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2020-10-20 14:22李晓虎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

李晓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河道在城市中对交通运输、防洪抗涝等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不断增多的人口数量,也成为破坏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与日俱增,导致生态系统功能急剧下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强调了城市河道治理意义,其次通过对城市河道生态现状、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最后提供了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希望可以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做出一点微薄贡献。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河域范围却在不断减小,而且水源污染严重。城市河道在我国当前社会本该具备的调节交通防洪抗涝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利用,很多城市河道生态服务正在逐渐退化。城市河道生态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河道治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国内水质污染问题也在不断蔓延,城市内存在的河流正在不断减少。以往城市污水处理通常采取裁弯取直等方式,对我国城市河道周边环境形成破坏,甚至会失去本该具备的生态服务作用。根据各国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结果可以得知,城市河道不仅具有基本作用,还具备净化水源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等。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进行深入研究,遵从城市河道环境自然演变规律,对河道采取适当的修复治理手段,维护河道周围生态系统,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2 城市河道生态现状

2.1 泄洪能力不足

与城市发展不断加速相对的是政府用地范围逐年减小,城市河流面积被不断侵占,河道内淤积面积严重,河流面积不断缩减。城市面临汛期时,城市河流的泄洪能力不足,导致城市发生内涝,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1]。城市河岸逐渐硬化对水流正常循环产生影响,使其地表水流增大,对城市河流泄洪造成压力,导致河流泄洪能力不足。

2.2 水源自净性能差

城市生产与生活所产生的污水会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内,对河流水质产生极坏影响,尤其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排放。由于里面含有大量污染严重超标物质,又不经任何技术处理,达不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私自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中,导致河道水流流动性不断减弱,河流输送扩散功能不断下降,从而加重城市河流水质的污染程度,水源水质变差,水源自净能力下降[2]

2.3 生态系统恶化

由于地面径流会将城市中的生活污水与污染物带入城市河流,致使河道底部淤泥沉积,水流质量变差,水源污染严重,水中含氧量减少,最终破坏河道周边生态系统,河内动植物数量种类也会锐减。人们在对河道治理依然沿用传统方法,使河道不断硬化,造成水体与土壤间交换性极差。在某种意义上,彻底阻断河流与土壤间的转换,造成城市河流周围湿地面积逐年递减,对河流周边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破坏,使城市河流周边生态系统不断恶化[3]

3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

3.1 以复原河道基本功能为原则

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治理与修复时,要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的用水规划,在满足人们需求基础上发挥河道抗洪防涝、调节交通、环保等基本作用,更要注重城市河道生态服务与环保功能,提高城市河道水源循环程度,保证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充分发挥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作用。

3.2 以增强自我修复性能为原则

城市河流水质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城市河道内水容量有直接关系。足够的水体容量与水面率可以为满足排洪抗涝的需求提供保障,也可以增加空气流通,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中湿度,净化空气污染物。因此需要减小河岸垂直建设与硬质护坡保护面积,为河流内动植物拥有多样化生存条件奠定基础[4]。除此之外需要采取扩大水面率的措施,促进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转换,有效提高城市水循环,增加城市河流的自我修复能力。

3.3 以提供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城市河道内水体空间与陆地空间存在差异性越大,面积越大,河道内生存动植物种类与数量就会越多,河道内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会随之增大。因此,采取增加河道水域面积等措施,对河道上下游与周围动植物生存空间进行精心保护非常有必要。同时可以在岸边与河道水域之间设计并修建过滤绿化地带。所种植植物应选择适宜当地城市气候变化的水果树或是其他经济作物,既可以起到绿化作用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在河岸区域种植的绿化植物应当选择一些高度适中的灌木植物,为野生小动物提供生存空间。此外要重视恢复与保留湿地,为陆生植被、鸟类等提供栖息繁衍场所。

4 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4.1 实施人工增氧措施

城市河道面积的不断缩减,水流质量变差,水质净化能力下降,导致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体中氧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水质污染严重的河道内需要修建喷泉、水车等设施,增加河水流动性与河道内水体内的含氧量。

4.2 修复人工湿地措施

在保障城市河道具备防洪抗涝等作用的基础上,需结合实际情况,在河道周边人工修建水陆过渡区域,恢复河道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修复湿地区域可以有效防御洪水,提供水体净化效率,改善河道周边空气质量,维护河道周边区域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3 实施生物修复措施

对城市河道内生态系统治理及修复,可以采取生物修复措施,在河流内投放生存力强的鱼、虾、螺等水生生物,利用投放动物的進食与滤食,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加速污染物分解,改善河流水体质量。同时在河岸或是河内小岛上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增强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改善城市河道水质,恢复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5]。实施生物修复措施时,在动植物的选择上,要在本地原有动植物中选择,以免发生动植物入侵现象,对当地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4.4 建立整体治理机制

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防止城市河道生态问题继续扩大,我国各大城市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可以根据各城市具体发展情况,建立整体性治理机制,对城市河道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集中、全面、统一进行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河道生态恶化情况,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治理修复措施,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治理,恢复生态环境,让我国河道生态系统正常循环,发挥城市河道该有的作用。

5 结语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河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以防洪抗涝、调节交通等基本功能,又可以净化城市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河道不但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城市经济发展与稳定,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要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治理及修复措施,从而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城市河道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利军,魏平,王福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J].珠江水运,2019,23(11):118-119.

[2]于坤烁.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36(06):30-31+35.

[3]李云冉.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浅析[J].南方农业,2018,12(02):125-126.

[4]梁丽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5):56-57.

[5]张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关键技术之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3(01):215.

猜你喜欢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加强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效果方法的探讨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
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