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的儿童美术教育

2020-10-20 11:26韦文菲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
关键词:无痕内心世界画报

一、引言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罗恩费德认为“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透过美术的无痕教育”①。在许多人看来,儿童的美术主要是发展儿童的一种审美的能力或者是单纯的发展儿童的美术绘画等技能。然而从儿童的发展的角度以及儿童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的教育远远不止如此,美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二、涂鸦是一面反映儿童的镜子

(一)了解儿童,了解涂鸦

多数人认为儿童的涂鸦以及绘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殊不知在童年时期的各类正确引导对其影响极大,以及儿童所接触的事物都能反映在儿童的涂鸦之中,从儿童的涂鸦之中也能看出儿童的性格是什么样子。同样,儿童的性格会影响其涂鸦以及绘画的内容。所以在儿童幼年时期开始认人时,家长就应该让儿童多与同龄人接触,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从而培养儿童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当然,这样的良好性格是会在之后的涂鸦之中表现出来,也有利于让他人从儿童的涂鸦之中感受到儿童丰盈而欢愉的内心世界。所以,同龄人的交流对于儿童的性格的培养很重要。当儿童在进行涂鸦时,家长和教师都很喜欢问“你画的是什么” ?其实,儿童大多数的时候也并不知道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涂鸦更多是一種儿童的心理宣泄方式。由于被多次的询问涂鸦内容是什么,儿童就只好随便说一个名字来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提问,以便给出一个成人想要的答案,这样的命名会随时改变。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儿童会一会儿说自己涂鸦的内容是飞机、一会儿说自己的涂鸦内容是小狗了。

在现如今的社会之中,许多人都批判许多人都缺乏创造性,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发散思维的创造性活动之中,成人大多展现出来的是规规矩矩的行动,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书中在“天才是怎样夭折的”一节中提到这样的一个例子:

两个男孩同岁,邻居的儿子不仅口齿伶俐,而且画也画得很好。父亲从未因此嫌弃过哥哥的笨拙,而是日复一日的于百忙之中尽量抽时间陪哥哥玩游戏,家里经济不宽裕就 亲手给他做木制的、泥塑的、纸叠的玩具,当哥哥问及类似“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时,父亲总是三两下的画出来或者是找图画书给他看。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父亲画的飞机是否逼真,我只知道哥哥从小就喜欢画画,外出郊游时也会捡根树枝在地上涂抹。如今,那些年代久远的各种玩具已经成为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哥哥成为了画家,邻居的儿子却在大人们永无休止的比较和要求中渐渐丢掉了画笔,至今也没能拾起来。②

这样的事例不禁提醒着家长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创造性在其年幼时总是存在的,但总是在成人所谓的“为你好”的言语以及行为之中被磨灭掉。成人的引导确实重要,但是合理的引导要建立在恰当的维度上,不应该对儿童的涂鸦作品进行过度的解读以及评头论足。成人只管为儿童提充分的涂鸦条件就好了,在保证儿童心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让儿童自由的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好的保留儿童的创造力,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二) “无痕”教育

“绘画,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其过程最有可能实现无痕教育,体现寓教于乐的原则”③。“无痕”教育也就是说在儿童涂鸦和绘画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的渗透着儿童生活教育的点点滴滴,使其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家长和教师能够从儿童涂鸦中的线条构成以及色彩使用上了解儿童的心理。在儿童的涂鸦中总是能够看到不同的线条,这些线条组成了儿童涂鸦的内容,不同的涂鸦能够反映出儿童不同的绘画心理特点。首先它是儿童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儿童的情绪好坏影响其涂鸦的内容,当儿童的涂鸦中出现红彤彤的太阳时,他的内心是充满阳光的,当儿童把自己的涂鸦全都擦掉或者用其他线条、颜色覆盖掉时,他的内心也许是焦躁不安的;其次也是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儿童的涂鸦会体现出某一事物在儿童心中的形象。就像在儿童的心目中温柔的妈妈一般是面带微笑的,而脾气较为暴躁的妈妈则是有着一头立起来的长发;再次更是儿童在性格上的反映,尤其以涂鸦的用色最为明显。不同性格的儿童在涂鸦时会有不同的色彩偏好,开朗活泼的儿童,尤其是女孩子较为喜欢使用红色或者是黄色这样亮丽的色彩,而那些习惯于使用蓝色的儿童则是较为内向,喜欢独处,对于人际交往方面不太擅长。

“无痕”的教育更加体现在亲子关系之间,“亲子关系以及各种亲子游戏对于绘画的启发,乃至对于孩子空间知觉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起着任何教育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儿童从家长身上模仿学习而来许多行为习惯。父母以及其他家人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无一例外的被儿童所观察到,并且模仿。在学校或是幼儿园也是一样,教师的言行或被儿童学习,而在儿童的涂鸦中所体现出来。儿童在学前期热衷于将身边发生的事运用到涂鸦中的时候,许多的内容就是从家人以及教师哪里得来的,他们不明白这样的言行是好是坏,总之就成了儿童涂鸦的素材了。这一切也体现出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存在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这其中,母亲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教育界对儿童潜能开发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的报告显示:母亲的性情对于幼儿直至青春期孩子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外界干预的结果”⑤。母亲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会对儿童建立健全其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语

美术即教育,教育即美术,美术教育在潜移默化的促进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涂鸦这面镜子,反映的不仅仅是儿童的生活以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某些方面来说反映的也是成人的生活,以至于有了“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说法。儿童涂鸦的内容更多的是体现成人社会的许多现象,当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儿童不仅受成人的教育,也在教育着成人。“无痕”的儿童美术教育需要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儿童的看法,拥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

注释

①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38.

②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77.

③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38.

④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60.

⑤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61.

参考文献

[1] 江韵文化图文工作室: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韦文菲(1996—),性别:女,民族:壮,籍贯:广西融安。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猜你喜欢
无痕内心世界画报
底妆无痕
《黄土地》画报
山东画报2020年2、3期合刊
微趣图
走过青春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教育“无痕” 精彩“有迹”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春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