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对于教育关注程度的增加,人们对于教育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当今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也重视对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开设音乐相关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等。而视唱练耳不仅能够活跃高等院校音乐课堂的氛围,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视唱练耳对高校音乐课堂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奠定基石。
关键词:高等院校;视唱练耳;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视唱练耳,顾名思义,分为视唱和听音两个部分,使练习者掌握基本的读谱功能和听觉功能,从而对乐谱、音准和节奏等有了基本的把握。视唱更多的是调用听力、视觉以及自身的感觉对音乐进行理解和阅读,用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去了解音乐的本质,从而引发人的感情共鸣。而练耳则更具专业性,通过听觉去发掘音乐创作的乐器和声乐,更注重对于学生音乐记忆能力考察。高校音乐课堂把视唱练耳的技能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素养考察不再仅局限于乐理知识的笔试检测,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掌握实际技能,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融入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仅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包括了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针对两种情况,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音乐相关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其音乐学习的专业性和深度相对较高,但若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一味追求更多乐理知识的把握是徒劳的。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能够帮他们稳扎基础,只有基础扎牢了,他们才会在音乐上有所成就,很多音乐家的成功都得益于视唱练耳,因此,这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能够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上有质的飞跃,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相关的乐理知识以及乐器都不是太了解,对于音乐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是一首歌的认知层面,乐理知识和音乐乐谱也是一窍不通。视唱练耳可以帮助他们对于相关的乐理知识一些乐谱的识别有基本的认识,对于音乐领域有更深的了解,使他们在享受音乐的时候能从中有所感悟,进而提升他们自身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校开设音乐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是通过面对面教授基本知识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这种方式单调枯燥,和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模式相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视唱练耳则是利用人们多种感官的结合,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课堂的单一输出模式,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堂教授注重师生互助交流,让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加强自身对音乐基本乐理知识的思考,从而对音乐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音乐课程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双向输入过程,教师课堂讲授加上学生自我吸收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二、优化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堂的建议
目前,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普及度还不太高,其训练也存在很多阻碍,为了进一步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开展,根据进一步的实际调查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明晰相关教学目标
音乐素质教育不光重视音乐方面的成绩,更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音乐也是时代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需要人们与时俱进的去更新。视唱練耳能够帮助学生扎实自己的音乐基础,不断地基础训练为音乐创造积累量的根基,长此以往的积累终会实现音乐创新的质的飞跃。学生对于音乐方面的创新,能够很好地联合社会的同理心,给人美的享受。视唱练耳能够扎实学生音乐积累,使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够熟能生巧,为他们音乐欲望的表达奠定基础,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各方面的音乐素质。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顺利开展的指南针,教师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堂讲述的过程中,要明晰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根据高校音乐教学内容,明确相关的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音乐训练,使他们能够清除自身所处阶段的学习任务。明晰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节奏,有计划地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月的顺利推行奠定基石。同时,使得学生对于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有大致把握,让他们能够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对于视唱练耳的训练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视唱练耳重视学生对于音乐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音乐课程的教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通过视唱练耳的相关训练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有来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这些能够扩大学生的审美感官。视唱练耳的训练通过视唱听等能够更直观的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对于音乐的感官也会逐渐被放大,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悟音乐本身的美妙,这种感官是在学生审美价值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人们对于美的感官是相通的,接触更多美好的事物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使他们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讲解音符的美妙、音乐节奏的优美、旋律本身的美
等来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价值观。
教师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学生能够在短期的训练中达到很好的效果,枯燥乏味的长期锻炼很可能会挫败他们的积极性,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放一首歌让学生听与歌相关联的乐器等,这也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辩论赛或者课堂讨论等方式打破单一的训练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教授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效率。
(三)完善考核模式
高校应该重视考核模式的创新,仅重视书面成绩不利于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落实,高校可以采用课堂表现、日常出勤、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乐理知识的考核等多个考核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放过那些日常浑水摸鱼的学生,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这也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高校音乐课程中融入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有音乐课堂上歌唱训练的模式,使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更加全面。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首歌,其背后包含着成千上万种的乐器以及相关乐符,因此,对于乐理知识的把握也要精通。而视唱练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在高校音乐课堂上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来获取基本的音乐感知,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也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音乐课堂上视唱练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进一步提高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开设的综合成效。
参考文献:
[1]潘宇婷.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19(14):99-100.
[2]黄诗雨.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艺术评鉴,2019(01):61-62+81.
[3]李姗娜.论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7,37(04):174.
[4]吕丽娜.论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08):97-98.
作者简介:
杨丹(1990年—),女,汉族,山东莱州,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