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佳 肖丽艳
摘 要:翻译人才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无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故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沿线地区以及在此倡议影响下,一些民族地区对翻译人才需求提出新标准,成为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一带一路”倡议利国利民,在巨大的机遇面前,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当地经济、传播当地民族文化,成了重要的议题。而在这些议题中,翻译人才的匮乏首当其冲,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补充迫在眉睫。本文聚焦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分析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现状,进而提出湖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因此,翻译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无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种媒介的搭建需要借助语言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故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沿线地区以及在此倡议影响下一些民族地区对翻译人才需求提出新标准,成为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國际化发展的催化剂。民族地区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浓厚,尤其是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也使其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本文以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12家事业单位包括市旅游局、外事管理、服务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各大旅行社、驻外企业就该地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翻译人员现有服务能力和水平、能力要求等方面开展了调研。另外,对现有翻译硕士(MTI)学位授权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目前亟需服务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级翻译人才;现有MTI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定位应加以调整,凸显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应依托固有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其MTI培养应以翻译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湖南、贵州两省的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为长远目标。基于对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现有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职业素养的调查,及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MTI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总结出目前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翻译现存的几个突出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后果。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服务定位不准确,缺少民族地区特色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第一关键要素,如何制定正确、结合本地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是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高校因外语教育相对起步较晚,虽然有个别民族地区的高校外语教育起步较早,但是发展规模也不是很大,往往成为民族地区综合高校的一个点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民族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各高校开始纷纷建立翻译专业,但培养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专业建立较晚,MTI教育也刚刚起步,受地域和办学经验的限制,现有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更多是借鉴国内知名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致使翻译专业人才知识培养体系缺少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其次,目前实施全国招生,但近一半是外地生源,虽目前并无毕业生,但调查中发现在读翻译硕士更倾向于返回家乡工作。因此,现有MTI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既没有凸显地域性,也没有很好地依托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无益于解决民族地区高层翻译人才短缺的现状。
(二)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高校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的重要支柱。民族地区的高校因为地处偏远,且经济落后,所以对国内外优秀的教师人才吸引力有限,之前的教师结构都以本地或本省的教师为主。21世纪以来,随着民族地区加大旅游开发,大力引进外资,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从全国五湖四海参与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中,而且实现了引进教师学历学位的三连跳,从最开始的本科毕业就进入民族地区高校,到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当中。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翻译专业成立较晚,翻译的师资力量还稍显薄弱,尤其是翻译硕士的师资亟待加强。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的翻硕导师只有个别教授级别的导师,受过翻译专业化的训练,从整体来看,导师队伍缺少翻译和实战经验,缺少对翻译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掌握,缺少先进的专业教育思想和理念。另外,纯正翻译专业教师数量也屈指可数。目前,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大部分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是语言学、英美文学、教育学等,不可否认,这些导师在自己原来的研究领域都非常优秀,也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但与翻译学科的关联度还不是十分的紧密。因此,单纯从翻译学科的角度来说,师资力量还亟待
加强。
(三)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进步的空间
民族地区高校因为师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翻译专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致使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为例,有些高校翻硕设立初期,虽然考察了大量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但课程的设置依然存在一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一味地重视翻译理论并开设较多相关的课程,相对来说文学、文化等课程开设较少。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文、社科相关知识缺乏,旅游、法律、金融、科技、经济等跨学科知识严重不足,难以达到发展学生翻译能力综合素养的目标。此外,部分课程因为师资等原因暂时开不出来,而有些课程却安排多名导师共同承担,虽然由不同的教师上课能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授课风格以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同时也缺乏整体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四)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实战经验
对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和翻译硕士来说,在打好语言功底和强化翻译理论后,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翻译实践。翻译实践不仅能加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而且能增加学生将来从事翻译工作的经验。但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限制以及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限制,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的民族地区的实习机会并不多,个别学生只能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实习,但考虑到路费、住宿费等原因,让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望而却步。此外,对培养应用型和外向型人才认识不足,校企合作办学起步晚,因此学生缺乏翻译实践机会和实战经验。
二、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一)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改革
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应立足本地,服务全国,以“一带一路”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国际文化事业以及地方民族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翻译旅游人才,使其具备较强的中英双语基本功底,为民族地区旅游等事业的振兴而作出贡献的杰出翻译人才。针对此目标,民族地区的高校办学要凸显民族特色和地区优势,开设民族文化与翻译、民族地区旅游与翻译及“一带一路”相关知识的讲座。此外,民族地区高校要针对翻译师资进行改革。采用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大对本校师资的培养,将有干劲儿并努力转向翻译的教师进行培养。让这些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班及会议,并且从中选送优秀的教师去到国内翻译办的较好的高校进修,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翻译学科的博士。另一方面,向学校和当地政府争取相关引进人才的政策,为全国优秀的翻译教师提供一定的购房优惠和较高的薪金待遇,并为其提供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与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到民族地区的高校工作。另外,民族地区的高校还要对翻译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架构。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将民族文化与翻译课程有效地进行结合。除了必备的翻译相关课程,还应多开设一些提升学生文学与文化素养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文学的多元化和现代性来把握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特征,使学生增加文化自信,提高翻译水平,为“一带一路”倡议储备人才。
(二)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養模式的外部改革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件功在千秋万代的重大举措。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将我国民族地区优秀的旅游文化进行推广,肯定离不开翻译人才。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列为核心要务。实训基地的完善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地区本科院校旅游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民族地区本科院校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各院校之间的合作。民族地区高校要积极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请企业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传授企业经验,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实习,这样能大大减少学生的实习费用。另外,还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学生通过网络各种平台进行翻译实践,并且集中由带队指导教师去企业见习,感受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中提升翻译实践能力。此外,还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区域的合作,建设国际实训基地。民族地区的高校根据现有的语言种类,遴选出沿线相关的国家和区域,派出相关教师实地考察,再邀请沿线相关国家和区域的企业来学校进行交流。通过一系列外部改革的举措,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538—544.
[2]牟佳,周桂君.传播学视阈下纪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历史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19(11):108—112.
[3]丁跃斌,宿久高.国内日本文学教材出版现状与开发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4(11):69—71.
作者简介:
牟佳(1983—),黑龙江安达人,博士,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肖丽艳(1979—),吉林通化人,硕士,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