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英 张欣悦 黄秀敏 李蕾
摘要:婚庆风俗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婚庆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古至今从未改变,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之中,每个民族在婚庆礼仪方面也都有其特殊之处;但在如今现代婚庆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婚庆如何继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是极其重要的;而本篇论文则以侗族婚庆习俗对于当下婚庆文化的影响的角度出发,以礼品创新的方法,让传统的侗族婚庆元素与现代婚庆相融合,使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下,衬托出侗族传统婚庆文化在当下的创新意义和影响,让更多的中国传统地方传统婚庆民俗能够借鉴学习,使其与现代婚庆习俗相融合并散发出不一样的多元文化。
关键词:婚庆;礼品;习俗;现代与传统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独特的结婚习俗,不同习俗体现出了文化的不同,侗族作为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民族风俗,自然而然的所表现出现来的婚庆礼品就有区别,更拥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风俗特征和文化特征,与现代流行的婚庆礼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婚庆礼品就是我们常说的喜酒、喜糖、喜饼等,伴手礼是人们联系情感,相互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是人们之间相互传递喜悦和幸福的一种重要载体,一个民族婚庆礼品基本上延续了上千年,很少有巨大的变化,可谓是渗透到每个民族的骨髓之中,而现代婚庆礼品则赋予了当代的流行元素,同时也深受西方婚庆礼品的影响,但是都包含了“喜文化”的韵味,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侗族婚庆礼品习俗的特征与三日喜宴习俗
侗族传统婚礼较为简单,就以传统的侗族婚礼而言,男方所置办的婚庆礼品非常生活化和使用化,在结婚的前一天,男家按古礼把六十二斤肉,二斗二升米,六十碗酒,在娶亲的前一天,送到女家去,在结婚的当天也是只需要挑着酸鱼、糯米、红猪、糯米酒等传统侗族贺礼就可以上门迎亲,女方也不需要置办什么贵重的礼品,只需要在结婚当天,把男方挑去的米酒和肉用来办酒席招待亲友,将男家拿去的茶叶和盐巴煮油茶给亲友吃。新娘身上穿着祖辈留下的传统喜服,没有华丽的花车,也没有洁白的婚纱,在亲朋好友的共同祝福之下,这样婚礼便成了,不得不说是纯朴,同时也包含着浓浓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从刚开始相识时的“问姓氏歌”到婚嫁时的“酒歌”,整个相识相恋到结婚的过程都是用歌来言表、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当地举办婚礼基本都是进行三天,所以说当地的婚礼过程离不开歌,歌声也在婚礼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按照当地的礼俗,第一天去喝的酒叫做“迎亲酒”。迎接客人的到来和新娘的到来,接亲是婚礼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对歌是最根本的活动方式,每一个迎接新娘的方式都是围绕对歌举行的。新郎家人用歌来敬酒,新娘家用歌表达谢意,就这样你来我往,你唱我对,如果有一方答不上歌就要喝酒,喝酒期间基本没有其他语言的交流,都是用歌来交流。
第二天的接待叫“正酒”。男方长辈和媒婆要单独安排席位,新娘要在开席前给一些亲戚和男方的家人送自己的“长辈鞋”和“满屋鞋”,给长辈敬茶,“长辈鞋”是给长辈和媒婆的,“满屋鞋”是给男方每个人的,婆婆会送一个红包,长辈用茶钱的方式表达。新婚夫妇为其他客人提供茶点,客人喝完茶后,他们把"茶钱"放进茶盘,茶钱的多少取决于与主人家的亲密关系。
"起马酒"为告别宴的第三天。在这三天里,送亲的客人是座上宾,有专人相陪,男女的席位不能坐一桌,如果主客还没有入席,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开席,在当地有 “三日当主客当知府”的说法。三天期满,客人们要回家了,男方便会送每人一件衣服等物品,新郎新娘送客人们离开后,要带一桌宴席的主菜送到丈人家,这就是是结婚的女孩“回门”。
三、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对比
(一)侗族婚庆礼品简介
