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岗
摘 要: 岩矿鉴定作为一种鉴别手段,在找矿、选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岩矿鉴定在成因矿床学及工艺矿床学中得到广泛利用。本文对青海省某银矿床的光片通过矿物的标型特征及硫盐矿物鉴定,判定该矿床的成因。
关键词: 岩矿鉴定;标型特征;硫盐矿物
【中图分类号】P5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1-0284-01
岩矿鉴定作为一种微观的手段,能够通过矿物的光性、硬度等特征,反应矿物的成矿温度、压力、深度、物质组合以及物质来源等问题[1],从而推断该矿物形成时的地质环境。
1 矿床地质特征
该矿床位于青海省中东部,东昆仑造山带的东侧。矿床主体分为太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的变质岩及上三叠统鄂拉山组的火山岩。对金水口群的变质岩通过镜下鉴定,发现具有较广泛的韧性变形,金水口群实则为一套经历了构造变形的糜棱岩。鄂拉山组矿石围岩主要为碎裂流纹岩、角砾流纹岩,局部为英安岩[2]。
2 论证依据
2.1 标型矿物及矿物的标型特征
只在特定的温度、压力等环境下形成的矿物谓之标型矿物。反之,同种矿物在不同的环境下显示出不同的结构、形态等特征,能够反映特定的成矿环境,这种特征称为矿物的标型特征。
闪锌矿作为常见的金属矿物之一,在高温、中温、低温环境下形成的集合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是一种很好的标型矿物:
(1)高温闪锌矿一般含乳滴状磁黄铁矿,反射率高、呈棕灰色,颜色较淡,硬度稍高,无内反射。
(2)中温环境下硫化亚铁(FeS)含量降低,闪锌矿中可有乳滴状磁黄铁矿(图1),铬(高温中不出现),偶见微弱的内反射现象。
(3)低温下的闪锌矿不稳定,反射率较低,反射色为褐色-绿褐色,往往含铬、锑,含纤锌矿,具明显的聚片双晶。基本透明,红棕色的内反射色,明显的非均质性,硬度很低。
高温的闪锌矿与磁黄铁矿固溶体在温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达到磁黄铁矿分离的温度时,出现这种乳滴状磁黄铁矿(图1),闪锌矿为他形粒状集合体,呈灰色微带褐色调,显微弱内反射色,硬度3.0±。说明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环境。
毒砂在高温下形成较自形的菱形颗粒共生在闪锌矿中(图2),该视域下闪锌矿颜色微带棕色调,硬度较图1大。这种闪锌矿形成于高温环境下。
2.2 镜下隐爆现象
隐爆角砾岩是岩浆中的活动性流体或气体,在上升至地表处温度骤降或经历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岩浆通道增大,压力瞬间释放,隐爆周围岩石的现象[3]。因其爆破孔隙率较高,能够为成矿热液带来良好的通道及容矿场所。
隐爆不仅作为一种地质现象,更是判断容矿构造的依据。镜下微观隐爆现象结合野外宏观隐爆,可为矿物构建矿床模型,计算矿产储量提供有力支撑。
2.3 硫盐矿物
硫盐矿物形成于构造热液期间的多金属成矿阶段,有硫盐矿物产出的部位一般为多期成矿热液叠加的部位,它的出现是富矿段的标志之一[4]。
通过镜下鉴定,该矿床硫盐矿物种类较多,银的硫盐矿物有深红银矿(图4)、淡红银矿、螺硫银矿、银黝铜矿等,其它硫盐矿物有黝铜矿、硫砷铅铜矿、脆硫铜铋矿等。
硫盐矿物作为热液成因矿床的标志,矿区存在如此多的硫盐矿物,足以说明该矿床为多期次热液矿床。
3 结论
通过镜下观察,结合野外踏,该矿区广泛存在的引爆现象,可知成矿期间经历过多次压力叠加后急剧扩容减压,且扩容减压次数为多次。矿区矿化岩石种类繁多,仅闪锌矿和毒砂就能反映三種不同的成矿温度。再者,硫盐矿物作为热液矿床的标志性矿物,矿区内种类繁多。综上所述,该矿床为多期次热液叠加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卉,周雪斐,李冰.岩矿鉴定在东安岩金矿床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03):273-274.
[2] 武亚峰.青海省都兰县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19.
[3] 蒋禺恒,刘战庆,崔丰智,岑炬标,李瑞霜,席昊.隐爆角砾岩成岩成矿机制研究综述[J].矿产与地质,2019,33(06):1009-1015+1025.
[4] 刘新会,刘家军,陈彩华.西秦岭寨上特大型金矿床硫盐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黄金科学技术,2010,18(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