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中启
古人云家声久远,家风对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至关重要,福建厦门同安的芦山堂苏氏家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苏氏家风家训上了中央纪委的网站,遗憾的是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身边还曾经出现过这么伟大的人物,提起苏氏也大多想到眉山三苏衍派,可以说苏颂的伟大更多是被国际友人所熟知。李约瑟说苏颂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官做到宰相,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分别取得了卓越的功绩。梳理芦山堂的家风,可以更好地理解苏氏家族之所以兴旺绵延的根本原因,汲取当今有用的精神食粮。
芦山堂
芦山堂为苏氏芦山衍派总祠堂,位于厦门同安城区葫芦山麓,自唐以来,此地为永丰乡,东溪逆绕,北溪顺缠,水口天马峰拱朝,为闽南一大胜地。光启元年(885),芦山苏氏入闽始祖苏益,字世进、利用、福增,为辅佐王潮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泉郡同安永丰里,所以芦山堂原是苏益故宅,后由其三子苏光诲改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构筑为五间三进、双护厝府第,堂前凿有一池,名曰洗马池,后来因六世苏颂童年读书常来此洗笔,改为洗墨池。至今同安区仍然保存有洗墨池路,以纪念先贤的勤奋刻苦精神,而洗墨池已沧桑巨变,被填建为银城商厦。芦山堂几经兴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因粮祸冤案殴毙钦差,苏氏遭灭顶之灾,芦山堂被毁,部分苏姓改成许、连、周,所谓“一夜奔九州,化姓许连周”,以至于今日台湾苏周连宗亲近70万人,族谱均记载追封同安芦山堂苏氏祖先牌位,连战、苏贞昌等政要均认祖归宗,所以成了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明正德八年(1513),同安知县奏请朝廷拨银重建,明世宗钦赐苏氏大宗,以示景仰先贤、世代流芳。明隆武元年(1644),郑成功举义,战争累及同安城,芦山堂再次被焚,清末芦山苏氏后裔牵头重建,1987年以后,当地政府及海内外苏氏子孙贤达共同捐资修缮,目前芦山堂占地面积2323.2平方米,建筑面积728.89平方米,建筑构造三进双护厝,其中前面二进为门庭、正殿,正殿面积277.72平方米,后殿面积225.83平方米,两边护厝面积为245.34平方米,芦山堂建筑构件保留的盘柱石、大砛为宋代,雌虎窗为明代,屋脊、墙壁及木雕为清代,木结构雕刻精美,层次分明,有较强的立体感,彩绘和各种剪贴手法技巧,充分体现了闽南传统的古建筑雕刻的精湛技艺和精神文化内涵。1988年芦山堂为同安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2017年为厦门市对台交流基地、同安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同安区廉政教育基地、苏颂法治思想宣传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基地及同安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芦山苏氏,世胄恢宏,出将入相,报效炎黄,其中芦山堂三杰就是杰出代表。据《宋史本传》载,仁宗钦佩的博学内相、教育家苏绅;神宗褒奖的民族英雄、御赐怀忠的苏缄;哲宗敬重的宰相、百科全书式巨匠苏颂,古今仰慕,名垂青史。苏绅(999-1046),原名庆民,字仪甫,天禧三年(1019)进士,历任宜州、复州、安州推官,大理寺丞,太常博士,后又分别升为祠部员外郎、洪州通判、扬州通判、开封府推官、礼部郎中等职。