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10-20 07:27李阳
锦绣·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李阳

摘 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必须学会总结和反思,将更多有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合作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文本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这种兴趣产生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进行课前引导、相关问题提出、音影播放辅助教学等等,都可以,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的海洋当中,爱上阅读,在文字中寻找知识探寻真理。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播放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片段,学生在观看影片片段时的注意力很集中。随后笔者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生们无不欢呼雀跃,对文章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阅读兴趣,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高,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很高涨,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 抓住关键词句、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在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又如,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培养他们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

3 结合教材开展角色扮演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形式。既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体现出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比如,语文教师教授《落花生》课节时,先引领学生进行全文阅读,以加深其课文熟悉了解程度。随后,还给与了学生一定自行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会文章内容及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待学生自行阅读结束后,语文教师在班级内选了五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人物角色,如“我”、父亲、哥哥、母亲和姐姐,还给每个人都分别发了一小捧课前准备好的带壳生花生。引导学生们依照课文中人物叙述内容和刚刚的阅读理解,开展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这几位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其他学生不时还会对照阅读一下课文内容,而讲台前的几位学生则不时端详着手里的带壳花生,完全沉浸到了人物角色演绎中,课文中的叙述部分由语文教师来代述。学生们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引导形式,不仅增强了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更从中学习掌握了花生的很多益处,并深层次的了解到做人一定要向做对他人有用的人,能够积极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只讲表面光鲜。语文教师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形式,不仅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阅读能力,更极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

4 巧妙设计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语文阅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深入阅读,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灵活地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如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通过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在教学文本的最后,我又设计了以下问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思考从这里出发,去搜集和整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感受祖国今日的强大。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不仅增强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还逐步构建起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更好地拓展个人知识范畴。

5 推荐优秀书籍并引导学生交流分享阅读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还要积极为学生推荐适和阅读的优秀书籍,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后互相交流分享阅读体会。比如,语文教师可以每周选定一天放学后时间作为班级集体阅读时段,时间约50分左右。并且,教师可以从学校图书室挑选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籍,也鼓励学生自行从家中带来一些书籍与大家共同分享阅读。其中,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柳林风声》、《上下五千年》、《海底两万年》、《昆虫记》等。此外,当学生们阅读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及相关内容等展开激烈的沟通交流。并且,教师适时的对于学生的论点给与肯定或加以深度引导,并借由讨论不断提升自身阅读素养及语言表达力,还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抄下很多优秀的词语、览阅了大量的优秀写作素材,有效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结语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感悟。小学语文阅读还可以通过分组形式的合作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能力。教师培养小学生合作性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陳惠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8(15):19.

[2]韩照华.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68-6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