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士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为我国推行的一项国家战略,自 2014 年提出以来收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河北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大省,更是京津地区的“菜篮子”,2018年河北省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3700.9 万吨,蔬菜产量达到5154.5 万吨,园林水果产量达到 597.0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462.2万吨。京津冀三地常住人口约 1.1286 亿人,在生鲜农产品消费上具有较大的需求。京津冀的交通、制度、经济发展使三地之间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更加频繁,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供求矛盾较为突出。
一、河北省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
河北作为我国北方的农业大省,生鲜农产品产量大,2018年总产量达7636.7万吨、物流流通环节较多、市场模式也有自身的特点。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河北省先后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并淘汰了部分产能过剩产业,促进相关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2018年,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46元人民币,河北省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具有较强购买力。同时,北京、天津两地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也向着消费主导型转变,健康的经济发展为河北省生鲜农产品消费量的增速提供了新的原动力,市场的需求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一)京津冀三地生鲜农产品产销情况分析
农业是河北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河北省农业人口多,覆盖面积大,截至2018年,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数量已达到187个,在其带动下,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达到1555个,这些主要园区有效发挥了农业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集约的功能,这对农产品的产出质量数量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起到了一定引领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天津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年产量不断降低,而相对应的河北省生鲜农产品年产量却在逐年递增。河北省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为省内外,本地消費约占产量的40%,剩余60%的生鲜产品都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蔬菜上市量为889.2万吨,其中来自河北、天津比例为40.5%和3.2%。由此可见河北省在北京市蔬菜的供给上高达40.5%,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天津两地产业结构中农产品产量较低,当地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主要依靠外地的供应,而河北省的供给是其主要来源。河北省通过生鲜农产品的京津两地销售,有效解决了河北本地区生鲜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环京津1小时生鲜农产品物流圈”建设的相关制度,有效巩固了河北省作为北京、天津两地“菜篮子”的地位。
(二)京津冀三地冷链物流建设条件逐步成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品需求日益增长,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在三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产品品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高效配送率、季节性果蔬上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为京津冀三地建设生鲜农产品的配送中心和冷藏库,促进三地资源的调配互补,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夯实了市场经济基础,为落实《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实现环首都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河北省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及模式现状
河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渠道各个环节较为繁杂,一般可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鲜农产品物流园区三大类。近年来,河北省作为北方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省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培育。截止2018年,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124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大型农业组织和龙头企业5100余个,超大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50余个,这是河北省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并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随着河北省“菜篮子”地位的不断提升,为打造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奠定了基础。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中间参与者,包括生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生鲜产品加工商、销地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京津冀三地生鲜农产品主要的流通渠道一般由“生产者—产地批发商—消费地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可进一步细分为:农户—供应商—超市模式、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批发商、农户—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农户—企业等五种模式。
河北省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不断深化,市场逐渐成熟,因此在流通渠道中出现了新型的流通主体。不同的流通主体,在多元的流通渠道模式中,作用力各不相同,促使京津冀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包容性发展,各类渠道模式不断交融,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围绕河北省内生鲜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和北京、天津两地市场组成了覆盖三地销售市场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网络,进一步降低了生鲜农产品公路运输流通成本。
(四)京津冀三地冷链物流扶持措施不断完善
为完善京津冀三地的物流网络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三地物流企业长效发展。北京、天津、河北省联合出台了多项同鲜活农产品相关的政策。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标准化部门和商务部门联手,经过三地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结合京津冀的具体情况,共同撰写制定了《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要求》《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等八项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此八项标准分别对冷库设计,信息和温控技术,冷链物流温湿度环境要求,生鲜农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到展售进行了细致规范。有效推动京津冀三地冷链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今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将从交通运输管理、人力资源共享、等方面,研究更多领域的三地协同发展标准,跟进一步服务首都一小时交通圈建设,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涤陈.流通经济论:高涤陈文集[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2]高军.充实北京菜篮子 提升三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
[3]京东集团.发挥电商大平台综合优势助力京津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升级[J].中国经贸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