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豫皖苏区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2020-10-20 16:23邓荣丽
文存阅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农民

邓荣丽

摘要:为更快地提升农民阶层的政治觉悟,帮助苏区党和政府快速地完成土地革命,完成武装斗争,中央决定对农民部署深入性的思政教育。而这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加入革命斗争行列的能动性。农民自愿接受党领导,并非由于他们是土地最终的直接受益者,更多是由于农民从心底已认可党传递的革命意识形态和先进的价值观。本文以鄂豫皖苏区时期为分界,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对我党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1927年,鄂豫皖边区陆续掀起了黄麻、商城以及六霍起义。苏区规模扩大,使党的内部成分变得复杂,很多贫苦农民也沦为红军真正的主力。利用文艺、教学、标语以及口号宣传等不同的途径,中央对农民群体实施了思政教育。同时,以简单的方式言语将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贫苦农民,增加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以及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了农民革命的能动性,促进了文艺事业的繁荣,同时也壮大了红军队伍。

一、鄂豫皖苏区时期党对农民思政教育的形式

1.举办农民夜校

最初,共产党人深入乡村,组织和带领农民的方法在于创办农民夜校。实质上,这也是面向成年人开办的学校,有较强的扫盲性质。该类学校基本是在晚间授课,故群众将其叫做“夜校”。1925年,鄂豫皖苏区的董贤珏等人,在农事相对闲散的冬季创办了两所农民夜校,地点分别为(黄安县桃花区)帅家畈,还有杨家塆村。他们带领贫苦农民,交不起学费的青少年,在夜校进行学习。而农民夜校,它的授课重点在于“识字”,辅助读报、说时事政策,经常会将思想教育和农村地区的扫盲工作进行结合。关于农民夜校,苏区人民均比较热情。“有统计显示,到1932年春为止,鄂豫皖苏区已有30万人不间断在参加业余培训班,特别是夜校。其中有2.3万人均为工人,另外24万人均为主力红军,还有当地的武装指战员。”办农民夜校,让农民真正享受了教育权利,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阶级斗争意识,提升了思想觉悟。以此为前提,将农民团结起来,很多农民也会心甘情愿地参加革命。

2.教唱革命歌曲

鄂豫皖苏区原本被划入到“江淮河汉歌谣带”,这里的民间歌谣传统十分鲜明。在鄂豫皖苏区,中共借用地方民歌曲,经过改编后形成多首热血的革命歌曲,如《黄安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劝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等等。从内容上看,这些革命歌谣非常的丰富。以《红安革命歌谣选》为例,其参照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如革命歌、暴动歌、反“围剿”歌以及工农革命歌,同时包括青少年革命歌、文教卫生歌、拥军参军歌、兵运歌以及罪恶歌等。

革命歌曲有突出的作用。一是激发农民的阶级与斗争意识。如同《为什么贫富不均》:“为何贫与富贵贱不均?……全部都是(地主)剥削我一般穷人。”二是鼓動当地的农民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例如《劝郎当红军》:“正月里来正月正,我劝我郎当红军……。”三是组织革命暴动。当时的黄麻起义,有革命者便大喊“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一同去进攻!”四是歌颂党、红军还有苏维埃政府,比较有名的歌曲为《赞列宁》《庆祝苏维埃》以及《红军歌》等。五是书写红军英勇奋战的热血场景。如《红四方面军南下胜利歌》,其中描绘了1931年底爆发的黄安大捷:“红军破门打进来,白军纷纷缴了械……”在民众心中,这些革命歌曲有着深刻的力量。不少农民正因为听了这些热血的革命歌曲,纷纷参加当时的革命。他们口中哼着革命歌曲,勇敢地走在战斗的道路上。

