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疫情主题绘画作品探析及心理辅导

2020-10-20 06:10金文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绘画病毒疫情

金文

绘画作品分析是洞悉幼儿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内心中无意识的东西可以借助绘画反映出来。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来充分表达、释放压力、增进认知、缓和情感冲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与完善。

为了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对幼儿的影响,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我园在复学初就组织各年龄段幼儿开展了主题绘画“预防新冠病毒”。为了深入探讨复学后的环境变化等对幼儿生活乃至成长的影响,又在大班开展了主题绘画活动“我害怕的事”“我在幼儿园的新发现”。教师从绘画形式、语言等角度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了细致分析,了解疫情期间幼儿情绪与心理的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幼儿精神抚慰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探:幼儿对病毒模样的认知

“预防新冠病毒”系列主题绘画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幼儿通过对疫情期间社会、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以及人、事、物的观察,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融入绘画作品中,向大家传递对疫情生活的真实想法和切实感受。

疫情系列儿童画呈现出以下总体特征:第一,画面内容具有拟人化的特殊表现。皮亚杰研究发现,幼儿心理发展存在“泛灵论”特征。幼儿画的病毒模样具有人的眼睛、眉毛、嘴巴等,因为幼儿常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者有生命的动植物以人的生命以及人所具有的本领。第二,画面色彩丰富,出现概念色与主观愿望的混合表现,部分画面中多有黑色出现,传达出一定的恐慌、压抑等心理感受,但小、中、大班幼儿在用色上各有差异。第三,中、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较好地掌握画面的布局,多数能将病毒主体置于画面的中央,大而突出,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人物、病毒等的大小比例。第四,针对预防病毒的方法,小、中、大班幼儿借由生活经验展开了丰富的表现、创造与想象的空间。幼儿通过形状、色彩等要素组成与病毒相关的各种事物的不同特点,构成完整的形象,形成整体的画面,往往能映射出幼儿对于疫情防护的真实心态。

(一)病毒的外形

幼儿对于病毒的表现,主要运用简单的圆形和线条组合完成,圆形是病毒的身体,短而密的线条是病毒的触角(见图1),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又呈现出不同的认知。

小班幼儿的一幅作品中,一个大的病毒里画着两个形状不同的小病毒,幼儿说这是病毒妈妈和宝宝(见图2)。他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象地传达自己对所感受、所经历、所想象的外部事物的了解,同时还能潜意识地进行排列、组合等。中班幼儿用形象的五官表达对病毒的感受,如具有人物面部特征的“龇着牙”“瞪着眼”,显示了病毒的强烈危害(见图3),幼儿还能用画面中堆积的众多病毒来表现内心强烈压迫感和紧张情绪(见图4)。

(二)病毒的颜色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会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对病毒展开想象与表现,使绘画具有独特个性和创造色彩。个别低龄幼儿认为黑色具有打败病毒的力量,同时又会用黑色表现病毒,强调病毒的恐怖和压迫感,因为黑色还代表着消极的、恐慌的心情,这与幼儿的心理反应不谋而合。除此以外,个别作品中还有颜色的独特示意,中班一名幼儿用大面积的红色表示病毒很危险,还有幼儿用深橘黄的膨胀型线条表达病毒的强大,也有幼儿用色彩的变换来表达对病毒变异的理解。

(三)画面构图

幼儿借由自身的主观经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或自认为重要的形象上,绘画时不拘泥于事物固有的结构特征,常常会不自觉地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和个性感受加以强调。有几幅作品通过构图较明显地体现了幼儿对于病毒以及防护方法等内容的认知,以及内心的感受。

画面中呈现出并列式、对角式的特点,幼儿会采用比较随机、偶然的方式把病毒和人物画出来,不会特别注意形象间的大小比例,但已经开始试图表现形象的空间关系,所以从画面中能够看出幼儿对病毒防护方法的多样化认知(见图5、图6)。也有幼儿采用连环画的方式,突出了手部消毒的重要性,表现出疫情期间对于病毒防护的深刻体验(见图7)。幼儿用环绕罗列的绘画方式把自己圈在画面中间,各种预防方法环绕周围,突出一种内心的安全感(见图8)。幼儿用大面积黑色夸张病毒的危害,用粉色绘画口罩,表现口罩的强大防御作用。

