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德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了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中国大地形成了“草根创业”“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在此背景下,河南省高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对于“双创”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推动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双创”;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一、“双创”视域下河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当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双创”教育类课程,但是在专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这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紧密融合,导致教学知识不连贯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效果,不能对学生创新创业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在“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有偏差
一是新升本科高校的办学类型多为应用型,主要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双创”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新升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新升本科高校普遍认为“双创”工作是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和主要环节,只是为少数有创业意愿且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开设的,没有必要把“双创”教育搞成普及性教育。
(三)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上改革不到位
目前河南省大多数高校虽出台了众多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但是仍未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正和补充,仅仅是以思想教育和引导、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培训或实习为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侧重点,缺少系统性和层次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身特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就业中心”的行政人员和“就业教育”的教师,或者是辅导员,其知识结构既达不到从事“双创”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在教学质量上有待提高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实现,但大多新升本科高校在“双创”教育中,由于教师缺乏经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缺乏实践,所学知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二、“双创”视域下河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思路
(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创新创业已成社会发展主流需求。新升本科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结合自身办学点位,明确教育的重点和目标,专注创新创业内涵的培养,拒绝教育的功利性,突出长效性,确立与创新创业内涵相符的教育目标新体系。
(二)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革新“双创”教育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只有从理念上真正重视“双创”,才能实现“双创”教育质的飞跃。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意味着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绝不能孤立来看,更不能只求形式,而是要实现全过程的贯穿,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学生谋求学业发展、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自觉行动。
(三)融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双创”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重视创业训练中心、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并保证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二是高校和相关部门合作创建孵化实践平台。实践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在校学生营造创新创业训练的真实操作场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三是利用校外资源,强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参与到企业工作中,体验创业的艰苦和乐趣,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不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还能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以增强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分层次的方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要相应改变,从而达到分层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其次,针对教育主体,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制的分层式教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在资源集聚、统筹调配、普及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与指导,开展通识教育、培育孵化及全校性教育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五)强化“双创”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整合校内师资力量。在新升本科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整合校内师资的方案,建立自身校内师资库,将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教师人才纳入师资库,进而根据教师的学科背景以及实践经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创新创业的教育价值,保证各专业教师顺利完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二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的培训。三要广泛吸纳校外教师。以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学的方式,邀请企业中有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或担任学生的“双创”导师,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六)改革教学机制和考核机制
在“双创”教育教学机制改革方面,新升本科高校要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广小班化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研究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创业情感、创新精神、创业兴趣融入到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考核机制方面,“双创”教育的开展不仅要求新升本科高校重视结果性考核,而且要求高校重视过程考核,特别是需要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专业分析能力的考核。
总之,在“双创”背景下,研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省新升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办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人民网,2015-5-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EB/OL].搜狐网,2019.
[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简称《办法》)[N].中国教育报,2019-08-01.
[4]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大河网,2017-07-11.
[5]柴葳.引导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9-08-01.
[6]大连大学:依托学科专业优势 深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改革[EB/OL].新浪教育網,2020-07-27.
(作者单位:河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