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丽
直播经济在疫情影响下异常火爆,“县长代言”政府背书的直播带货模式既展现了政府俯下身、沉下心做实事的形象,也体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运行状态和互动方式,因而流量暴增,成为各地推介区域品牌、销售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模式。
据统计,2020年5月1日拉开首场县长直播的序幕,蒲县县长杨晓舟共直播了6场,带货306.9万元,96%涉及农产品。
进入后直播经济时代,如何打好“组合拳”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延伸农业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借政府的引导激发市场的主导作用?如何让“县长代言”成为县域经济有效的增长点?
“台上是主播,台下是县长;主播分分钟,县长年年功。受众的需求到哪里,政府就应该把眼球放在哪里;农产品的短板在哪里,政府的工作就要补到哪里”,杨晓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提升农产品品质 打造有机旱作品牌
“‘直播是一个窗口,打开了一条把好酒搬到巷子口的捷径,至于市场是否认可,消费者是否买账,还要取决于‘酒是不是真香。围绕着锻造‘酒的品质做文章,才能长久享受到直播经济既得利益。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质,如何用好蒲县的好山好水好生态,打响有机旱作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在做大、做强产业上下功夫,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干得实才能赢得久,这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6月28日,蒲县县长杨晓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悉,2018年蒲县就成立了有机旱作农业领导组,并提出提升耕地质量、集约农水资源、示范推广旱作良种、创新旱作农艺、推进农机配套、促进绿色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培育优质品质、加快体制创新、打造旱作典型的“十大工程”。当年蒲县被确定为 “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
2019年,蒲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出台 《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突出抓好耕地建设、节水保墒、良种应用、农技集成、农机配套和绿色循环六项工程共14个重点项目,大力实施以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轮作养地、保持水土为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具有蒲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具有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特色旱作农业示范县,成为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区、资源型县份向绿色农业转型发展试验样板区。
“具体思路是县西以核桃、马铃薯、构树、水果、杂粮为主,县东以中药材、杂粮、食用菌为主,昕水河沿川以蔬菜为主的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促进特色有机旱作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集成一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品牌。围绕重点工作,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目标”,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晋峰说。
位于红道乡太夫村的被子垣千亩有机旱作梨园封闭示范片区,是蒲县打造出的3个有机旱作示范片区之一,该园区总实施面积66.7 hm2,目前已栽植玉露香梨26.7 hm2、苹果13.3 hm2,累计引进各类果树品种资源近百个,综合应用十多项配套水肥防控技术,形成以玉露香梨和懒汉苹果为主、其他多个品种为点缀的现代果业产业园区。
“为了创建生态有机示范园区,生产出最安全、最好吃的水果,一方面我们引进全国最优质的品种、用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请全国最好的专家;另一方面我们制定了技术规程并严格操作:以纯羊粪和牛粪为主要肥料,滴灌设施达到全覆盖,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到100%等”,蒲县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果业试验站站长河江给记者介绍说。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滴灌等水肥设施配套都很完备,处处都能体验到各种人工捉虫、生态物理诱虫的巧妙做法,精致的杀虫灯和黄色的诱虫板成为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建忠是古县乡下刘村73.3 hm2有机旱作苹果封闭示范片区的果树种植大户,2019年他家种植的2.33 hm2苹果收获了5万kg,经过盛昌垣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管理,生产苹果品质好,统一品牌销售也能卖出好价钱,2019年共收入30万元以上,为此他对2020年的收成也充满了希望。
据悉,到2020年底,蒲县玉露香梨栽植面积将达到667 hm2,目前苗木订购、有机肥腐熟、水利配套工程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园区建设将全部按照有机旱作的技术规程,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很快,越来越多具有蒲县地域特色的高品质农产品,将带着亮闪闪的品牌身份证走进市场、现身说法,为山西省旱作环境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可借鉴的集成技术模式。
完善农业产业链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在县长带货中受益最大的是蒲县正茂核桃有限公司,总成交数量达到150万元,为这个在县里也算小有规模的企业去掉了所有库存,甚至直接影响了公司下一步生产线规模的扩充。