其子苏颂(1020-1101),字子容,出生于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1042),苏颂中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宋哲宗登位后,他先任刑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苏颂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他的代表作品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等。苏缄(1016-1076),字宣甫,是苏颂的堂叔,以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因正直得罪州官,调任阳武尉。有政绩,升为秘书丞,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市)。义救广州击侬智高而授供备库副使,后又知越州、廉州、鼎州等,宋熙宁四年(1071)为皇城使,知邕州(今广西南宁),因交趾(今越南)入侵,在外无援兵、内无食粮,苏缄以“吾义不死贼手”的大无畏的爱国民族气节,坚守42天不投降,率一家36口为国捐躯殉难,神宗闻讯叹息“可惜苏缄,近世忠义,罕见其比”,赠苏缄奉国军节度使,谥其“忠勇”,哲宗御额“怀忠”。
苏氏主要三支是芦山堂苏氏、眉山堂苏氏、新安派苏氏,相同的祖先源流,同为苏氏后裔,且处于北宋文化的影响之下,具有相同的时代文化基因,但却因为分布在不同的空间而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芦山堂一脉植根于闽南,既有中原宋文化的因子,又汲取了闽南地区的文化养分,经过长期的交互涵化而积淀形成内涵深厚的芦山堂文化,而芦山堂三杰就是文化的直接创建者和缔造人,也是芦山堂文化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带动了偏远闽南地区的文化勃兴和发展,推动了两宋文化重心向南转移,微观上也促进了宗族内部的血缘认同,塑造了苏氏芦山衍派的文脉,有利于家风的养成和延续。随着芦山堂苏氏一脉的繁衍播迁,远到台湾以及海外开枝散叶,但千万里相隔的苏氏后裔寻根同安芦山堂祖庭。目前虽有芦山堂三杰的提法,但学界对芦山堂三杰的思想缺少整体的内在扫描,需要进一步勾连和思考。
苏家作为七世仕本朝的望族,诗礼传家,芦山堂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润物细无声,苏氏子孙得以潜移默化地熏陶滋润,人才辈出,被誉为“十八进士第”,所以我们要好好研究芦山堂的家风内核。苏颂在《魏公谈训·家世》中训诫子孙说:“吾宗自许公显于唐,其后或隐或显,以至于今,仕本朝七世矣,忠孝文行,士大夫以为名族。汝辈以慎守家法,勿使坠废,则吾无忧矣。文华犹可后也。”[1]
苏绅
苏颂
苏缄
百善孝为先,《论语》云:孝悌也者,为仁之本欤,本立而道生。芦山堂苏氏以孝为本,以孝持家,家风源远流长。先祖苏光诲“性至孝,母夫人年逾八十,旨甘皆亲调。每旦朝节序,召州之官吏士子母,若祖母与太夫人年相若者,具酒撰,与太夫人宴游终日,以娱亲心。太夫人有疾,衣不解带,药必亲尝,焚香祷祠,寝食皆废。邻郡闻风响慕。”曾祖苏佑图辞官画家侍奉双亲,“以平生孝养母夫人,母夫人留漳州,遂复南归,授江南祭酒之命。”祖父苏仲昌孝敬其母代国张夫人“张氏乃泉南之甲族……张夫人既老,喜为乡谈,祖父戒子孙奴脾皆效闽音,读韩诗‘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2]父亲苏绅历尽千辛万苦,将祖父灵枢运回闽南。苏颂也是一个孝子,在任颍州郡守时,“每以旦日,升堂拜其母,乡人风化焉”。《宋史·苏颂传》记载了苏颂出知姿州赴水救母一事:“方沂桐卢,江水暴迅,舟横欲复,母在舟中几溺矣,颂哀号赴水救之,舟忽自正。母甫及岸,舟乃覆,人以为纯孝所感。”[3]明代苏宠割股肉为其祖父治疗沉疴,并婉言谢绝乡人为其请立孝道牌坊。芦山堂苏氏持家以孝,代代相传,有口皆碑。
在孝本的基础上,芦山堂家风讲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伦常关系,构成家庭的核心道德范畴,内外有别,再延伸到乡里和善、尊老敬贤、事君必忠,从而将仁心不断扩充发扬,正所谓一以贯之。苏颂时刻为一大家族人的生计筹划,在教育子弟时,将叔侄与自己的亲生儿子放在一起,延请名师调教引导,不分彼此,对家族的命运肩负有担当和责任。苏颂在《家训诗》中说:“又令从诸父教学,不数年而诵《五经》,习《尔雅》,知声律。”[4]“诸父”就是指苏缄、苏结、苏绎等几位叔父。苏颂任大理寺丞、馆阁校勘时,尽管俸禄只有一千七百钱,租房、养车马就用去三分之一,但他将家人包括祖母、叔叔、姑姑等迎入京师孝养,一大家子开支,生活并不宽裕,却愿意守着尊长尽孝,共享天伦之乐。“每以旦日,升堂拜其母,乡人风化焉。”[5]父母去世后,苏颂在外为官,他告诫子孙要将为父母守坟的人视为尊长和骨肉:“吾仕宦于外,不能守父母遗体。坟客乃代我守先茔者,汝辈当待之如骨肉也。”[6]由孝亲思亲而移孝外扩,是苏家家风向社会国家拓展的路径。
