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魅力”

2020-10-20 07:22黄引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魅力小组合作

黄引弟

【摘要】人必备的素质需一致——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而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时,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以全面。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那则是我们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数学活动;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素质与能力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埃里斯说:“合作学习若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就从现今的新课改革来看,现代教育把发展目标放在自主学习这一关键点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作为学生指路灯的我们,则需要积极地探寻、研究、创作出多种新的教学途径与形式,并组织策划一些多姿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则能改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实施双主体性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活动应学生所需

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活动形式,为的就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忙,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现时教育,学生需要的是能力与情感的培养,而小组合作恰恰能适应他们所需要的。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形:接受力快的学生在我们布置任务后一下子就完成了,接着他们就像没事可做一样,精神不集中了,但是接受力较差的学生却一直拖拉或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而,这时如顾及接受力强一点的同学,继续讲新知识,则使本来接受力差的同学更跟不上步伐。如果顾及接受力慢的同学,则会直接影响预设的教学进度,这是一大矛盾,同时也是一个目前所需解决的问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学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中,体会割补法的应用,并能灵活运用割补法正确计算其面积。对于思维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说,这一内容自学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基础薄弱、思維单一的学生来说,不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是利用小组合作这一活动形式开展学习,需解决的问题则能水到渠成,效果更佳。

二、小组合作活动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能力发展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开展是能力提升的基本手段。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丰富的内容、活动形式的多样,对学生的个性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如,从理论事实来说,活动更具有主体性和自主性,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在教学处理方法上更大胆地灵活采用启发引导法、探究思考法、讨论交流法、合作学习法等,并实施以问题串为主要课堂活动的引导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更加积极的、主动的思考和回答问题,使得学生的参与面、活动的层面间更加为丰富、学习的个性也得到强化。

在现今学校教育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课堂,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堂上下功夫,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要求。小组合作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交流,逐步的建构并形成一些知识网,并从中获得日常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时,其中一个小环节是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发现的结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发现,从而让他们的思维撞击火花,不但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社交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适应社会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必须具备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栋梁,其社会的主体性可想而知是必须要具备的;而班集体就相当于社会生活的缩小版,学生在其中只有充分展示出自身的自主能动性,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适应这个“小社会”。退一步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活动来看,小组相对于就是一个基础的“小小社会”,首先让学生先互相适应了这个“小小社会”,逐步提升自身的自主能力,再慢慢地由小变大,从小组这个“小小社会”过渡到班集体这个“小社会”,最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小组合作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小组合作活动,这一种学习形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化的养成,更为学生今后对社会性的发展打下基础。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建立起来的。同时也可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大大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生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擅长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的好素质。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若想快速地适应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与人交往密切者,自然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去;而被人孤立者,在社会生活中自然会被受排斥,处处碰壁。而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莫过于在他人困难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热情的帮助,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恰好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活动形式,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使得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并且成员之间在讨论中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互相取长补短,使得小组成员逐步养成善于倾听、耐心倾听他人想法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共同提升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

比如,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组长能组织好活动,协调与安排组员间的次序操作。整一个合作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某些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人脉关系网。一个游戏下来,更能让组员体会到游戏是有规则的公平性,但与游戏活动最终的输赢结果是两回事。从而逐步适应社会,今后更能融入社会。

总的来说,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形式,已成为周边热门的话题。就现时社会的每个领域都重视团队的精神合作、意识合作和技巧合作,然而合作是一份比知识更重要的资源,是一种重要综合素质。因此,若如把这份“魅力”合作的小组相互学习方式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从多角度的探索、尝试与思考,使得学生发展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王培林.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与教学效果[J].职业,2011(24).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魅力小组合作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