“随着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当前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企业和产品之争,转变为产业链的竞争。过硬的农产品品质来源于扎实的农业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在走进直播间以前,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其产业链是否完善的问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发展壮大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机衔接。这才是县长直播帶货助农的有效打开方式”,杨晓舟说。
谈到农产品体系建设,不得不从蒲县2020年农业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六个生态方”试点实践说起,这也为蒲县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绘就了一幅生动形象的蓝图。
记者在茂洲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了解到,可容纳2 000 m3的现代化沼气站已经建成。该公司实施的“千亩玉米百头牛”生态方,将按照蒲县产业发展的要求,围绕“茂洲-中垛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实施以牛为主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未来将发展成为集晋南牛繁育养殖、种养加循环、粪污综合利用、屠宰加工、肉制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百亩构树千头猪”生态方,建在位于蒲城镇茹家坪村的中科宏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已建成2 000 m2的猪舍全部投产运行,新建生态猪养殖圈舍8 000 m2及100 m3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依托院士工作站,发展饲料加工、种植、养殖一体化绿色循环。“有机构树种植-构树加工、‘无抗饲料-饲料养猪-猪粪发酵施肥构树基地”的绿色循环模式将成为全国养殖推广的典范。
除此之外,“百亩核桃千头猪”生态方、“百亩苹果千头猪”生态方、“千亩果园万只鸡”生态方、“千亩连翘百头牛”生态方的试点建设都已初具规模。
不久的将来,蒲县农业一、二、三产业将实现功能多样化、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完美融合模式,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完备,不仅实现了农业转型发展的 “蒲县模式”,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衔接上迈出了决定性的坚实步伐。
拥抱互联网平台 建设服务型政府体系
当前,在直播产业的推动下,消费产业链正迅速缩短,其背后农业产业创新和政务服务创新的活力也可见一斑。
“县长作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在直播过程中,为农产品站台、背书、卖力带货,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在一步步拉近与网友的关系,服务型的政府就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建立的。如何拥抱互联网、抓住直播经济热潮,建立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它成为带动产业发展、拉动经济的创造性举措,并构建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给农业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为蒲县经济发展作出前瞻性的布局”,杨晓舟说。
蒲县政府办主任张德禄说:“县长带货的背后是一个包括人力资源、物流、存储、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发展系统工程。”据张德禄介绍,目前蒲县人民政府已经着手从4个方面,加强互联网经济运行速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工程。
一是“云端+地摊”。组建专门机构,聘请专家团队,安排专项经费,配套专业设施。在“云端”设立官方直播间,加强策划包装、仓储物流、链接营销、售后服务,打造以“‘蒲实无华·好货来袭”为主题的县域公共品牌。在“地摊”设立民间直播台,形成“直播是线上地摊、地摊是线下直播”的融合发展格局。
二是“台前+幕后”。加强和电商平台对接,运用好官方网站、政务公众号、媒体宣传矩阵等互联网平台媒介,“台前”借网络推介文旅融合、推销名特优新产品,“幕后”以网销倒逼转型,加强品质品牌建设,下功夫打造“硬核”产品。让产品上网上线、出村出厂,促进产品变商品、滞销变畅销、收成变收入。以直播经济牵引带动 “蒲县好货”从包装、加工、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提质提效,结合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深挖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以产品“文化厚度”扩大市场知名度。
三是“主干+主播”。总结推广蒲县非常 “1+9”(县长+乡长)带货天团直播网销的经验做法,引导和助推县乡村企主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走进直播间,为全县名优特新产品“代言”。依托专业直播电商培训机构、主播孵化机构,重点组织对新人主播进行个性化包装设计,学习自媒体、短视频、电子商务等业务知识,培训粉丝互动技巧,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吸粉能力,建立当地网红主播“人才库”。举办干部直播经济专题培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锤炼作风、提升能力,赋予领导干部“主干+主播”双重身份,变身“代言达人” “带货达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
四是“四季+5G”。“萬物皆可播,常年不停播”,应时应景、分区分类制订直播文案,精选包装各类名特优新产品,进行更大范围、更多方式、更密频次的常态化网络营销。加快部署5G基站,探索5G直播经济应用场景,积极引导商贸、文旅、康养、体育等行业开展直播经济业务,促进5G直播与VR、AR技术融合,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带动更多的商家和企业加入直播经济大军。
“在新型综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政府还要眼光敏锐综合研判,及时防范相关风险,为现代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的后续发展积蓄更多动能”,杨晓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