侗族婚庆礼品是以挑担的形式送到女方家,所以多以圆形、较轻的礼品为主,以喜饼为例,男方家事先在结婚前几天把米蒸好成圆形,上面贴着红纸剪成的“喜”字,在结婚当天挑到女方家,这样既象征着喜庆,也代表着新婚夫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圆圆满满,充满朝气。糯米是侗族婚庆礼品中最为常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结婚当天男方也会挑几担糯米去女方家,意味着辟邪,以喜酒为例,它就是糯米酿制而成,也是盛放在椭圆的坛子里,坛子是红色的,代表着“喜庆”和红红火火,侗族婚庆礼品中,糯米酒占据着重要位置。
(二)现代婚庆礼品简介
现代婚庆风格有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之分,在汉族中和其他少数民族年轻人中使用较多,因此在婚庆礼品上又有所区别,一般来说,不管是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都有由喜酒、喜糖、喜饼、喜联喜幛、三金等等。喜酒通常是白酒、红酒;喜糖在品种上也没用限制,但多以糖果礼盒为主,象征着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和和美美;喜饼则是白面蒸熟制作而成,上面也贴喜字,代表着喜气连连、团团圆圆;喜联喜幛目前也逐渐受到新婚家庭的亲睐,结婚赠送喜联喜幛,较为高雅,一般喜联喜幛都是提前写好,也有一部分新婚家庭由长辈当场写好,继而表达出对新人的祝福;“三金”则是指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现在已经成为每个新婚家庭必备的婚庆礼品之一。
(三)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对比
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的民俗文化和婚庆礼品种类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亦有很多区别。
1. 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的民俗文化相同之处
不管是侗族婚礼,还是现代婚礼,“喜”字贯穿婚礼的始终,鲜艳的大红纸上写满上喜字,铺在喜饼上,贴在墙上,把整個结婚氛围烘托的喜气洋洋,“喜”字是民俗吉祥文字的相同之处,代表着人们的美好祝福。“红”、“金”两色始终是整个婚礼的主色调,两色相互映衬,构成高贵、喜庆的文化氛围,把人们的情绪得到最充分的渲染,从而有效烘托出婚礼的红红火火。
2.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的区别
侗族常见的糯米、红猪、糯米酒、喜饼等等,而现代婚庆礼品深受中华传统婚庆文化和西方婚庆文化的影响,在种类上较多,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上的婚庆礼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侗族喜好银饰,凡是重大场合身上必会佩戴银饰,因此在侗族婚庆礼品中,银饰也是非常常见的,而现代婚庆礼品则喜好”三金“。侗族婚庆礼品中的喜酒是由糯米酒酿制而成,而现代婚庆礼品中的喜酒则是白酒和红酒相得益彰,甚少出现糯米酒的身影;喜糖作为现代婚庆礼品中的必备礼品之一,在侗族婚庆礼品则甚少出现。
四、侗族婚庆习俗元素加入现代婚庆之后创新之处
(一)婚庆礼品逐渐向多元化迈进
除了遵循上述的习俗之外,婚礼的举办已经不拘泥于当时那个时代的礼品,例如,送亲队伍中的礼品有很多是现代的羽绒被、真丝被等,代替了过去给缝制的喜被,食品也都换成了现代化的工厂出产的点心,送礼品的小伙子也不只是穿着侗族特有的服装,而是换成了现代的装束,挑的每一担礼品上都有盖上了大红的喜字,场面是相当的气派。这都是与现代化接轨的一种方式,婚庆礼品的多元化代表着侗族是迎着改革开放春风,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这种进步和多元化受现代社会的影响,也是侗族人民与这个时代相融合,是具有创新性的。
(二)更富有浪漫气质
侗族现在结婚,除了壮大的送亲队伍,所有的礼品都要挑着向婆家送之外,部分侗族人结婚就慢慢的向现代,尊崇的西式婚礼迈进,虽然是穿着侗族人特有的民族嫁衣来结婚,但是在结婚时不乏浪漫气质。很多侗族人结婚在婚礼上也是请了司仪,新郎用手捧花来跪地向新娘求婚,这表明了对于新娘忠贞不渝的爱,也象征着新郎对新娘的重视。在侗族来说是少见的,这也是侗族人不断从传承中吸收多元化文化的表现,这与以往的新娘自行去婆家,在没有见到新郎的情况下,就把婚给“结”了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加入手捧花这一象征性的礼品,这也是一种创新之处,是对于侗族传统婚礼习俗的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是显示了对女性的重视。其实在整个迎亲过程中,加入了手捧花或者是请一个司仪,这是与时俱进,创新的另一种方式。因为在过去即便是汉族,也只是简单的举行婚礼,并没有司仪,也没有手捧花,当时只是一辆自行车把新娘接回家,而现在不止是有了手捧花、有了司仪,还有轿车相送,这都是现代婚礼的创新,但是这种融入是必然趋势。加入这些元素之后,使得侗族婚礼更具有浪漫性,是文化交织的一种形式,更是侗族婚庆的一种创新之处。
五、侗族婚庆风俗对现代婚庆的创新意义
(一)婚礼习俗歌曲的创新或翻新意义
