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民生新闻由于比较贴近群众生活,因此受到众多民众的欢迎,成为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因此民生新闻报道要合理选择新闻内容,做好内容策划,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占据一席之地。新时代下的民生新闻报道不仅要担起传统媒体的责任,更要深化新闻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本文分析网络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不足,并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民生新闻;深度报道;问题;对策
民生指百姓的基本生计,能反映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而民生新闻是指以社会民众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带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情怀,其报道内容多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有关[1]。民生新闻报道的范围上到有关民生的国家方针政策,下至每个百姓的小问题。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百姓为中心,从社会不同角度报道百姓生活,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影响力,才能被广大社会民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形式愈加多样化,新媒体发展尤其迅速。因此,民生新闻要不断深化新闻内容,切实反映社会民众的问题,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稳步前进。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新闻报道不仅需要厚度,更需要深度,只有将二者结合的新闻才能清晰地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促进大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集思广益才能促进我国更快、更好的发展[2]。新闻的深度报道能看出新闻价值和其中包含的复杂关系,因此要紧抓新闻内容的核心和价值,促进报道方式的多元化,不断深化报道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但当前的民生新闻深度报道仍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娱乐性较强。就目前新闻报道现象看来,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大多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解读,并没有从民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其中还掺杂了一些舆论,报道内容显得单调空泛,因此社会民众的认可度较低。再加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有些报道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呈现爆炸性效果,往往会忽略这种类型新闻传播的后果,容易出现用力过度的问题。再加上报道内容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真实,使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触及到百姓关心的中心问题,新闻内容的价值会大大降低。
2新闻报道传播方式比较单一,观众参与度较低。传统的民生新闻报道是在规定的时间段和频道播出,属于单向传播,观众只有在报道的时候才能接收信息,参与度低,因此不能及时反映百姓的想法,报道深度会受到影响。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需要更多地、及时地了解民众的心声,因此需要增加观众互动。
3传统民生新闻报道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实效性不强[3]。电视新闻报道由于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调查、采访、拍摄等工作;而当下处于网络时代,传统新闻报道明显存在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因此实效性较低,也会影响新闻报道的深度。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解决民生新闻报道深度不足的对策
1新闻内容要有针对性,强化深度报道力度。社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大多都集中在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些内容来展开。记者要收集相关信息,以满足百姓的需求,同时要保持公平客观的态度,不可加入个人主观色彩。此外,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拓宽新闻新信息的来源,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进行合理的创新;同时培养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将民众最关注的点报道出来。
2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树立民生意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在于民众关心的问题[4]。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编写或者报道的时候,要有基本的民生意识和新闻敏感度,并迅速判断出新闻是否重要,是否对大众有吸引力,以及会对社会和大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还要培养新闻工作者透过新闻表象挖掘隐藏价值的能力,要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实事求是,才能做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民生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时代在发展,大众的生活和口味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建立起能与观众及时互动的网络平台,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了解大众的爱好,用大众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迎合时代的发展。
4强化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进行真实、详细的报道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但同时也要树立大局意识[5]。会给国家带发展带来副作用、损害国家形象的新闻不仅会对国家造成损失,还会引起民众的反感。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有选择性,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报道中要坚持原则,把握好节奏、原则、方向和力度,充分發挥舆论的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的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民生新闻关乎百姓的生存,新闻的好坏,观众是能感受到的。其价值也体现在是否说出了百姓所关心的问题,是否能通过报道切实替百姓解决问题。只有掌握好民生报道的方向,迎合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报道方式,增加报道内容的深度,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民生新闻的生命力,才能保证民生新闻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下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蠡.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J].科技传播,2019,11(20):42-43.
[2] 尚颖华.网络时代新闻采写的"异化"现象[J].传媒论坛,2020,3(3):161-162.
[3] 谢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研究[J].传媒论坛,2018,1(19):88,90.
[4] 罗艳.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西部广播电视,2018,8(16):44-45.
[5] 印慧敏.网络时代新闻采写的"异化"现象[J].新媒体研究,2019,5(14):123-124.
(作者单位:昆明广播电视台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