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排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20-10-20 03:23李同辉
商情 2020年40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改进策略高校

李同辉

【摘要】排舞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健身性、大众性、时尚性特点。从舞蹈风格来看,排舞最早源自美国西部乡间社交舞蹈,在与其他舞种、曲风的融合与吸收中也逐渐形成多元化舞步。从现有的排舞编排设计与舞步规范来看,流行的每一支排舞都有相对固定的舞曲名称、舞步节拍及组合动作,如单脚支撑来保持重心平移的动作多,而跳跃式冲击性强的动作相对较少,运动风险小,适宜多人共舞,单人独舞。在排舞节奏风格上,快慢难易可以自由选择,成为高校休闲健身运动的新宠。鉴于排舞在高校校园的推广现状,尽管有些高校将之列入公共体育课,但因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引入时间短,大学生参与及认知度低,加之高校对其重视不足,使其推广面临诸多限制。

【关键词】高校  排舞课程  公共体育课  改进策略

引言: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健身项目,2004年传入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逐渐进入学校体育系统,其中,有大多研究表明,排舞课程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纲要”精神,符合学校阳光体育、终身体育、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排舞课程开展的制约因素

(一)理论研究不深入,学校重视不足

排舞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引入时间短,其运动方式与体育舞蹈、健美操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技术难度、表演技巧方面相对自由、多变。相较而言,排舞在推广中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也有高校及机构在研究排舞理论,但在舞蹈步法、舞姿动作,曲风类型、队型编排等方面理论性不足,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比赛及推广中缺乏健全的评价标准体系,制约了排舞课程在高校的广泛推广。

(二)排舞教学场地不足

排舞课程是属于一种较大类型的活动,因此在排舞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学校必须要安排一些较大的教室来进行排舞的相应训练,但是在现在排舞课程开设的过程当中,高校往往由于场地的限制会给学生选择一些户外的场地来进行排舞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在户外开放式的环境进行排舞的练习,那么就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天气不好的话,将会大大地影响排舞的教学进度。除此之外,在进行排舞练习的时候,需要有音乐的配合,在户外的场地由于环境较为空旷,再加上排舞练习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学生并不容易跟上音乐的节奏,由此可以看出排舞教学的场地不足会严重地影响排舞的教学质量。

(三)排舞教学设施不够

排舞运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虽然对场地、硬件设施条件要求较低,但对于高校排舞运动课程教学与推广来说,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训练条件。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未专门设置排舞运动场馆或教学训练房,很多排舞教学都是在空地上自主实施。高校其他体育课程教学对场馆的占用较大,能够分配给排舞课程的课时则较少。另外,音乐设施作为排舞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很多高校音响设备为小型移动音响,U盘音乐文件。这些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不足,也是制约高校排舞课程推广的现实原因。

二、排舞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一)创新教学方法

如果想要更好地提高高校排舞的教学质量,那么就要确保排舞课堂上具有趣味性,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高校开展排舞教学的时候,那些相关的教学人员必须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不断培养他们对排舞运动的喜好程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采取趣味教学法,毕竟只有当一个人对一项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才会对他们充满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学生对排舞的心理也是一样的,只有他们真正地喜欢这项运动,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高校的排舞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促使排舞课程更加有效。

(二)排舞渗透到健美操

健美操以徒手健美操为主,主要体现健、力、美,动作变化较快,力量相对集中;健美操的技术动作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动作必须到位,学生不容易接受;较长时间的练习,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倦怠,而且使学生失去自信心,不利于健美操的教学。排舞大众时尚、简单易学,技术动作自由,学生便于接受,可以将排舞安排到健美操教学的开始准备部分,使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达到热身的目的,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也可以将排舞安排到健美操教学的基本部分中,在同学们学习健美操感到疲勞的时间,换一下风格,以调节学生的情绪,达到劳逸结合,但是这个方法一定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变化,不得进行填鸭式教学,否者适得其反,再者可以将排舞安排到健美操教学的结束部分,健美操学习结束,身心疲惫,可以利用排舞舒缓的音乐,再配上简单放松的舞步,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积极放松,达到身体恢复的目的。当然,无论排舞放到健美操教学的哪个部分,都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细微变化,应使排舞新鲜时尚、风格多样、简单易学的特点渗透到健美操教学中去,让其作为健美操教学调味剂的同时,使得学生对排舞的知识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提高对健美操教学的兴趣。

(三)对教学理念与方式进行转变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式与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优化与完善,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也进行合理的转变,可以通过排舞元素的加入活跃教学气氛,在健美操的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成学生个性化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健美操学习上的知识,还需要在日常课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课程的学习当中,对于学生上的重难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排舞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课程项目,近些年来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挑战。作为相应的管理者,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来解决即将面临的问题,并且要加大对排舞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排舞这项运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排舞课程更好地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云.高校排舞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2):94-95.

[2]吕默.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9(13):196.

[3]代娟.排舞运动在高校的兴起与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1):71-72.

[4]牟金华.学校排舞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127-128.

[5]秦曼.高校排舞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230-231.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改进策略高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