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艺术中材料语言的视觉作用

2020-10-20 00:20陈澄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

陈澄

摘 要:材料是影响艺术表达的重要元素,在人们对视觉效果愈加重视的今天,物质材料承载的艺术内涵空间在逐渐扩大。素描作为美术创作的基础,其研究与实践都必须依托于材料。因此,文章从材料与艺术语言的关系、材料语言在素描艺术中的作用、材料语言在素描中的运用途径三个方面对素描艺术中材料语言的视觉作用进行探析,意在较好地实现素描实践与艺术创作的衔接,让视觉艺术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中。

关键词:素描艺术;材料语言;视觉效果

关于艺术材料的研究为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将这种可能性引入到素描中,衍生出了材料素描这一名词。它与现有的素描分支,如线性素描、结构素描、光影素描等都不一样,将材料和技法巧妙结合。在素描基础训练阶段,注重对材料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实现绘画创作活动,进而让当代视觉艺术多姿多彩。

一、材料与艺术语言的关系

材料的属性是媒介,它对艺术作品的视觉呈现具有直接影响。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材料、技术、工具等和艺术发生直接关联或是间接关联的要素,都成为了独立的艺术语言,这就意味着艺术的内涵空间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扩展,这一点在绘画语言的演进上尤为明显。绘画语言的丰富不是所有成熟经验的累加,而是具有创造性、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其中以材料的创新最为明显。20世纪初,在全世界范围内,造型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家越发自觉地关注材料的审美意义和人文价值,使得材料成為艺术家艺术思考、艺术实践的必然基础。

另外,艺术家的创作又不仅仅满足于使用现成的材料。为了满足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实现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将现有的材料、提升和演化,几乎成为艺术创作必备的一个环节。纵观绘画艺术的发展轨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写实主义到后现代诸多流派的形成,一切物品都有可能成为艺术材料,甚至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虚拟材料也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让绘画从二维空间走向了多维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和艺术语言形成了相互辅助、相互提升的关系。

21世纪,关于材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主要涉及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以材料艺术为核心的本体语言研究,因为主要是从传统的材料继承而来的,所以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法和经验;二是将材料艺术直接划分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以多重复合的形式出现,让材料直接和文化、精神观念等概念相互结合,有效拓展绘画的语言,也同时将材料和艺术语言的研究带向了更多复杂的领域。总而言之,材料与艺术语言的关系是互为基础、双向促进且不断发展的。

二、材料语言在素描艺术中的作用

(一)奠定素描艺术的物质基础

首先,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既是思想也是方法,古今中外所有的绘画作品都离不开画家对素描的理解和表达。在西方,素描是Sketch,它也可被翻译为草图,可见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但是,单一的素描方法不能满足所有造型艺术的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的标准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素描就不仅仅是解决造型的问题了,还需要在观念意识上被人们革新。

其次,素描不能离开工具、材料,它们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物质基础,而如何在繁多的工具和材料中进行选择,考验的则是艺术观念的问题。素描对视觉面貌的构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是有色的还是无色的,是在画纸还是其他媒介上,必然会对视觉语言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把视觉造型和材料联系在一起,让素描艺术和材料与每个人独特的视觉感受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素描运用材料语言进行表达的基础作用。

(二)奠定素描艺术的价值基础

诚如上文所说,材料的发展让素描艺术也得到了发展。艺术家关注材料的性能,是因为不同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面貌。在素描训练的初期,材料、技法和学习者的创造力就已经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和材料的多样性是一致的,这也使得素描技法必须改变传统的训练模式,从之前追求共性的视觉面貌转变为追求个性的视觉面貌。从事美术创作的人需要通过实践了解并熟悉材料的性能,尝试找到更多材料与材料之间搭配的可能性,使素描基础价值之外的视觉艺术价值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实质上,从文艺复兴之后,人本主义精神逐渐得到传播,“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人们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素描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拓展素描艺术的外延价值