知邕州
论语
1.事君必忠,忠勇报国。芦山堂家风忠贞爱国,熏陶培育出民族英雄苏缄。年少时苏绅悉心教导,每读前朝忠义传,击节仰慕,中进士走上仕途后,以忠义自许,“五里平烟霭村,泪流坟土泣英魂。近年忠义心如铁,不负平生教育恩。”[7]诗中既表达了对堂兄苏绅的思念感恩之情,也折射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那就是立志报效国家。
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樊诉于州,州召责缄,缄曰:“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结。再调阳武尉,剧盗李囊橐于民,贼曹莫能捕。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府尹贾昌朝惊曰:“儒者乃尔轻生邪!”[8]
从上文可见,苏缄忠于职守,公正廉洁,不惧官宦威逼、富贾利诱,也不怕江洋大盗,痛恶其作威作福、危害百姓,敢于出手,胆识过人,英勇善战,上对朝廷忠心,下为黎民百姓做主。最为忠勇的是苏缄邕城之战,可谓是功贯古今、日月丹心。
交阯谋入寇,以缄为皇城使,知邕州。缄伺得实,致书于刘鼻,弈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缄闻其至,阅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与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民惊震四出,缄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缄子子元为桂州司户,因公事携妻子来省,欲还而寇至。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
邕既受围,缄昼夜行劳士卒,发神臂弓射贼,所殪甚众。缄初求救于刘弈,养遣将张守节救之,猝遇城,不及阵,举军皆覆。蛮获北军,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为云梯,又为攻濠洞子,蒙以华布,缄悉焚之。蛮计已穷,将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乃曰:“吾义不死贼手。”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9]
《宋史·苏缄传》曰:熙宁间,以皇城使,知邕州。熙宁八年冬,交趾举兵侵犯,邕州告急,官兵誓死抵抗。至明年春,历四十二天血战,救兵无至,邕州遂告沦陷。缄曰:“吾义死贼手。”命其家族三十六人都先行自焚殉国,邕州五万八千人全部被杀,没有一个投降叛变。实为凄惨壮烈,无怪乎神宗闻讯后,探析追悼,至晡时方进食。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知州事谢季咸上疏:“神宗熙宁中,交趾围城,缄血战四十余日粮尽,举族死之。缄竭节于国,有德在民,乞立祠赐额。”哲宗赐匾额“怀忠”,封忠勇公,祠称苏忠勇公祠,亦称邕州城隍庙,至今犹存。宋嘉定十二年(1219),泉州太守真德秀于泉州府文庙礼殿东侧建忠孝祠,合祀唐义阙林攒与宋司空苏缄,撰《忠孝祠记》曰:“苏公以忠节显……苏公之于君,忠之极者也……主尔亡身,国尔亡家者,忠之极也!”为了君主而牺牲自我,为了国家而忘记家庭,这是忠的极致,苏缄公就是这样的人。
2.忠于义理,非愚忠上。芦山堂忠的是义理而不仅是愚忠皇上,“苏颂执政时,见哲宗年幼,诸臣太纷纭,常曰:‘君长谁任其咎耶?’大臣每奏事,但取决于宣仁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唯颂奏宣仁后,必再奏哲宗;有宣谕,必告诸臣,以听圣语。及贬元祐故臣,御史周秩劾颂。哲宗曰:‘颂知君臣之义,无轻议此老。’”[10]哲宗亲政不久,实权为太后掌握,群臣奏事都是等太后批示,唯有苏颂坚守君臣之义,不忘尊君,合乎礼,深得圣上宠爱,所以当有人弹劾苏颂时,皇帝的评语可谓是高度褒扬。《魏公谭训》卷一也有记此事:“哲宗亲政,张商英为御史,尝论列元祐执政,至祖父,上曰:‘苏颂知君臣之义,与他人不同’。”[11]这也是对芦山堂坚持公心、忠贞爱国的最大颂扬。
