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祥卿,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因其相貌雄伟,体魄健壮,隆额方口,常骑白马,又号“白马三郎”。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王审知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他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在闽地期间,他通过招引贤才、办学兴教、减刑省役、降税利农、睦邻通商等一系列政策,使关山阻隔的八闽大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俨然乱世桃源。闽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因他对福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史称“八闽人祖”或“开闽圣王”。
王审知题跋像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中原地区迭遭兵燹,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失败后,群雄纷争,军阀割据,各自为政。闽地盗匪蜂起,饥民遍野,流民塞道,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王审邽率部渡江南下,经江西入闽,先后消灭了泉州、福州等地的割据势力。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王审知攻下福州,福建各地势力相继归顺,全闽统一,福建境内很快出现了和平的局面。
唐乾宁四年(897年)冬,王潮病逝,王审知执掌福建军政大权。继位后,王审知始终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统一政令,多次遣使纳贡,呈送象牙、犀牛、珍珠和香料等贵重物品。梁朝建立后,王审知迅速承认其中央政权的地位,并继续朝贡。因此,唐政权及以后的梁政权对他都很器重,先后授予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福建节度使、琅那王、中书令、福建都督长史、闽王等官职。
王审知在位期间,为了维护统一,安定社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整顿吏治,减省刑法,厉行节约,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三十年间,管辖境内晏然。在搞好内政的同时,他还全力做好外交工作。为了谨事四邻,避免战争,保福建一隅太平,王审知一方面将输贡作为与周边诸割据政权交好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实行政治联姻,于贞明二年(916年)将三女儿嫁给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儿子为妻。次年,王审知命次子王延钧迎娶南汉主刘隐的女儿为妻,开创了闽地数十年民不见兵,“公私富贵,境内以安”的大好局面,为两宋时期福建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和繁荣创设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王审知平定八闽之后,就把注意力转向文治。首先他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在唐末战乱中,许多知识分子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王审知大量网罗有才之人并委以重任。正因为王审知能够“怀尊贤之志”,“酷好礼下士”,弘爱客之道[1],所以四方名士,万里咸来,并将闽地变成他们的避乱安身之所。例如,著名文士韩偓在唐末任翰林学士,军阀朱全忠控制朝政后,将他放逐南方而忙于战事,谁也不将他当一回事。最后,他“挚族来依太祖(王审知)”,被尊为上宾,于是“唐衣冠卿士跋涉来奔”[2]。此外,还有右补阙崔道融、宰相杨涉之弟杨沂丰、右常侍李询、中书舍人王涤、翰林学士杨赞图等诸多贤良之士不避艰险,千千里迢迢从中原前来福建投奔王审知,受到了王审知的礼遇,大有“安莫安于闽越,诚莫诚于我公(指王审知)”[3]之感。
同时,王审知针对唐末五代时期的吏治腐败现象,“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任用一批廉洁、正直的官吏,尤其注意任用闽人,如任用福清人翁承赞为相,莆田人徐寅掌书记,陈峤为大从事,黄滔任节度推官,仙游人郑良士为左散骑常侍等等。他们在王审知幕下心怀舒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翁承赞作《蒙闽王改赐乡里》云:“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阀阅便因今日贵,德音兼与后人传。自从受赐身无力,向来酬恩骨肯镌。归阙路遥心更切,不嫌扶病倚旌旃。”[4]这些名士贤良在福州的榕荫下,唱和推敲,以诗教启沃闽中后辈,大大促进了闽地文化的繁荣。
王审知墓碑
福建的教育事业在唐代曾出现过“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的鼎盛局面,后因穷兵黩武,战火不断,学校被破坏殆尽,使许多文人投闲置散,造成了“五代无教育”的状况。王审知主闽期间,为了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一方面在福州、泉州等地设立“招贤院”,接纳中原各地避乱的名卿硕彦,如黄滔、韩偓、徐寅、崔道融、夏侯淑、王拯、翁承赞等人。王审知爱惜人才,对这些名士或委重任,或作幕僚,或使以执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使福建人才济济,贤能辈出,很快就从“蛮荒”之地变成“海滨邹鲁”。另一方面,在全闽境内大力兴办教育,广设学校,培养人才,教化黎民,实现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有私塾,使幼者听从师训,长者置于国库,并对入学生员“设厨馔以供给”。同时,王审知采纳翁承赞的建议,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在福州留晖门外“建四门学”(经、史、哲学、文学),“以教闽士之秀者”[5]。王审知极其重视人才的使用,他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学”教授,设“鳌峰书院”,以教八闽子弟,聘请进士为大教授,选拔多方之秀,读书于名山秀水。闽王按期亲临阅卷,论才授职,八闽读书蔚成风气。通过这一系列重教兴学的举措,闽地一时成了“童蒙来求,雅道靡靡,儒风优优”的礼仪之邦。唐至宋代,闽省己成文风昌盛之地,才俊辈出之乡。