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
——浅谈陶刻作品“梅兰竹菊”的创作

2020-10-20 14:3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梅兰竹菊四君子紫砂陶

俞 霞

紫砂陶刻是基于紫砂这一特定的材质呈现出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风格自诞生起就获得了无数人的青睐。紫砂坯体虽易于创作,但砂之粗细,技法与工具都大有讲究,常见之薄刃快口尖刀亦因为现代科技的进步而逐渐细分,每一个陶刻创作者都会选择一把适宜自己创作的刻刀,这显然加深了紫砂陶刻具体表现风格的不同,在当代这一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这种不同却恰恰适应于大众对陶刻审美的追求,所以即便是同样的题材,由不同的人来创作,也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风味。

“四君子”的创作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绘画所特有的题材,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这四种植物所代表的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中国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就曾说过:“盖梅兰竹菊等,为植物中清品,不可假丹铅以求形似,须以文人之灵趣、学养、品格注之笔端,随意写出,以表作者高尚纯洁之感情思想,一如《三百篇》之草木鸟兽,《离骚》之美人芳草者然。故世称为四君子。”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梅兰竹菊能被称作“四君子”,其背后是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人文化,用陶刻的形式来演绎“四君子”正契合了紫砂本身的人文风格,同样的文人气为当代紫砂陶刻的再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作品“梅兰竹菊”的创作将梅花、兰花、翠竹、菊花,分别融入形状各异的紫砂干泡台中,将紫砂陶刻的文人气与茶文化相关联,在展现经典的传统文化风格的同时,用现代美术思想重新设计,从而创作出既含有古典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紫砂陶刻艺术。

明代黄凤池是万历年间著名的书商,在他辑有的画谱《梅竹兰菊四谱》中写道:“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可见梅花、兰花、翠竹、菊花四物之所以被称为“四君子”是有着它们自身特色的,且这种特色可以“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各自具有优秀的品质,以我们今时今日的理解来看,梅花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兰,孤芳自赏;竹子,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花,凌霜不屈,孤高清傲。作品“梅兰竹菊”就是将这四种品质分别在用紫砂陶刻表现出来。

《梅兰竹菊》

“梅盘”在设计上考虑到梅花独艳的品质,造型上带有典型的明式风格,如同画框一般中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出自《警世贤文》的经典名句,既是说梅,亦是在讲人,梅花的一身傲骨就代表了人内心当中那股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所以在刻画梅花的时候梅枝沟壑纵横,用深刻的形式描摹出一副傲骨,再在这一副“骨骼”之上点缀艳丽的梅花花瓣,在这里需要灵活的运用转刀法勾勒出一朵朵梅花怒放之美,在重复的下刀中自由组合,展现梅之韵。

对于兰的塑造则取“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中的第一句,点出“兰”的特质,并以此引导出后续对兰的描述,表面是塑兰,实际上仍是在刻画人的品质,空谷幽兰之美在于其生长的环境,在岩缝中诞生,利用紫砂陶刻所形成的立体感,刻画出兰花的生长环境,顺畅的延伸与文字相合,突出无形的“香”字,用朦胧的线条勾勒出幽兰婀娜的身姿,从而孤芳自赏,刻画简洁,不拖沓,用尽量少的壁画来展现兰之韵。

对于竹的刻画相对于梅与兰,紫砂陶刻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紫砂诞生的故乡毗邻竹海,竹子的造型装饰在紫砂艺术创作中早已轻车熟路,在这件作品中这一点亦表现得炉火纯青,将生活中的竹带到陶刻的创作中,六方形的“竹盘”就如同郊外庄园中的古宅一般,透过窗洞就是竹林,正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刻的君子气如一股清风惹人安静,借用刻画“竹影”的方式营造出潇洒的竹之韵味。

最后的“菊盘”所要塑造的是菊花自身的靓丽,因为这种靓丽就代表了高洁不屈的人格,晚秋时节,一丛秋菊傲然开放,不畏霜寒,不辞寂寞,无论进退都显示出高贵的品质。用紫砂陶刻来刻画,主要刻画出了其与风的关系,飘逸的线条飞花敞叶,将秋菊所处的自然环境显露无疑,也正是这种如同定格一般的动态效果,素描一般的刀法笔画才能勾勒出“秋风”的形状,将整个画面的背景拓展出无穷秋意。

总结: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让“文人”这一概念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当代紫砂陶刻天然的就具有一种“文人气”,塑造这股气息并非是对过去种种艺术形态的重复,而是一种对“文人”背后人性光辉品质的深切解读,在传承美好的同时传播中国独有的艺术文化。

猜你喜欢
梅兰竹菊四君子紫砂陶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梅兰竹菊》
——工笔四条屏创作范例(一)
对外汉语课堂中汉语植物的文化内涵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赵炜 国画
褚玥莹作品
国画中梅兰竹菊的审美探析
年轻干部要有“梅兰竹菊”四种品相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