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关口,面对“十四五”时期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短期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要看到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唯有从长期大势把握当前形势,才能不为短期变化所左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从长期大势把握当前形势,要求我们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增强发展信心,巩固我国经济稳定转好的基本趋势。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疫情长尾特征更趋明显,主要经济体衰退程度超出预期,外部需求大幅萎缩,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之美国对我国的战略围堵和打压,我国发展面临多年来少有的复杂局面。从国内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下滑态势在较短时间得到扭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与此同时,经济恢复还不平衡,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工业恢复快于服务业,投资恢复快于消费,大企业恢复快于中小企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恢复不平衡,就业和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中长期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加快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我国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跻身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更加具备条件。全球力量对比继续“东升西降”,我国拓展资源配置和发展空间的条件更为有利。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从需求看,我国拥有包括4亿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升级的商品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将持续释放,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将加速扩大,巨大的内需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供给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疫情催生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高,必将在满足消费结构升级中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从长期大势把握当前形势,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通过产业不断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转向主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的大战略,是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重大战略调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利用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间大的特点,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将我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这就要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巨量生产要素优势,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发挥海量创新资源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发挥对外贸易大国优势,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促进内外市场和规则对接,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应链生态,形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总之,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国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能力提升,推动供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经济回升转好势头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守住“保”的底线,拓展“稳”的局面,巩固经济回升转好势头。
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已出臺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和融资支持等政策落到实处,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等手段,为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作用,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优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在新基建、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释放投资潜能。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需要。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与此同时,要加强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集成效应。
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既是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经济回升转好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基点。当前,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的储蓄水平都有提升,如何引导居民扩大消费,引导企业扩大投资,特别是扩大民营企业和制造业投资,应是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扩大失业保险和低保保障范围,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消费刺激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并加快餐饮、商场、文旅等生活服务业复业复市,推动消费回升。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资,恢复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守住保企业、稳就业的底线。保企业,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为中长期发展积蓄力量。保企业重点是保中小微企业,确保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工商电价政策、减免房租政策足额落地,运用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保企业根本在于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住了企业,稳就业就有更大空间。要做好应届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通过直达基层的财政政策工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要稳定城镇常住农民工就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调整,区域化近岸化特征更趋明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为紧迫。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根植性,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进一步放宽外资的准入限制,更好保护外资合法权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下决心推动短板产品国产替代,拓展国内供应商,培育可替代的供应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升制造业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强大国内市场为支撑,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应链形态,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在补短板的同时,还要注重锻长板。疫情催生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生态,应顺势而为,发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先行优势,占领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制高点。这不仅将创造大量投资机会,有效扩大国内需求,还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经济发展培育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更加注重依靠改革激发市场潜能。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充分利用疫情倒逼改革的“机会窗口”,推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解决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落后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出清,使沉淀的生产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领域。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营造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的市场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資热情。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推行国内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领域,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通过深化改革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内容有删减。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