在李定任用上,宋神宗破格提拔李定,违背任官之法,苏颂奉法治事、坚守原则,不惧皇帝威严,不怕坐牢杀头,一再封还词头,犯言直谏,着实难能可贵,这也是另一种忠,对朝纲的忠;苏绅对马端的举荐被贬,被欧阳修骂为小人,还是坚持,这是对社稷的忠。《宋史》如此评价苏颂道:“器局宏远,不与人较短长,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士。”[12]正是他遵守礼法,心中有对天理与公义的敬重,所以成就了苏颂的恢宏博大的格局,不与人计较长短得失,也不在意生活的奢华排场,不贪图名利荣华的人,积极入世,无非是为了弘道践道,这样的人不会迷恋权势,搞拉帮结派,也不会畏惧威权,曲意逢迎,正是如此才让苏颂能够胜任五朝重臣,从政五十余载,从地方到中央,即使身处党争漩涡之中而能稳健自立,令人敬仰!
交阯
3.忠厚为怀,和善心正。芦山堂苏氏教导子孙要做人和善,心地要正大光明,对人要宽容。后晋初,苏光诲与留从效诛泉南叛军黄绍颇,从效表为漳州刺史,泉州陈洪进惮之,计召至同安建府第(即芦山堂)。五代末,复为漳州刺史。太平兴国元年(976),与陈洪进入觐,献漳、泉二郡归宋,使区区负隅之邦,得见太平,百姓免受兵战之苦。苏光诲的儿子苏佑图,也就是苏颂的曾祖同样受到家风的熏陶,为人宽厚,在平定起义军时,当得知其中多为生计所迫而受诱惑使然,他烧毁了名册而保全了改良之人。此举令其父苏光诲爱之深切,喜不自胜,“我有这样宽宅仁厚心肠的儿孙,死而无憾!”苏象先有详细记载:“方漳人拒命之时,有籍其姓名投于刺史者,曾祖实掌之。及纳从效之众,悉焚其籍。高祖闻之,曰:‘汝之后必有显,不止活千人矣。’”[13]这岂止只是救下了一千多人啊!这是恩德无量之举,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苏氏后裔必定要受此恩惠而门庭显耀。
苏颂在知杭州时,出现大饥馑,很多人交不上赋税而被押入大牢,监狱也一时人满为患。一方面是天灾,可怜黎民苍生疾苦,另一方面高压之下,吏治弄权事小,官逼民反,危害朝廷社稷。苏颂纵观全局,灵活处置,使得没及时交税的人可以有机会挣钱补交,也减轻了监狱的满员压力。“钱塘之政,民至今歌咏。”[14]可谓是一心为民,处事必公。在知颍州时,因建皇陵征收税负太多太急,很多州县官趁机加捐派款,中饱私囊,苏颂一方面从州库房拨款置办朝廷摊派物资,不愿侵扰当地百姓,一方面为民请命,上书英宗,反映实情,以安定民心。“公赈济有方,郡人赖以全活者多”。[15]
苏颂说:“戒小儿手不持钱,不惟防误咽,亦恐坏其行志。”[16]从小就告诫子孙不要聚敛钱财,一方面是从安全的角度,防止吞咽下去危险,另一方面就是坏了孩子的志向,防止爱钱嗜钱如命而失去追求的正道。南朝徐勉《戒子书》云:“少时不欲兴立邸第,货殖聚敛,中年聊于东山开营小园,非存种艺以要利也,正欲穿池种树以寄情赏。又以郊际闲旷,终可为宅。”[17]苏颂很喜欢,他说:“凡此一篇,皆暗合吾意,京口建第之日,令子孙皆录一本志之。”[18]苏颂不仅如此教育子孙,自己更是处处严格要求。苏烦终身不大量购置田产。当他罢相京师,许多官员都到西冈旧宅看他,说他旧宅不称相第,劝他再建新第。他却回答:“曾高以来,忝仕朝廷,下逮子孙辈已有官,而四方无尺椽寸土,今有此第,已为过分。”[19]他又劝子孙将仅有的几亩墓地送给守坟人,并不许买卖土地。他说:“家素贫,止有数亩之田。遂尽给看坟者。再三戒之,使儿辈世世享用,而不可货易也。众皆鼓舞听命焉。”[20]
仁宗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以身示范,廉洁节俭,苏颂引为榜样,“仁宗皇帝恭俭节用,常服练素,不御珍奇。临天下四十年,未尝妄用一钱。”[21]苏颂告诫子孙说:“食不贵丰而贵洁;味不贵厚而贵和。”[22]苏颂终身为官,而且贵为尚书、宰相,“然族大家虚,赡给常苦不足。故每饭不过一肉,非宾客未尝饮宴”[23]。为了节用,他常裁下碎纸片写字,并教育子孙牢记于心,见诸于行。“祖父生平节俭,尤爱惜褚墨,未尝妄废寸纸。每剪碎纸为签头,稍大者抄故事,令子孙辈写录。常云此陶侃竹头木屑之意。”[24]据考证,北宋官员俸禄并不低,苏颂考虑到一大家族的生计,节俭度日,不铺张浪费、不奢侈度日,就连写字抄录用纸张,也爱惜有余,充分利用,常常引陶渊明自给自足式自得其乐,表明其闲适达观的心态,并没有对拮据生活窘境而心生懊恼与叹息。芦山堂苏氏主张子孙无论是从事士农工商哪一行,都可各守一业,不义之财不取,不溺于贷利,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收受贿赂,要依靠自己勤恳的劳动和踏实的付出,生活起居要节用度日,不必铺张浪费,更不要骄奢淫逸。
