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受到了关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人们需要解决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同样这也能为我国教育改革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考察,论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意义以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育;个性化;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教师不能将他们培养成统一的个性,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做的是将学生自身的特点挖掘出来,让他们散发不同的光芒。只有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才能使自己更加自信,同时学生的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语文教育需要承担起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责任,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创新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课程内容单板乏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性解放的时期,比较喜欢蹦蹦跳跳,相比于在教室内进行学习,他们更向往在操场上进行游戏。在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一般都是进行板书教学生写字朗诵,周而复始,会使小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热情与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将他们束缚在教室内,扼制了他们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活跃性,失去了一些乐趣,无法发展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
1.2忽略了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单向进行输出,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授课,但是学生没有投入进课堂。学生没有给到老师良好的回应,这也会影响老师讲课的热情,讲课更加没有动力,导致学生的状态更加不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需要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學生为主导,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
1.3课堂互动贫乏
在传统的课堂,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进行提问,那么整堂课都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只是坐在位置上听,不能激发学生自主进行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也缺乏了在课堂上进行发言的机会,不能够得到锻炼,学生在长大后也会比较害怕在公众面前讲话。
1.4不讲普通话,不规范字
在一些地方上的学校,校内没有严格规定使用普通话,因此学生还是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教师也用本民族语言授课,这不利于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以及普通话的普及。并且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打字较多,使得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时会出现错别字的使用,这对小学生的教育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给每名学生充足的关爱和尊重,是联系老师和学生心灵的钥匙,也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学生们面对的不是严格的老师,而是脸上满是笑容的朋友,是学习上的伙伴,让学生在交流中更有有自尊、有自信,让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亲和。
老师在日常的讲课过程中可以放平自己的心态,多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学校时,老师可以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成为亲密的朋友。对于学生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向老师进行提问,“老师,你今天上课讲的知识我不是很清楚。”这样一来,简单明了的就能直接解决学生的问题。也拉进了老师和同学直接的关系。同时也要多倾听学生们的“心里话”,把学生放在心上。认真听取学生们平时谈话时不经意表达出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今天老师讲的好快呀。”“今天老师上课读错了一个字。”等。对于一些良好的建议应该及时采纳。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向老师提意见的意识,让同学们用勇气向老师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这也对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果每个人之间都没有个性的差异,就没有每个人不同的发展,这个世界也就不会丰富多彩。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不同的的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见识,同时也打开了视野,会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哇,好神奇呀。”“我以后也有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我以后也要像他植物妈妈那样用多种办法。”同学们在交流过后就会明白课文当中植物妈妈的正确做法。在课下也可以让同学们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看到的现象。慢慢的同学们也就会明白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对学生们的个性化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形象来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学生共同建设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方式和充满探索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好,为学习注入新活力。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中,在上课之前可以收集一些各种石头的图片、视频介绍等相关资料。在课堂通过展示这些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了一个真正的“石头的世界”,课后在保证每位同学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教员的带领下,组织一场能够真正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郊游会。让学生将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验学习的趣味,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也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善于不断钻研探讨,开拓创新,找到兴趣爱好进行发展,才能够发展个性化。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出个性化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邓开武.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12):87-88.
[2]薛芳芳.多维度入手,助推德育个性化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09):76-78.
[3]杜玉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初探[J].甘肃教育,2020(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