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20-10-20 05:41邢慧然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金融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和总纲领。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作用,本文拟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供参考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金融系统不断下沉服务重心,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初步完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6.3%,全国70%的省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全国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有86.49万个,覆盖村级行政区52.2万个,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8.23%,村均服务点1.63个。农村地区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共办理支付业务(包括取款、汇款、代理缴费)4.63亿笔、金额3618.69亿元。大部分县域支行级银行机构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从组织架构、人财物配置上对普惠金融、三农领域贷款给予政策倾斜。

为进一步適应农村市场,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创新,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金融业务由“粗线条”变为“专项定制”,如某行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布设交通罚款机;与供水公司达成协议,提供代收水费业务;与学校合作,开通“银校一卡通”业务,有效满足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金融需求。同时金融服务由“面对面”变为“线上办理”,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如某行开发“惠懂你”APP,实现企业申请贷款、审批授信、用信提款的全线上操作,最快几分钟资金即可到账。

结合县域产业特点,加大信贷支持。如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为抓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金融支持,持续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将“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领域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辟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及时跟进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资金需求及项目进展,有针对性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运用PPP模式参与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为“煤改气”工程项目提供结算及融资支持,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等。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如完善助农取款服务站功能,以村为单位,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核定其授信额度,实现了滴灌式金融扶贫。广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为贫困户建立经济信用档案并评定信用等级,确保符合扶贫小额信贷条件的贫困户能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二、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三农”经济受自身条件制约,融资较为困难

一是难以提供有效抵押物或担保方式。“三农”经营者中,除农民外,经营用地多以租赁为主,而涉农企业机器设备抵押率偏低,“三农”主体能提供的有效抵押物较少,采用保证担保方式却难以找到合格担保人,导致融资困难。目前,虽然国家已全面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但相关的土地收储、估值、交易流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影响到此类贷款的开展。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相当一部分经营者内部管理不规范、信用意识薄弱、经营较为分散、规模较小、以家庭经营为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抗风险能力偏弱。

(二)涉农企业承载力较弱,有效信贷供需双不足

一方面,随着国家调整发展战略、出台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县域中小涉农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由于环评手续不健全、环保设备不达标,被限产、停产甚至取缔,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普遍高于全部贷款不良率,致使经办银行存在惧贷、恐贷心理。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污染治理、房地产调控、规划管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企业、项目对信贷资金的承载力较弱,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据河北省A市调查,在有税无贷19168家企业中,只有1217家有融资需求,仅占走访量的6.35%。从企业信贷增长情况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一般低于与全部贷款同比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

(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需求相比还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机构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三农”经济的金融需求,这是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农村信用社外,各银行机构因人员、业务发展等制约因素,网点无法遍及个乡镇,村镇银行尚处于发展阶段,在网点设立、开发产品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使得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尚不健全,农村地区客户无法享受较为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其他如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受大众认可度较低、业务范围较窄、规模相对较小,尚不能有效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四)农村地区投融资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机构出于防风险考虑,农业贷款利率水平一般高于其他行业,造成农村地区间接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与此同时,能够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企业票据等进行直接融资的涉农企业较少,从事县域农产品期货交易、股权交易的服务机构缺乏,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风投基金、PPP项目等新型投融资平台建设尚在起步,分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和资本市场有待健全。

(五)对涉农信贷的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健全

一是涉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尚待建立,涉农主体受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行情、自然灾害等影响较大,涉农贷款相对其他行业贷款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也较多,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如果地方财政能够给予信贷风险补偿,财政资金将有效发挥信贷投放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更能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工作积极性。二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资金链紧绷,在贷款到期时难以找到充裕的过桥资金,导致部分贷款无法接续,亟需政策性应急转贷资金扶持。三是金融机构内部针对涉农主体的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差异化考核与激励机制、资金转移优惠定价机制等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支持积极性和工作力度。四是涉农金融机构获得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尚有不足。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导,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积极性

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乡村振兴作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向。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完善涉农贴息贷款政策,推动扩大涉农信贷资金投放。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

(二)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

坚持“有退有进”,市场化与行政推动相结合,以不断发掘和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互助金融组织等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其中,政策性银行应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生态农业方面信贷投放发挥引领作用;农村信用社继续以乡村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股权改革,引进现代化经营理念,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商业银行要优化网点渠道,下沉服务重心,提高普惠金融效率和质量,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

(三)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有效配给

加大农村金融顶层设计,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建立完善农村产权评估、交易流转、处置变现等配套機制,推动产权、林权等流转市场建立,解决抵质押物后续问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涉农企业债券融资工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上市或挂牌。建立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四)加强农村保险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农业生产天然带有病虫害等自然风险,在生产流通环节还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有效手段,也是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推动信贷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拓宽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建立政策性“三农”保险、融资担保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形成政策保险+商业保险互为补充的格局。强化政府指导,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摊机制。

(五)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送金融法律知识下乡活动,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法律知识普及,着力提高农村群众的金融素养和守法意识。以农户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强化打击逃废金融债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失信“黑名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跨部门纠纷协调机制,同时加大金融债权案件审理与执行力度,打造和谐有序金融生态环境。

四、结束语

金融是乡村振兴极为重要的支撑要素。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应提高政治站位,将支持乡村振兴作为经营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机遇,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接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实现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作者简介:邢慧然(1971—),女,河北深泽人,现供职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经济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金融实务。

参考文献

[1]李舒桐.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战略研究[J].发展研究.2018(8) :59-65.

[2]晏骞.浅谈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J]丝路视野. 2018 .110-111.

[3]杜志雄,惠超.发挥金融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  2018.(02).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赞分盐镇裕牛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