《宋史》在儒林和道学中被立传闽人居全国第一,两宋进士人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此外,王审知重视搜求书籍。天祐元年(904年),他命管内各州搜集缮写各家遗书,充实编史资料,又为徐寅刊印《钓矶文集》等,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杰出贡献。王审知在主政闽地时,还兴建和修复了福州雪峰寺、涌泉寺、白塔、乌塔等266座寺塔,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王审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除了委派颜仁郁管理农业外,还派得力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采取与民休养生息、轻摇薄赋等政策,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到处呈现“夜半呼儿趋晓耕”的好景象;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兴修水利工程,亲自主持兴建了福清、长乐沿海大堤,泉州六里陂、九溪十八坝,连江东湖,晋江40余华里灌渠,疏浚了受益幅员可达25平方公里的福州西湖等一大批重要水利工程,使之“岁屡丰盛”,数十里农田得以灌溉。同时,他带人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并大力推广双季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使“闽境荆榛”变成了“时和丰年,家给人足”的繁荣局面。
王审知充分发挥福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海外交通贸易。为了使福州“水陆无滞”,他取消闽江流域关卡,畅通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他躬身踏察海湾,辟建码头,开辟黄岐澳“甘棠港”。从此,福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当时的甘棠港,北通日本、高丽,南联南洋诸岛,甚至远达阿拉伯地区,是著名的货物集散地。他还支持扩建和改造泉州港,使福州、泉州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为了便于贸易,他简化通关手续,尽去繁苛,纵其交易,收获巨丰。由于福建地处海滨,交通方便,加上王审知的诸多优惠政策,很多外国商人都来闽经商。福建出产的陶器、铁器大量销于国外,外邦的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也返销中国。此时,还有许多伊斯兰教徒经常来泉州进行贸易活动,泉州因而闻名于世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在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当时的冶炼、铸造业也很发达。在福州西南,建炉冶13所,安溪是银、铁的主要产地,晋江、德化、南安、惠安等地是冶铁基地。为了促进商品流通,王审知于贞明元年(915年),在汀州宁化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龙德二年(922年),又在福州铸造大铁钱,以“开元通宝”为文,以五百文为贯。鉴于陶瓷和铁器是主要出口物资,因此在王审知主政时期,福建的陶瓷业得到了发展。泉州是福建制瓷的主要地区,所制作的白瓷、青瓷和其他色釉,品种丰富,造型精美,很快闽地的制陶技术就传到了国外,促进了阿拉伯及中亚一带与福建的陶瓷技艺交流。此时的造船业也有很大发展,当时的闽地能制造长20丈、载数百人的航海大船,泉州成为当时福建造船最发达的地方。
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扩建福州城墙,在子城外广筑罗城40里,筑有大门、便门和水门,并挖有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桥等。城区面积扩大后,他又把城外的部分居民区、商业区括入城中,最终形成内外两重城垣:内重是政治中心及贵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这些平民居住区后来逐渐形成了当今福州名片三坊七巷和闽都古街。天祐二年(905年),王审知在罗城南北两面,扩筑南北夹城,形如半月,所以又称南北月城。夹城与罗城连接起来,使福州城的规模比旧城面积扩大7倍之多。天祐三年(906年),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在八一七北路朱紫坊口),他还开河通活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再次在罗城南北两端扩建夹城。夹城建成后,把屏山、乌山、于山、白塔、乌塔等制高点全部连在城中,提高了福州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对福州的江河、沟渠进行一番改造和整理。黄滔的《毗沙门天王碑》云:“东画长川以为洫,西达于南,盘别浦以为沟,悉通海鰌;朝夕盈缩之波,底泽鳞介,岸泊宗艛。”可见,经过扩建和疏浚,福州水陆交通更加便捷,从而为福州经济、文化以及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雄厚的基础。
白马三郎
总之,王审知在福建文明发展史中政绩卓著,开创了福建第一个黄金时代。在他苦心孤诣的治理下,福建成为了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文风蜚声四海的海滨邹鲁,是当时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为安宁的地区。这种“山川清明,人物蔚起,群灵赞轨,列帝嘉猷”的景象与中原地区的兵燹不息、四分五裂,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中原人民大举入闽定居。由于王审知对福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被尊称为“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后晋三年(946年)将位于鼓楼区庆城路原王审知故居改为祠庙。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于开宝七年(974年)下诏重修忠懿王祠,并亲题“八闽人祖”庙额。闽王祠内立“恩赐琅琊王德政碑”和《重修忠懿闽王祠碑铭》,并立有“奉旨祀典”“功垂闽峤”等碑额。此外,还建有闽王祠、王公宫、王公楼、忠惠庙、护国尊王庙等。千百年来,人们用不同方式追思他的业绩,缅怀他的功业,弘扬他的精神,代代相传,历世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