素描使用的材料承载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要想充分表达主观情感,必须拓展材料的范围与功能。首先是工具材料的拓展,工具不仅要完成视觉功能的塑造,还要启发出创造力;媒介材料负责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找到人与工具、工具与表达对象三者之间的平衡点。材料是在把理想化的意象生成为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通过材料的性能与形状的结合,在大小、粗细、疏密、轻重等方面调和视觉上的正负、上下、聚散等种种关系,让点、线、面等因素变换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语言,更好地呈现出绘画动机、绘画图式。当然,从对材料属性的研究到直接运用材料表现内容,再到材料可以承载创作者的精神观念,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素描训练中,根据材料的特性,逐次、分段、反复绘制,让材料跟随创作者的意愿不断地达到平衡,破坏平衡,再达到新一轮的平衡,材料本身的程度和人们对材料驾驭的深度都会发生变化,真正实现自由自觉地呈现视觉语言,推动素描艺术从独立走向多元化。

三、材料语言在素描中的运用途径

(一)有色底肌理中的提白

这是一种特殊的素描,其重点在于对有色底的部分提白。在油画的创作中,“留白”并不多见,这种运用更多的意义在于让素描和油画创作自然地衔接起来。物体表面的粗细、纹理等一方面表现的是材料的属性,另一方面则是决定着素描的技法。在绘画的过程中,将这种特殊的结构和纹理的变化呈现出神奇的视觉感受,就是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例如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的绘画就善于使用有颜色的基底,但是又不同于花哨的颜色,总体上还是保持了素净的特点,然后在画面中明亮的部分“灌入”白色进行塑形,让单纯的素描因为“提白”而在画面层次上更加丰富,亮处的细节更加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三维的空间。

(二)多种纸质材料的使用

纸是最常用的材料,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材料,所以常常会被忽视其在素描中发挥的作用。实际上,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纸张在质地和性能上能够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了。素描作为平面绘图,如果能将不同质地的纸张综合运用,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素描纸适合薄刷,宣纸能吸收大量的水分,牛皮纸本身就有底色……把它们用明胶、油性颜料、水性颜料等融合在一起使用,拓宽了素描的表现形式,还能让素描自觉地承担起意境延展的作用,这就使得素描实践成为表达艺术语言的有效载体。

(三)综合材料的使用

在艺术观念、艺术形态和艺术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当下,综合材料是最能体现素描全方位功能的载体。它首先可以让艺术材料的肌理和画面整体构成视觉上的质感,对材料的艺术处理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刺激。其次,它推动了二维画面向三维画面的递进,增加了画面的可读性。此外,综合材料的使用不仅是材料的综合,也是技术的综合。例如将丙烯颜料和色粉结合在一起使用,丙烯是水溶性材料,色彩艳丽,附着力强,耐水性又好,可以和水、墨、粉类甚至和油画颜料结合或交替使用。它的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结合传统色粉作画,不仅让素描的肌理有了凹凸感,还会因为这两种材料都可以干湿混用而使视觉效果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四、结语

在艺术材料愈加丰富的今天,视觉领域的内涵在不断扩大。素描的实践一面坚守着传统素描的基本特征,一面充分吸纳新技术、新材料为视觉表现形态带来创新。从某种层面来看,材料语言的属性为素描绘画的传统形态找到了突破口,更增添了视觉语言的表现力。所以,素描艺术和材料语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艺术选择,一方面连接了绘画基础到艺术创作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徐莉.如何看待素描中材料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91-192.

[2]梁丹.综合材料在表现性素描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22-123.

[3]李柔佳,李春艷.素描绘画中的“传”与“承”:探索运用综合材料创新更好地传承素描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7(7):118-119.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
花朵耳饰
魅力挖剪
全钻腕表
春“色”撩人
图文搭配在版面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分析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光影色的运用
基于互联网的贺岁电影视听分析
娘胎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