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珏
【摘要】高校教学秘书是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大量管理服务工作的对象就是学生,因此高校教学秘书要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把育人的使命润物无声地嵌入到工作服务的每个环节,这样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管理的相关工作,还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育人的使命。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管理;服务
高校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工作虽然烦琐,但却是教学管理服务的核心。教学秘书的工作不仅起到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作用,也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基本职能
(一)教学常规管理和服务
高校教学秘书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服务的基层工作,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学秘书是在学院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协助进行学院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全过程管理及服务、教师各类教学活动管理及服务、学生全学程管理及服务、教学档案管理等。具体体现在帮助、组织拟订和修订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协助学院领导处理各类教务工作,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的调停课,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每学期的教材征订,期中、期末等各类考试安排,期中、期末教师各类工作量统计等。
(二)学生(包括研究生)的全学程管理服务
主要包括学生的资格审查及服务、学生学籍管理及服务、学生课表编排及服务、学生选课的组织及服务、学生各类考试的安排及服务、学生的学业预警及服务、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成绩管理、学生的补考(缓考)及重修管理及服务、学生各类证书的领取制作发放等、学生毕业论文的组织指导答辩管理及服务、学生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的安排及服务、学生辅助教材的统计征订发放等服务、学生毕业结业及缓期毕业等管理及服务、各类学生座谈会的安排及服务、学生各类学分的认定及服务等等。
(三)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已设计出符合学校管理要求的管理系统,早已不是单一的教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体现出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在保证顺利开展各类教学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要求在学期初、期中及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等情况的各类数据的采集、存储,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挖掘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后及时交给学院相关领导及部门进行分析研判,从而保证各个教学环节处于良好的衔接状态,保证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也为下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改进及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二、高校教学秘书应具备的能力
(一)大数据思维及大数据采集、分析等能力
高校教学秘书应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主体,不仅需要具备各类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还必须具备大数据思维及数据分析等能力。要能够借助各类信息化管理平台有选择地对教师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学生学习、实习、毕业论文及其他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协调、沟通能力
高校教学秘书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协调、沟通作用。一方面,他们负责传达学校及学院的各类教与学的各方面文件、要求任务给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辅助分管教学的院长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落实各类教学活动的安排。高校教学秘书是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学院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快捷有效的沟通手段,以确保各类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较高的政治素养
高校教学秘书服务整个教学过程,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的关键一环,因此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覺悟。要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态度;要严格执行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对学生及教师的相关信息绝对保密。自始至终地为领导、教师及学生做好各项服务,为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教学秘书是最基层的教学管理者。其承担的工作繁杂、工作量大,面对的服务对象有领导、教师和学生,有些事需要按时按点完成,有些事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各种事务交错,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身心疲惫,因此高校教学秘书需要具备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五)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管理、教学任务的下达及管理服务、课程的管理及服务、课务的管理及服务、在线课程的管理及服务、教室及实训场所的合理安排、学生选课的服务、评教评学的安排及服务、学生的成绩管理、毕业论文的安排及服务等等几乎是在一定的管理平台上进行,所以,高校教学秘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各类教学管理的软件技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全体师生服务。
三、高校教学秘书管理服务育人的路径
(一)加强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全方位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与学生接触的任何环节都要始终坚持管理服务育人的理念,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职业操守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在处理学生的各类事务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管理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及团队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的敬业、乐业、勤业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逐步体现在学习和各类社会活动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强化規范管理,培养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规范化管理是育人的强有力手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谨性,对学生的相关行为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和疏导,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引导解释,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二是要坚持原则,有效地抵制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歪风邪气,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在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实习实训安排、缓考、重修、补考、毕业论文答辩等多方面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让学生知道诚实做人、规矩做事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遇到少数学生因成绩不及格、考试作弊等找人求情甚至请客送礼等行为,一定要坚持原则,正面处理教育。本着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影响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架设服务育人平台
一是通过微信群、QQ群等各类信息交互平台进行定时的信息发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管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为了及时准确让学生学习理解各类规章制度、考务信息、常规教学管理、选课评课、成绩管理及服务、学籍管理及服务、毕业论文等相关信息,可把相关内容通过视频、PPT、抖音等方式点对点定时发布在各类交互平台上,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并同步反馈给相关老师和领导,以人性化的服务育人于每个环节中。二是通过大数据建立每个学生的素质档案数据库,通过管理平台搜集每个学生的学业信息,建立一对一的学生联系方式,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系统平台提前预警,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沟通提醒,对于没有引起重视的学生或者后进生要耐心进行面对面沟通,尽可能地激励和鼓励学生,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自己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行为影响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结语
高校的职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高校教学秘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是教学管理服务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教学秘书应充分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利用工作优势,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手段不失时机地管理服务育人。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路径,希望对高校教学秘书管理服务育人起到借鉴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庄佳媛.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要以人为本[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
[2]李菁.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35):222-223,255.
[3]范立新.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培养[J].才智,2014(35):279.
[4]付智勇,郭文娟,徐金林.基于 “系统整合”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2019.
[5]李文斌.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25-27.
[6]陈旭芳.提升教学秘书沟通能力 促进教学管理沟通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9,6(96):295-296,299.
[7]张玲.高校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才智,2019(19):12.
[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PPZY2015B1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