剧信息资源主要收藏机构的信息资源
从粤剧信息资源收藏机构的资源类型分布来看,如表1所示。各收藏机构有所区别,图书馆以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为主,从而为读者提供阅读、展览等服务;博物馆以视觉图片类和实物资源为主,为参观者提供陈列展示、展览、研究学习等服务;研究院或高校院系则兼顾多类型资源的收集,为师生提供教学、研究、展示表演等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粤剧信息资源收藏机构的主要属性与功能决定了其收藏粤剧资源的类型分布。
3.3.1 文献的征集力度不足
粤剧信息资源的征集包括征集的方式与数量两个方面。调查发现,粤剧信息资源征集方式以购买为主,受赠与寄存居其次。前者需要通过公开渠道采购,后者则主要由机构与人员参与合作、付出努力。从上表中可知,调查的各个机构粤剧信息资源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图书馆,相对馆藏总量来说占比太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粤剧文献出版量少、呈缴制度、征集机制执行得不彻底外,还有图书馆本身的原因,如征集范围相对狭窄、重视程度不高等因素。
3.3.2 粤剧资源管理投入不够
资源管理投入主要指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部分。在经费投入方面,调查发现,除东莞图书馆每年投入粤剧馆建设经费十万元,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三年投入十万外,多数机构都是建设时一次性投入,之后再没有投入,在每年的资源建设中没有明确的专项经费预算,而是将此类资源经费包含在常规资源采购经费中,因而无法保证当年粤剧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在人员管理方面,研究院、博物馆、粤剧专题馆或资料中心一般都有专人负责资源的日常管理,但大多数机构只有1~2名专职人员;图书馆除粤剧专题馆外大部分未设专人管理,而是由馆员兼顾。缺乏专职人员容易影响粤剧资源的管理效果、专业程度,从而影响其产生应有的艺术效益、研究效益和社会效益。
3.3.3 粤剧资源协作发展欠缺
网站与文献均没有发现粤剧资源收藏机构存在协作机制、组织机构和联盟模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机构间并无资源的深度协作。虽然在调查中发现,个别粤剧信息资源收藏机构与其他资源收藏机构或文化艺术类单位存在合作现象,但基本属于资源保管层面,没有建立组织健全的协作管理机制,也没有形成权责分明的合作管理模式。如佛山市顺德图书馆通过项目建设与顺德粤剧团开展资源保管服务,并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版权界定,粤剧资源在项目建设结束后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调查所得的粤剧资源多为本机构单向管理,而非多机构协同发展。
3.3.4 粤剧资源数字化建设不完善
建立粤剧资源专题数据库可以减少和避免珍贵文献资料的破损和丢失,更高效地保存文献,还可以有效地发挥粤剧资源的社会价值,方便读者利用。在笔者调查的机构中,建立专题粤剧资源数据库的收藏机构并不多,仅东莞图书馆建设了粤剧专题数据库,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建设了粤艺研艺术百科数据库,广州图书馆以馆藏音像资源为依托建设“粤睇粤精彩”粤剧视频资源库,其他机构并未开展粤剧资源数据库建设。在已建成的粤剧资源数据库中,各收藏机构普遍存在联合目录建设不完善、专题数据库处理的标准不统一、粤剧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粤剧信息资源的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地理上一衣带水,但涉及“一国两制”,粤剧信息资源收藏机构又跨越多个系统,因此,粤剧资源的协同发展需要文化旅游部门、教育部门、政府宣传部门等多部门合作,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协同发展框架需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约定合作方式和内容,在粤港澳文化合作签署《粤剧保护传承意向书》和图书馆界签订的《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协作会议规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等协议的基础上[26][27][28],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不同地区粤剧收藏机构协调发展,打破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现状,在非遗保护政策及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协同发展框架下,提出粤剧资源收藏机构各自的建设目标、建设规划、收藏范围、服务模式,在自主建设、联盟合作、协同发展的共建策略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信息资源的建设发展。
加大粤剧资源征集力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粤剧资源建设中,扩大粤剧资源的征集范围和征集数量,探索社会资本建设非遗资源的新路;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投入,从经费和人员上给予保障,提高粤剧资源的艺术效率和社会效率。另外还要完善民间粤剧信息资源征集与出版的激励机制。民间粤剧资源散落在乡间民野的民间社团、行业组织、民间宗教团体和个人及家庭中,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也比较丰富,不易为机构馆所收藏,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征集与激励机制,以保证资源收集的系统性、完整性。激励机制应包括资源征集与出版的奖励办法、资源收集方法、征集实施方案、经费绩效、人员队伍建设,从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两方面去完善激励机制,保障粤剧信息资源的征集与出版能顺利进行。
制定统一的粤剧资源数字化标准必须从规范著录格式和统一数据加工标准两方面做起。粤剧资源是一种地方性的非组织化知识载体,没有学术传承脉络,文献著录与揭示时应区别对待。如粤剧剧本、唱本等纸本文献,传统的文献分类著录方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四部分类法只能作为著录参考,这类粤剧资源的著录揭示应更多以“流派”或“唱家”进行归类,以保证资源内在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标准的制定是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难点。对粤剧信息资源统一数据加工标准可参考《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CDSL》《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科技部)和国家图书馆修订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加工规则(2017)》来研制专门针对粤剧资源的数字化标准文件,按照粤剧信息资源类型制定涵盖图像数字化和命名规则、PDF标准、图像文本转换要求、数据库命名及加工、数据备份、说明文件、存储介质命名、元数据著录规划等多个部分的标准,以保证粤剧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另外,还需要创新粤剧数字资源的呈现方式,使用最新的3D技术和投影、动漫、互动体验游戏等高科技、多媒体展示手段,实现粤剧资源的云陈列、云展示、云学习,让更多的不同地域的人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和认识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加入到粤剧资源保护与建设的阵营中,促进资源协同发展。
粤剧非遗资源的版权问题包含资源收藏利用与资源数字化处理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粤剧非遗资源的版权归属于个人或机构,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已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著作,图书馆及读者可以无偿使用,在资源收藏利用及数字化加工时无须征得个人或机构的授权。但对一些尚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著作,在收藏及利用时需征得所有权人同意,内地图书馆在著作的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对运用于不以商业为目的的学习与研究来讲,略显宽松。但香港和澳门两地在文献版权处理问题上相对严谨一些,即使在图书馆,某些资源的数字化也不被允许,这与大陆有较大不同之处,需遵循各地的法律与规定,制定一个有效的版权解决措施,保障粤剧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与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达到协同发展的目标。
粤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湾区各个文化机构、图书馆需要发挥各自的专业所长,有责任、有义务去共同保护和开发粤剧非遗信息资源,持续性、系统性地推动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多馆协同发展,提高地方文献资源的发展水平,丰富大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满足大湾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