大多数侗族人在春节结婚。结婚这天,男青年们穿的很新鲜,都挑着各色各样的糯米饭、酒和肉,跟着新郎往新娘家走去。快到新娘家时,会被新娘的姐妹们拦住,用各种农具或其他农作物做障碍物堵路,与男方来接亲的人对《拦路歌》,对歌完结后才可以过关。当迎亲队伍马上抵达新娘门口的时侯就鼓乐齐鸣。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欢迎新郎和他的亲戚朋友进入房间并举行婚礼。完成后,新郎带着锦缎,衣服,头部帕和绣花鞋离开新娘。女孩们出去送他们,他们说再见。仪式结束后,新娘不能和新郎待在一起,婚礼结束后,她才可以去丈夫家。侗族的婚姻习俗与歌曲有关,不可分割。广西三江侗族人的婚礼歌曲既动听又具有文化价值,是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珍品。侗族的婚歌既能唤民族的意识,也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更加有利于我们现代婚庆融入传统习俗,增加婚庆的热闹性,古典性。
(二)传统饰品的创新意义
北方侗族他们的服饰分为南北两种,南北有自己特有的特色。作为民族服装,代表了独特的气质和审美,传达着侗族的思想观念,明朝郭子章在《黔记》中“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曰马郎,婚则脱之。”侗族银饰为整套纯银银饰。银饰品中有有龙有凤,花鸟鱼虫等各色的图案,都是手工匠人制成,服装古朴典雅,繁杂却不失精彩。南方是自制土布,上下装组合而成,北方为浅天蓝色,系宽带,盛装时为纯银饰衣服,银饰表现了美学,反映了中国民族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文化经济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侗族服饰的古朴与优雅,展示着名族的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创新。
六、结束语
综上可知,侗族婚礼庆典的礼品也是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但是这种“喜文化”并不会因为年代的变迁而变得寡淡,而是不管采用哪种婚礼的形式,不管是婚礼庆典上所展现出的哪种礼品,不管是汉族还是侗族,或者是其他少数民族,在结婚时所沿用的哪种结婚方式,备的是哪种礼品,都是带有喜庆色彩,只是文化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侗族婚庆礼品和现代婚庆礼品的对比和展示,能够在不同中找出特色,能够在特色中找出创新和融合。也能够让我们明确之所以侗族婚礼礼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的意义是什么,能够给予我们何种启迪。此外,不管哪种特色的婚礼,都需要继承和发扬,就像习主席说的“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所以我们也应该在婚礼习俗上传承民族文化,把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也就是这种美好的婚礼方式也是我们无法丢弃,也是不能丢弃的。在这里也衷心的祝愿每一对新人在走进婚姻殿堂时,伴随着这美好的祝愿能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管接下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怎样的坎坷,也希望能够不离不弃,永结同心。
参考文献:
[1] 侗族婚嫁习俗_结婚习俗_祥安阁风水网https://www.azg168.cn/zhonghuaminsu/jiehunxisu/104302.html
[2] 贵州省锦屏县侗族嫁娶风俗.doc_人人文库网https://www.renrendoc.com/p-17476917.html
[3] 湘楚民风|带你近距离探秘浪漫湘西之苗族、侗族婚礼! https://www.sohu.com/a/317427579_120139122
[4] 湘楚民风| 带你近距离探秘浪漫湘西之苗族、侗族婚礼!(一)_男女https://www.sohu.com/a/317427579_120139122
[5] 杨珊珊。侗族服装的艺术传承艺术 湖南:湖南怀化 2015
[6] 罗仙东,龙景科。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黔东南施洞苗族生活中白银的社会性应用与文化表达》[A]。贵州:凱里学院附中,人文学院。2014
[7] 金鹃飞,谢晓芳。广西三江侗族婚俗歌曲[A].湖南:邵阳学院。2016
[8] 周素萍。吉首大学学士论文—《阳灿侗族传统银饰研究》[M] 2017
作者简介:伊能英(1998—),女,福建省三明市,学生,2017级本科;
张欣悦(1998—),女,江苏省南京市,学生,2017级本科;
黄秀敏(1998—),女,广西省靖西市,学生,2017级本科;
李 蕾(1998—),女,甘肃省陇南市,学生,2017级本科。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名称:广西侗族婚庆礼品私人订制的创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13524044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