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哈尔滨市双城区委员会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是新时代给出的一道新“考题”。哈尔滨市双城区把打造特色乡村文化作为提升乡风文明的基础,通过完善阵地基础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农民精神风貌得到明显改变,乡村文明程度实现较大提高。
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民搭建文化舞台,让农民身有所依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抓手。针对乡村文化阵地基础滞后、作用发挥较差等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双城区多渠道想办法筹措资金,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农民提供文化生活场所,让农民群众登上乡村文化“大舞台”,使其成为抵制不良风气、打造农村文化新生活的阵地,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主题文化广场,为开展广泛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积极向上争取。通过省市级有关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扶持项目,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文化建设资金达到1800多万元。
本级财政扶持。在区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80多万元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经过新建、改建、扩建,目前全区共建成文化活动室261个、文化广场195个。
区直部门帮扶。动员区直部门建立包保村级联系点,在开展帮扶工作中侧重向文化设施改善方面投放资金。几年来,区级帮扶部门共向乡村投放资金346万元。
乡村资金转换。乡村级通过农村其他建设项目资金转换、机动地流转等办法筹措文化建设项目资金,将乡村累计310万元投入到农村文化阵地改造方面。
打造特色品牌,根据实际设计主题,让农民心有所属
双城区根据乡村历史、地域和风俗等特点,深挖乡村文化潜力,引导农民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动,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文化阵地,平均每年开展200多场文艺演出活动,参与群众达30万多人次,为乡风文明注入了涓涓清流,展示出了勃勃生机。
依据红色历史开展活动。双城区希勤乡是建国初期全省实现合作化较早的一个乡,1954年8月,省委农工部在希勤村搞农业合作化发展规划的试点,其“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成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指导全国合作化深入开展的经验。多年来,希勤乡根据这一历史特点,结合当地“德”文化符号,连续举办六届“纪念毛主席为希勤村题词暨‘德文化节”活动,设计出希勤乡“十大孝子”“十佳身边好人”“志愿者在行动”等主题,在全乡掀起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乡风。文化节期间,来自全乡各村的村民代表在“德文化广场”进行文艺表演,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全乡人民献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几年来,共开展文艺演出活动48场次,参与农民600多人次。
依据传统民俗开展活动。双城区幸福街道久援村是一个美丽的满族村落,这个村历史悠久,经过两百多年的人丁繁衍,如今仍然保存着女真遗址、玉历祠、满裔关家神堂、屯田肇兴地、古井遗址等遗迹。久援村根据这一民俗特点,首先在村主街道两侧建设5300米的仿古文化墙,通过600幅彩色喷绘,展示了满汉民族的发展沿革,2019年又新建柳母亭、京旗亭和200米的文化长廊。依托村里的巴图鲁广场先后举办首届满族颁金节、首届柳母节、索伦杆祭祀活动、京旗文化纪念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前来参加。久援村的特色文化引起央视综合频道的关注,在2019年春節前夕,节目组专程到久援村拍摄专题节目《浓情饺子过大年》,向全国推介了双城和满族文化。
依据地域特色开展活动。水泉乡位于双城西部较偏远地区,因境内有一处暖水泉子而得名。该乡根据极具地域特色的泉水资源,设立“泉文化节”,组织村民们排练秧歌、二人转等具有民间特色的节目。通过打造泉水文化品牌,精心策划具有地方特色、自主性强、参与度高的乡村文化活动,集中展示水泉乡的独特资源,并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其中,达到了文化娱乐、教育宣传齐步并进的效果。
培养文化人才,自编自导讲述故事,让农民梦有所圆
面对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现象,双城区在发展培养农村文艺人才队伍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为开展好乡村文化活动起到了应有作用。
精心选拔人才。精心选拔培养具有一定创作、表演、辅导能力的文化骨干,对有一定条件的农民进行传、帮、带,并通过排练和试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能。随着乡村文化广场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业余文化人员的强烈创作热情和表演展示欲望。目前,全区有农村文化带头人2650多人。
加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文艺辅导员的作用,通过抽调文化馆、老年大学的专业教练,组建三支文艺辅导员队伍,定期深入乡村对农村文艺演出队伍和文艺骨干进行技术辅导,让文艺队伍的演出技巧和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已帮助组建乡村文艺骨干队伍246支,培训基层文艺骨干3800多人次。
加强文艺创作。依托农村文艺队伍和民间文艺积极分子,创作一批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内涵与较高艺术质量的小说、散文、诗歌、小品、舞蹈、歌曲等文艺作品,涌现出64名乡土文化创作人才,创作27个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表演者的真情投入和传神表演,在农民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有力地影响了更多的人致力于乡土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效应。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