3.运用口号、标语、传单

口号、标语、传单强强联合。口号,无外乎大声喊出激动人心的话语或是文字。把口号写在纸上,印刷成文,这便是标语,把口号印刷在小纸张上,向群众们分发,即传单。当时的中共人,就是用这种口号标语传单的形式进行宣传,其作用不容小觑。1927年,中共在黄麻起义期间提出了“暴动,夺取县城!”而鄂豫皖苏区政权在初步构建后,也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府!”这样的口号。在苏区巩固期,中共口号已转变为《少共鄂豫皖临时省委通知第四号》,其中有多句“共产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等,数量共计35条,包括了共产国际、全国以及苏区等。关于口号标语传单,苏区在制作上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技术标准。苏区利用这种标语传单口号,创设和谐的舆论氛围。试想,农民抬起头来就看到了这些醒目的标语传单,不定期开会游行。在他们的心中,对中共动员也会有较深的认同感。

4.召开群众会议

群众会议,这也是中共较为普遍的工作方式,其目的在于宣传动员。召开会议,时间多集中在五月。在这样的“红五月”节日颇多,如“五一”劳动节、“五四”节、“五五”马克思诞生纪念日以及“五卅”反帝运动纪念日等等。每当节日,中共均会举办群众大会。如1931年8月14日,如鄂豫皖苏区在追悼死难烈士纪念日那天,组织群众将家里的粮食、钱物等送给当时伤亡红色战士们的家属。同时,写下这些烈士们的名单,让全乡群众依次进行追悼。这场群众大会,创设浓郁的会议气氛。在现场,很多农民的内心均非常激动,有一定的从众心理。他们内心认同重工的宣传诱导,其动员效果较为理想。

5.办报纸刊物与印刷书籍小册子

对于报纸、书籍还有刊物等,中共也比较重视。当时甚至还提到:“报纸、书籍以及刊物,均为党开展宣传鼓动工作非常尖锐的一把武器。”在苏区,中共极其重视党报在思政方面的领导功效,对此也表示:“党报,是中央分局最为重要的领导机关,其刊登的均为社论,重在分析党的策略、方针,并进行解释。故而,阅读党报也成为当时很多同志较为常规的政治任务。凡是可以阅读党报的同志,每天偶读必须勤恳阅读。不认

(下转158页)

(上接159页)

识字的同志,需要组织读报班。中央要在非党员群众中开办读报班,让党深入到基层群众中。该类纸质刊物,对党的精神、文化知识宣传增强斗志,均有很大的意义。不过,这种宣传鼓动的对象大多面向于识字的领导干部。而普通农民还有党团员,由于他们不识字,另外就是纸张、印刷机以及油墨不多,编辑效率低,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鄂豫皖苏区时期党对农民思政教育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苏区,党面对的人是农民群众。旧社会农民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奴役,他们没有任何的教育权利。所以,很多人均为文盲。为减少文盲,助力持久革命,党中央创办了初级模范和高级小学,同时包括模范学校、夜校等,力求在苏区真正地扫除文盲。长期的学习,让当地农民学会了很多新名词。举个例子,打倒国民党,群众有能力写作,同时还可以正确地解析资产阶级、阶级斗争这些革命中的名词。不仅扩大了农民群众的见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觉悟。

2.扩大了红军的队伍

在鄂豫皖边区刚开欧式创办之初,红军人数并不算多,力量也不太强。土地革命在各地的盛行,让农民重新拿回了自己的土地。经过宣传,中央想办法让农民看清了国民党的不堪、腐败,帮助农民挣脱了传统的思想桎梏,让他们清醒地懂得,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引领农民群众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让他们不再受地主的欺压。通过对农民群众展开广泛性的思政教育,群众的阶级意识大幅提升。农民打心底认可和崇尚革命,很多人也悄悄加入到了紅军队伍中。

3.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

土地革命在各地上演,苏区在此时也得到巩固,解放了地区农民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思想。他们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也享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通过思政教育,党中央督促和领导农民群众共同进行土地革命。从此,农民重新拿回了土地,维护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他们也从心底认同党中央提出的思政教育,接受了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

结束语

革命队伍是个大熔炉,很多农民也会淬炼成勇敢的革命者。可见,在以农民为核心的革命队伍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农民展开大面积的思政教育,党中央动员各地农民共同参与到土地革命中来。除了可以将土地还给农民外,关键是让他们了解了党的政治方向,认同了意识形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皖西革命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唐金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J].中州学刊,2008,(6):183-186.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册)[Z].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余伯流,凌步机.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