二解:幼儿对病毒防护的理解

阿恩海姆曾说,幼儿具有凭借视觉感知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绘画是幼儿根据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对观察、体悟到的事物进行综合与提炼的过程,具有原始的独创性和鲜活的表现力,是幼儿灵感的释放。不同年龄段幼儿由于认知经验与能力的不同,因而在绘画中对病毒预防方法的表现是多样的。幼儿对于使用口罩预防病毒的感受比较强,因为戴口罩已经成为幼儿在疫情暴发阶段经历的最为深刻的体验。测温、通风、用药等预防办法,多体现在中、大班幼儿的绘画中,而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及动手能力弱的特点,画面很少出现。另外,各年龄段幼儿对于病毒防护的其他方法涉及的方面也很广,且颇具想象力,大致有这样几类:武器类,如刀、炮、剑、炸弹;生活习惯类,如多晒太阳、多锻炼、吃蔬菜;想象类,如保护伞罩、飞离病毒。这些方法多来源于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及阅读的图书中,或是家长日常的引导及幼儿天生具有的丰富想象力。

三析:幼儿对防疫的内在感受

(一)绘画语言

画看似无声,实则有力。一方面,画面上的形象传达着幼儿对疫情认知的内心独白;另一方面,幼儿通过与同伴、教师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客观表达出自己对疫情的真切感受,同时通过倾听他人的表达,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比如,在幼儿围绕自己作品的语言表达中,有的说:“我们要多给生活增添一些漂亮的花朵,这样环境好了,病毒就少了。”有的说:“我希望病毒都是好的,和人类和谐相处,人们都不生病。”有的说:“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医生,打败病毒(见图9)。”可见,幼儿对防护病毒的认知理解是到位的,语言表达是清晰的。

(二)绘画情绪

复学后,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对于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有了新的要求,幼儿也有了全新的入园感受。自主入园、三测体温、间隔活动等刺激着幼儿的外部感觉器官,幼儿则靠敏锐的知觉不断获取信息,并做出情感上的回应。大班幼儿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性开始向有一定的逻辑性转移,如大班幼儿的作品《开学新变化》,就较生动地体现了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中入园需要消毒、每天需要量体温、活动室内要间隔一米洗手、接水等的新感知。另一作品《我害怕的事情》中可以看到幼儿有意或无意识地进行了认知与联想,并且将自己的疫情防护经历与态度投射到绘画作品中。作品呈现出幼儿在疫情期间所受的困扰,主要集中在幼儿害怕被传染,更害怕就医等情绪上。教师通过绘画作品与幼儿交流互动,可以更准确地感知幼儿的情感体验,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帮助幼儿取得心理平衡。

四悟: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一)关注幼儿的认知与成长

幼儿的绘画作品具体且生动,每一幅都蕴含着一个独特的小生命。解读幼儿有关疫情防护的主题绘画作品,就是在探析幼儿认知的独特视角,聆听幼儿的个性语言,回应幼儿的内在心声,帮助教师深度解析疫情期间幼儿的心理状况与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二)关注幼儿的情绪与情感

绘画是情感体验的外化形式,有助于幼儿的情绪宣泄,可以使幼儿身心发展得到平衡。从系列主题绘画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的恐慌与焦虑,也体会到了幼儿的坚强与乐观;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对于自我防护的重要认知,也体会到了幼儿对于医务人员的敬佩、对于祖国妈妈战疫的信心。这些情感从幼儿的绘画中呈现出来,我们必须充当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耐心的倾听者,通过绘画来关注幼儿的情感流露,洞悉幼儿的内心世界。

(三)关注幼儿的想法与个性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幅绘画作品都能反映幼儿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关于疫情防护的认知,幼儿有自己的笔触与色彩,有自己的想法与创意。教师需要营造安全、舒适、和谐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的绘画构思和表达方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和师幼间的有效对话去了解幼儿的创作想法,并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与支持,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多地自由创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索,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幼儿的个性跃然纸上。

一畫一世界,100个幼儿会有100种不同的内心独白,幼儿教师可以借助绘画作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探究幼儿的所感所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绘画病毒疫情
病毒
疫情中的我
病毒,快滚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感冒病毒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