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蓉
摘 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做好思想品质的引导。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之后,我国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这一教育性的变革,促使教师对自己工作职责的再认识,作为教师,在引领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有爱国热情、有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新人。一名数学学科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中国有句俗话“从小不育,长大是个弯翘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做好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引导,等到大了再来教育就为时已晚,改变不过来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进行规范入学的重要阶段,又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和心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认知水平还较低,尚处于发展变化中,使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能收获美好人生奠定基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之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以身示范,为学生建立榜样的作用
列宁说:“一个人早期在思想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所以教师应以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做榜样,以期影响他们的成长。”小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父母是学生生活的老师,而小学教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两者都具影响力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养习惯的关键时期,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自己的偶像,什么都是对的,老师的每一话、每一个动作就是权威,他们会全盤地模仿与学习,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同时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减少了很多组织教学的烦心事。总之,教师要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去感染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深挖小学数学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些学科总觉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是学校德育处和学校领导的责任,数学学科教师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解惑就好。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但会增加各学科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更影响各学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学科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任。数学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的情境进行爱国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1: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选用“国家重要节日”时刻时事的视频。教师组织学生观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视频,接着教师趁着学生的热情高涨,引导学生:“我们记住这一重要时刻,因为这天新中国宣布正式成立。中华民族终于摆脱那些屈辱的历史,终于成功地挺直腰板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从此我们的祖国就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变得越来越富强,越来越璀璨,祖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努力学习,让祖国为我们骄傲。”
例如2:小学数学1—3年级,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通过时、分、秒的感受,时间过得很快,一去不复返,要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到只争朝夕,好好学习。
例如3:在教学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出教学情境:图片出示小丽的房间里凌乱摆放衣服、玩具、书,让学生帮小丽整理房间。教师在学生整理完成后并不能结束,抓住对完成过程的反思,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爱整洁爱卫生的孩子,同时做事要有条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像以上这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教育方式也有很多。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都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奠基。当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相信,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学生们会拥有一颗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
参考文献
[1]鲍炳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2,000(002):57.
[2]李辉.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软件:电子版,2013,000(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