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0-20 21:24王妙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初中

王妙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支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师一直都在落实的一项工作。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取得更好的实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介绍几点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初中生恰好处于思维能力和智力发育的转折阶段,正在向成熟期过度,学习和提升的速度很快。利用他们的年龄优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必须以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前提。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之所以付出后没有收获,就是出现了方法上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点我总结的方法。

1.情境创设,培养直觉思维

数学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生活情境则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元素。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活中数学元素的挖掘,为学生营造直观真实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观察、思考,进而调动直觉思维,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例如在“相交线”相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剪刀,你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操控剪刀手把就能控制刀口的张开距离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这把剪刀(出示剪刀)你是否能够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几何知识画出它的几何图形?观察剪刀的几何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一情境中,教师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通过直觉感受将剪刀抽象为相交线,进而探究相交线中邻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与性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1]。

2.诱导求异,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知识尽管严谨、严密,但是它从来不追求方法的单一性,且将知识融会贯通后往往能够找到通往答案的多条路径。而发散思维就是学生找到多样解答入口的基本能力,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跳脱出知识的框架和认知的局限,忘记所谓的标准答案,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形成这样的意识与能力,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对他们学习其它学科也非常有利。利用数学知识和习题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题多解训练去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学会求同存异,灵活變通。

例如,在等腰△ABC中,AB与AC相等,随意在BC上取一点D,过D点做AB的垂线,使DE垂直于AB,垂点为E,过D点做AC的垂线,使DF垂直于AC,垂点为F,BG是AC边上的高。求证:DE+DF=BG。在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截长补短”证明法后,还要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解题,像是过D点画一条垂直于BG的辅助线或延长DF到K,作BK垂直于FK,等等。还可以改变已知条件或改变问题,训练学生将一道题扩散为n道题,在变通中求异,在发散中创新[2]。

3.复习引导,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同样是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的一种体现。拥有逆向思维的学生能够通过结论推出过程,而不单单是根据给出的信息求结果,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非常大的用处。我在教学中常常在复习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向的知识推导,一方面检验他们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是否具备灵活的思维和一定的变通能力。

阶段性复习作为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其反思能力的重要媒介。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善于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反思能力,促使其形成“举一反三”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总体学习质量。如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我巧妙结合了阶段性复习教学。在教学完《勾股定理》基础知识后,我并没有着急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讲解,而是对勾股定理内容进行了阶段性小结。首先我带领学生回顾了勾股定理的原理及推导过程以扎实其基础知识。之后我给了五分钟时间,要求其根据错题笔记进行自我反思,并要求其从勾股定理切入对错题进行逆推,总结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在学生完成《勾股定理》阶段性反思后,我及时引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讲解。通过引导学生从勾股定理出发进行反向思维推理,在有效推动教学进度的同时逐步强化其思维能力,进而达到课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4.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所了解的东西都是不愿进一步去探索的,因为觉得太简单,就算进行再多探索也没有意义。而殊不知,数学的海洋博大精深。一加一等于二很简单,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它的证明却难倒了世界上众多有思想的数学家。由此可见,从简单的东西中只要勤于探索,我们一样可以找到新的东西。当然,这个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及老师不给学生太重的负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让他们不怕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同时也有时间与精力可以放在简单的问题上。

比如,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公式大家都烂熟于心,但它是如何得来,我们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圆的内接可以接很多不同的图形,但当它接一个什么图形时,面积才最接近圆的面积,且是我们现有的方法中就可以计算的。上课前,先让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并自己动手画一画,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寻求创新。相信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则越接近圆的面积,再进行思考如何可以得到多边形的面积,如此一步一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呼之欲出[3]。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公式,记忆也随之加深,同时也更加明白了看似简单的公式的来之不易,明白数学世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起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5.结语

不断加大学习的任务量早已不再是优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方法,试卷上的成绩也不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采用人性化、科学化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品质,这才是达到课程标准的必经之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应成为接下来广大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希望业内同僚们都能获得巨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娇娇,杨闻起.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56.

[2]周秀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33.

[3]沈月.聚焦思维课堂,培养核心素养:例谈基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初中数学课堂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37-38+4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初中
浅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心得
改进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