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2020-10-20 02:24方小晴
广告大观 2020年5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方小晴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开始了人工智能的运用,轨道交通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将城市轨道交通带入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阶段。这也对传统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就成了设有轨道交通类专业的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最终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一、人工智能对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

1.1人才需求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志,全国各地的城轨建设蓬勃发展,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暴增,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但是,随着智能化服务和生产的普及,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分岗位式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智能一体化的需求,因此,今后步入城轨类就业岗位的门槛势必会提高,考核入职员工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其他方面知识和技能,尤其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智能机器人的控制,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逐步向高精尖技术人才倾斜,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1.2工作岗位的转变

智能化的普及会改变当前人工操作机器设备的现状,智能化机器人将会替代大部分人工操作,目前城轨工作岗位的职责由熟练运用设备变为智能一体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前线的操作人员变为后台的监控者,城轨岗位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岗位职责由繁杂的体力劳动向精细的脑力劳动转变。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

2.1人工智能技术在乘客服务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乘客服务应用的主要方向包括可在各类乘客的移动终端上运行乘车APP程序,为乘客提供乘车咨询。同时智能电扶梯系统可自动识别客户年龄、性别等,并依据不同乘客群体类型,语音提醒乘坐规则和防护措施。在人流低峰期,可以为老弱病残自动降低速度等。特别是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电扶梯运行与乘客图像识别,对紧急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对不安全行为系统主动提示。智能屏蔽门可全方位识别异物,智能开启屏蔽门,特别是结合图像识别、信号数据、列车数据、站台情况数据融合,大幅度提高屏蔽门安全性,杜绝乘客被夹伤、甚至死亡悲剧发生。智能安防分为人防、物防两个领域。人防领域中,旅客在安检处身份识别后,安防系统自动获取旅客身份信息,全程高清摄像定位监控可疑人群,人工智能建模 结合高清摄像头自动进行行为识别,智能预警。物防领域对于设备损耗、自然灾害等进行实时监控。

2.2人工智能技术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运输组织应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立共享数据、智能设备、智能软件的网络运输组织系统平台,形成深化线网布局、优化工程设计、运营管理,面向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智能运输组织体系,进而实现线网运输组织的调度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

2.3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运维中的应用

积极合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解决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瓶颈问题,可有效助力智慧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比如在轨道、隧道桥梁等基础设施健康检查与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桥梁隧道工程相关信息的采集、传播、分析、展示,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建立针对轨道、桥梁隧道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平台,实现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决策、智慧服务的主要目标,探索一种更为高效、安全、經济、环保的新型桥梁隧道管理系统模式。

2.4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已逐渐过时,难以适应大量数据的冲击。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已成为新技术浪潮的趋势。基于云化和微服务,创建集平台+应用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系统架构适应业务需求变化,支持动态扩展和资源动态平衡,保证架构可伸缩性和开放性,满足用户量高并发和用户高交易量,提升流程灵活快速的组装和发布能力,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和运维成本。

2.5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装备方面的应用

智能化装备,或者智能化系统,是能够对外部环境或自身状态做出感知,基于当前状态和系统自身逻辑和目的进行相应分析、推理、决策,并最终通过自身执行系统做出相应的决策结果的执行。轨道交通中相关装备的智能化,则包括智能化供电设备智能列车、智能化信号设备、智能化通信设备。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轨道交通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3.1深化校企合作

采取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管理制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增强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双方实行阶段性培养方式,让学生处于“半工半读”状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术应用过程中培养改良创新能力,充分学习企业中师傅的实操技能和学校教师的城轨运营原理,将技术的应用者逐步培养成技术的革新者。促进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提升校企联合培养新高度,专业设置和产业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

3.2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建设

以智能生产和服务为主导的城轨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工作流程分配岗位方式,员工由设备操作者转变为整个工作流程的掌控者,需要了解和学习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注意事项,要求城轨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自身的智能信息化素质,对整个城轨网络系统进行宏观控制。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必须整合相关专业,形成一套完整的城轨运营学科体系,打破传统以岗位为基础划分的城轨土建类、城轨设备应用维护类和城轨运营类相关课程的壁垒,让学生了解车辆、通信、信号、供电、监控、动力、给排水相关系统的运行,能够指挥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机器人在预设的模式下工作。

3.3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增加数学、信息、计算机、机械和工程的课时比例,深度融合现存的课程门类,向学生展示出隐藏在城轨运营整个流程背后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编制专注于城轨类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怎样收集、甄别、分类和使用呈现在相关工作流程的数据,将数据的应用渗透在每门课程中,增强课程的数字化融合度,提高学生对数字化智能系统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S].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9,08

[2] 岩淑霞.工业4.0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89- 91

[3] 孙晓莉.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7(10):87- 92.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