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0-10-20 05:49徐旭
奋斗 2020年17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生态发展

徐旭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应牢牢把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提升城市功能两条基本路径,集中围绕打造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整合生态与文化资源、“带土移植”“飞地经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优化城市层级结构和发展规划等六项重点任务,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开拓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是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症结所在。加快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核心支撑。

一是围绕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龙头。打破地域限制,才能吸引外部资本从而实现农业资源重新整合。可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和配置要求,突出“品质”和“品牌”,组建具有较强差异化又相互竞争的大型农企集团。突出“过腹增值”,促进畜牧业向“畜经济”转变。可重点围绕猪、禽等肉类,以品质、生态为重点,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二是增强企业活力动力,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属龙煤集团国企改革是推动煤炭产业做优做强的基础和关键。可充分放权四煤城的分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参股不控股、分红不经营”等形式整合重组地方煤炭资源。积极推动“煤头电尾”,审慎谋划“煤头化尾”,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机器人及智能应用“试验基地”建设。精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扬长避短,选择能与煤炭资源型城市自身优势资源有效结合的产业,以龙头企业吸引集聚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扬长克短,选择附加值较高并对资源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中高端制造业;扬长补短,做好产业配套并形成产业集群,尤其要补齐基础设施的必备短板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关键短板。

三是整合生态与文化资源,培育龙江特色风情游。煤炭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亟须厘清旅游资源、目标客户、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問题。建议组建“东部四城市+伊春+黑河”的城市旅游联盟,共同打造黑龙江省东部生态界江旅游精品线路,一方面吸引省内游客,另一方面统一宣传标识、统一旅游主题线路、统一推介等活动,着力打造龙江东部特色风情旅游品牌。

四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水平,重点打造两类“飞地经济”。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枢纽节点,着力发展对俄重要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产业。煤炭资源型城市应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充分利用好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平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先行先试各种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措施。深度对接龙粤合作,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二、提升功能,释放城市要素集聚效应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求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充分融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从根本上说是城市功能的转型,即由单一专业化向经济多元化转化、由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由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区经济增长中心转变。

一是积极争取边境煤炭城市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可将鹤岗市、双鸭山市和鸡西市所辖区域全部纳入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当中,充分享受优惠政策支持,并积极争取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划中的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和政策措施。结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各类项目储备和客观发展需求,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着力抢占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优化城市层级结构,形成区域城乡协同发展格局。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打造东北亚高度互联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可打造两个城镇组群,形成一个城镇(轴)带。围绕两个区域综合性中心城市(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构建两个城镇组群,即“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城镇组群和“佳木斯市+双鸭山市+鹤岗市”城镇组群,形成黑龙江省东南部城镇组群(轴)带。突破原有行政区划,打造百万人口城市。研究鹤岗市和鸡西市建设百万人口边境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相关支持政策和项目落地;为双鸭山市百万人口城市建设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和项目落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以佳木斯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为中心节点城市,修建城际轨道交通网,实现东部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完善节点城镇公共服务,保护好城镇间的生态空间。真正形成以“县域经济+市辖区经济”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走一条维护生态安全、集约土地和资源的城乡协同发展之路。

三是坚持长远规划引领,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个城市能够得以发展,是与既有战略性,又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城市长期发展规划分不开的。一定时期内区域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和支撑能力,则是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应当看到,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规划应当有更加严格的生态红线、耕地红线、矿山开发红线、城市空气、水、垃圾等污染物排放物和工业污染物排放物的红线,可通过立法严禁在各类环境治理项目附近做房地产等商业开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树立并坚持提高城市密度的理念,合理提高人口密度,从而真正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杜金莹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生态发展
区域发展篇
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共享发展
山西:3年内暂停出让煤炭矿业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师发展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