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构建

2020-10-20 16:23席亚萍
文存阅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往的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基于对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结合职业角度的定位,从客观层面和辅导员自身需要层面等方面提出建议,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体系,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构建

一、新時代高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吸引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青年进入高职院校,形成了新的高职生时代特征,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班上强调,辅导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中的肩负着重要意义、责任与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党委工作的助手、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助手,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主心骨;平常工作中要加强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坚守阵地、守护学生的人生航向;同时还要从职业角度清晰认识“员”的身份,引导学生科学做好人生规划,顺利走向社会。

二、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现状

(一)新时代高职生特点带来的困扰

2019年起,为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除了普通高中高考入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入学、中高职衔接入学、中职升高职入学外,还要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应历届毕业生等社会人员进行招生。新时代高职生呈现出了与以往更明显突出的特点,如生源多样、文化底子薄弱;价值多元、信仰缺失严重;推崇个性、自信心缺乏等。

这些现象意味着高职辅导员的工作不仅面广事多,还难以深入开展工作,工作中,往往深陷学生日常管理繁锁事务中,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长期以往,辅导员将出现情感枯虚、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的情况。这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前景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变动与流失。因此,为了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尤为重要。

(二)高职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困惑

1.职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

(1)相关政策与现实有差距

教育部、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制度,但仍有部分地区以及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投入不多、推动不够。选聘时存在“身份歧视”,提拔时侧重“任人唯亲”,双线晋升时易“空转”等现象,容易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体制不畅。

(2)培训培养机制不完善

一是培训力度与资源分配不平衡。近年来,教育部对辅导员培训的经费与名额分配更倾向于部属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成长发展的资源与平台十分缺乏。

二是未形成系统的培养锻炼制度。高职辅导员的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挂职锻炼等制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储备、考核管理等方面还不够规范。

三是思政学科对工作的支撑不够。高职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位人数较少,研究方向上也容易脱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3)职业发展路径不通畅

一是辅导员职业建设标准不健全。辅导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定位不清、职责不明职业不专的问题,事务性的工作压力较大。

二是工作状态与环境不理想。少数人专业意识不强、职业认同度不高,陷入“万金油”“保姆式”工作状态。考核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强,制约专业水准与职业涵养提升。

三是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并不明朗。“双线”晋升表面上比其他教职工有更大发展空间,但实际上,辅导员教学和科研上明显处于劣势,在行政竞聘岗位上十分有限,同时还容易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四是科研平台条件限制多、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给予辅导员的支持课题力度在职称职级上有限制,研究经费不足,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论文很难在权威和核心的杂志期刊上发表。

2.职业发展内需动力不充足

高职辅导员职业情况易存在以下矛盾点:一是工作内容多且杂,易产生职业倦怠;二是岗位讲奉献政治情怀,实际社会地位低;三是工作强度高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四是工作高度亢奋紧张,心理情绪难舒解等。这些情况都将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业感,从而冲击辅导员的职业情感稳定性。

3.职业发展社会认可度有偏差

社会系统内对高职辅导员职业易产生偏见:一是认为辅导员只是管家,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即可,根本不需要职业发展;二是认为国外无高校辅导员这一称谓,这个职业没有存在的必要;三是认为辅导员这份无技术含量,只是简单地重复;四是认为辅导员只是简单的教学辅助人员,不属于教师队伍,甚至对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产生怀疑;五是辅导员个别人存在道德失范现象,社会对这一职业评价褒贬不一;六是辅导员亲朋好友认为他们工作完全没有自我、是受气包,没有职业光辉形象。这些人文环境严重影响高职辅导员正确价值感和职业情感的形成,对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阻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不健康,势必会影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育上的实际成效,面对职业教育改革与扩招,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奋战一线上的辅导员群体,积极构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有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促使辅导员又红又专,做到干事有平台、政治有支持、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良性循环。

三、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构建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职业发展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体系,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客观层面进行结构优化

1.制定选聘基本标准

根据不少于1﹕200的师生比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思想觉悟、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确定考察指标,选聘知识扎实、业务素质高、接受事物能力强的人才,共建强大的职业团队来把握好质量关。

2.打通职业提升平台

在职业提升平台上,各高校多采用的“双线晋升”,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理想。可根据高职院校自身辅导员队伍情况在“双线”之外增添专职辅导员五级的行政级别认定,根据学历要求、工作年限、工作成绩和研究成果不同程度条件来划定相应标准。目这可以让辅导员即使没有评上教师系列职称或行政职务,仍可以享受专属的辅导员行政级别和待遇。

3.健全培训培养体系

根据职业发展期阶段来制定多维度多方向多层级的培养制度,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通过培训汇报的方式反馈实效,尤其是在电子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同时还可以设置学生事务管理硕士专业培养计划,或者在教育管理学中增设“学生事务与管理”方向的硕士培养方案等。

4.提升职业社会认同

教思政[2014]2号文件规定辅导员是学校教育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兼负管理和服务育人的职责。所以要以人为本,尊重辅导员的个性与成长规律,贴近他们的生活境遇,注重他们的选拔与培养,满足合理诉求,从物质和精神上改善他们的人文环境。同时还需要抵制侵犯辅导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必要时可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二)自我职业能力结构优化

新时代的变化发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由个体被动逐渐转变成主动自觉,唯有对自我能力结构进行优化,才能拉动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化。

1.顺应时代需求,做好思政“自育者”

作为人生导师,辅导员本身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牢抓住这个“总开关”,这需要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扩宽人文科学知识领域,掌握相关思想交流平台的话语权和操作技能,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涵养自身,提升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力。

2.以团队为依托,构建“发展共同体”

新时代赋予辅导员的发展使命不是单一履行某一方面的功能,这需要辅导员不仅要聚合自己的能力要素,还需要共同搭建平台,建立职业成长“发展共同体”团队,有利于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形成智囊团,有利于成长平台的搭建。

3.优化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核心力”

激励机制可触发职业发展的内在力量,并朝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薪金福利、人文、政策、权责、目标和發展等方面设置合理的制度办法与措施,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给予主体地位上的认可,有利于辅导员展示自已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特色。

参考文献:

[1]李芳,王雪,张庆伟.“专创融合”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调研报告——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6):104-105.

[2]花良凤,倪受文.以团队建设拓展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0(04):77-80.

[3]苏亚杰.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曹威威.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席亚萍,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南岳学者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项目编号:N201905)。

猜你喜欢
高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构建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