苏家本就是个重视教育的官宦诗礼之家,苏颂的祖父苏仲昌,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任复州太守,后进左屯卫将军,太子少师,赠太师福国公。父亲苏绅,宋天禧三年(1019)科进士,初受宜州推官,复升至翰林学士,权判尚书省。追赠少师,封魏国公。苏颂的母亲是杭州知州陈从易的女儿,陈从易是北宋的名臣。苏颂的母亲出生于这样一个官宦诗礼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习诗书,善文章。先太师仲昌对苏颂自小就严加调教,以至于给苏颂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年七十余,犹梦先太师训诲之严,或惊惧而觉,盖心之思慕,虽梦寐终老未尝忘也。”[25]而苏颂的父母对苏颂更是进行精心的培养。苏颂回忆他幼年的读书生活说:“我昔就学初,髻童齿未此。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顿。蒙泉企层澜,覆签期九切。”其自注日:“我生五岁,先公口授《孝经》,古今诗赋皆成诵。又令从诸父教学,不数年而诵《五经》,习《尔雅》,知声律。”[26]苏绅每到一地任官,都要为苏颂请教师,设学厅,并让叔父及名人子弟与他共读,以便切磋。苏颂在《感事述怀诗》中写道:“十三从师友,群彦得亲近。箕裘袭素风,兰芷渐腆润。”其自注曰:“先公宰无锡日,即县厅开学舍,延诸生、郡进士华直温、新安闽从先辈数人同结课。予时十三岁,从叔宣甫、山甫同砚席预课试。后二年,先公通判洪州,又延乡先生万君特讲书。予与诸父及临川蔡元道、元翰昆弟,皆同厅学。时南城李靓泰伯蛰文渴先公,亦留馆斋中,得以切磋,蒙益多矣。”[27]苏绅延请的都是当时名人,苏颂也与著名宰相杜衍、文坛领袖欧阳修、一代名臣吕公著等结为师友,在这才华横溢的人才群体中,他博采众长。
魏公谭训
在学习内容上,芦山堂家风主张广博,知识面要宽,《宋史》称苏颂:“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苏颂在为叔父写墓志铭时说:“以病臂不克赴试,遂弃词业,专精文史、阴阳、星历、占盆、术数、百家之言,糜不精造。”[28]除了那个时代读书人都重视的经史典籍,苏家还特别重视天文历法,作为钟表匠的鼻祖苏颂,在创制水运仪象台时,还回忆年少时家藏浑天仪小样,“吾曾祖母代国夫人归曾祖时,赉装中有北极、北斗四圣像,奉事甚严。”可见苏颂在天文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无不得益于家教。苏绅精通天文,在苏颂16岁时,即命苏颂作《夏正建寅赋》。批阅时鼓励苏颂说:“夏正建寅,无遗事矣。汝异时当以博学知名也。”[29]后来,苏颂参加科举考试,试题恰好是有关天文历法知识的《历者天地之大纪赋》。苏颂的叔父苏绎也精通天文,可见学富的标准一直是芦山堂子孙学习追求的标杆。
宋史·苏颂传
如果非要在学习成才目标上分出主次,那芦山堂优先选择“行”,主要是道德践履、德行,苏颂主张“国家取士,行实为先”。考验录用人才,首先要看他的道德操守,品行排首位,其次才看文华,也就是学识才华。光会读书,夸夸其谈,名实不副,说一套做一套,是芦山堂教育要批判的,苏颂以唐代和晋代名人的家教实例告诫子孙。晋代的王谢两家“唯以文华风雅为事,故多不寿,而取祸败,不足尚也。”他指出唐代的卢、柳两家均善教子,至卢祀,因忽视德行而自取祸败,家族衰微。只有柳氏,坚持道德为先,与唐代相始终,尤可贵。“乃取《柳氏家训序》一篇,令子孙皆抄录阅视。”苏象先回忆苏颂这些教诲时说:“祖父教子孙以义,方可知也。”[30]行有义,方能正,正而能立身处世,芦山堂家风中对道德教育的优先性的强调,保证了子孙行为上大节始终不亏,家族得以绵延兴旺。正是对行的重视,在教育方法上,芦山堂更看重身教,无论是在家持孝,还是官场上奉公守法,苏家人都能严于律己、知行合一,从而感染、影响以至于教化子女,在苏象先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芦山堂的这种家风已经为苏家一代代子孙所传承,形成为一种不知觉的习惯了。这种无声的教育尤胜于言,自律的人就是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后人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戒子书
[1]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
[2]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7页。
[3]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254页。
[4]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5]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75页。
[6]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7]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83页。
[8]《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一·苏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56-13158页。
[9]《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一·苏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56-13158页。
[10]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259页。
[11]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7页。
[12]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259页。
[13]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4页。
[14]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69页。
[15]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66页。
[16]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4页。
[17]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6页。
[18]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6页。
[19]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20]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21]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3页。
[22]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89页。
[23]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页。
[24]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25]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0页。
[26]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27]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
[28]管成学、颜中其校点:《苏魏公文集·叔父衙尉寺承景陵府君墓志铭仁:卷62》,北京:中华书局,1988。
[29]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2页。
[30]王兴文、管成学:《苏颂与魏公谭训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