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婚育文化

2020-10-19 11:03王雪汀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婚姻制度汉字

王雪汀

摘要: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本文主要阐释了语言与婚育文化的关系,分别从汉字与婚姻制度、汉字与婚姻习俗以及汉字与生育繁衍三个方面来展开介绍,从而进一步认识语言与婚育文化的密切联系,感受语言与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汉字;婚姻制度;婚姻习俗;生育繁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本文拟从汉字与婚姻制度、汉字与婚姻习俗以及汉字与生育繁衍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体现汉字与婚育文化的密切关联。

一、汉字与婚姻制度

1.婚姻制度

婚姻是家庭和社会的总开关,对促进社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婚姻制度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将婚姻制度分为四个阶段:群体婚姻,对偶婚姻,专偶婚姻以及多妻制婚姻。汉字对这些不同的婚姻制度也有所反映。

2.“姓”、“姑”、“舅”与群婚制

群婚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姻形式,前期表现为血缘集团内部的男女成员互相婚配,即血缘群婚;后期则发展到两个集团间的族外群婚,也称“伙婚制”。对于如今习惯、支持一夫一妻制的我们来说,群婚制似乎非常遥远,但在一些汉字中我们还是能发现它存在过的一些痕迹。

“姓”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姓氏表明了他所属的家族。我们会普遍认为,孩子应该随父姓,然而我们却也不难发现其实“姓”这个汉字本身是“女”字偏旁。《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由此可见,先民们在创造“姓”这个字的时候,普遍认为孩子的血统应是以母亲为继承关系的,而这其中的缘由便是当时盛行的群婚习俗。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集体相互结婚,一般很难确定父亲是谁,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又需要有一个可以被认可的身份,便只能选择母亲的姓,以母亲家族的血缘关系来作为身份的传承。当然从中我们也能得知那时是以母系为中心,有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说法。

“舅”、“姑”这两个亲属称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我们提及,但其实它们也同样反映了古時的群婚习俗。不同于现代,“舅”在古时不仅指母亲的兄弟,还是媳妇对公公、女婿对岳父的称呼。而“姑”这个称呼在古代既指父亲的姐妹,也是儿媳对婆婆、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由此可知,“舅”和“姑”两个字的古意是三用的。而通过这种“一名三用”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推测在古代社会里会有这样的亲属关系:一个男人的岳父是自己的舅舅,或岳母是自己的姑姑;当然,也会有一个女人的公公就是自己的舅舅,婆婆是自己的姑姑的情况。这些看似有些混乱的关系也无疑是群婚制的又一体现。

3.“家”、“室”与对偶婚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母系氏族社会也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演变。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群婚制逐渐被人们遗弃,男女开始过起比较稳定的婚姻生活,也就慢慢形成了汉族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婚姻制度一对偶婚制。

在汉字中“家”、“室”的确立标志着对偶婚的开始。《左传·桓公十八年》“申儒曰:‘女有家,男有室,毋相渎也,谓之有礼。”,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室分别引申为男女各自的配偶,这充分表明当时的婚姻制度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男子、女子都有了较为固定的配偶,完全体现出对偶婚制的特征。

4.“妻”、“妾”、“媵”与多妻制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男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并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最终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男性拥有了更高的地位,多妻制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种男子同时会与几个女子保持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算是一种典型的父权制的婚姻形式。同样,这种婚制在汉字中也有所体现。

相信大家都了解我国古代曾经实行过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这种婚制下每位男子往往只有一位正妻,其余的配偶被称为副妻或妾,妻的地位比妾高。《说文·女部》中解释道:“妻,妇与夫齐者也。”再来看“妇”在《说文》中的解释:“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由此可见,那时的女子主要在家中操持家务,处于较低的从属地位。

《说文》中有“妾,有辠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从?,从女。”而在《春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相关解释:女为人妾,妾不娉也。”由此可知,妾的本义其实为有罪的女子,而当时的人们选择用这个字来称呼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足以看出男性的中心地位和妾地位的低下。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中有:“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另一种较为独特的婚制一一媵婚。《仪礼婚礼》中说过:“古者嫁女以侄娣从,谓之媵。”所谓腾婚,即是与长姐结婚的男性有权把她达到一定年龄的姐妹一并娶为妻子的风俗。虽然现在的我们不是很接受这一风俗,却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古时多妻制存在的力证。

二、汉字与婚姻习俗

1.“娶”、“妻”与抢婚风俗

抢婚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婚俗,盛行于男性地位较高的游牧时代。从字面上我们已经大致可以理解这是一种男子通过掠夺的方式把女子抢来成婚的风俗,基于这一种行为,这种婚俗也被称作“掠夺婚”。当时的女子地位低下,只是被视作男子的所有物,因此会成为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发生斗争时被掠夺的对象也并不稀奇。

“娶”本作“取”。《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由此可知取的本意即是抢夺。《说文·女部》又说“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用“取”表示“娶”恰恰展现了古代婚俗中存有掠夺婚,即抢婚风俗这样不争的事实。

“妻”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分为左右两部,左部像一位长发女子,右部则像一只手的形状,合起来看十分像用手抢女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认为的妻子即是抢来的女人。对此,徐中舒也曾在书中说:“上古有掠夺妇女以为配偶之习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

2.“媒”、“妁”与包办婚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也在不断地改变,告别了野蛮的掠夺婚,以媒妁之言为线的包办婚俗出现。包办婚俗即是当时的婚姻不是男女自由恋爱的结果,而需要第三者的牵线撮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人。《说文·女部》“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妁,酌也,斟酌二姓者也。”“媒”、“妁”二字的确是有媒人、红娘之意。而在众多故事,如《孔雀东南飞》中我们也可以略窥得当时媒婆、红娘在人们婚姻关系的确立中那极其重要的作用。

3.“婚”、“合卺”与婚姻礼俗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婚礼一定要办得很热闹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习惯于大操大办、吹拉弹唱、喜庆非凡,但这种婚俗其实并不是汉文化的本来面目。“婚”字原本作“昏”,“成婚”原作“成昏”,《说文·女部》“婚”下:“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古人成婚早,为了照顾新娘刚刚离开父母的心情,婚礼应以安静为特色且是在黄昏时分靜悄悄地举行。所以说,婚礼虽然是件喜事,但喜中有悲,低调一些才符合人之常情。

“合卺”是成婚的意思。卺是一种瓠瓜,因为味苦不适宜食用,多用来做瓢。合卺,是旧时夫妻婚礼中进行的一种仪式,它始于周朝。在仪式中人们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飘,再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饮酒,同饮一卺,象征着婚姻会将两人连为一体。合卺酒承载着父母对这段婚姻的祝福、其中同甘共苦的承诺与永不分离的美好寓意更是保留至今,不过后来一再简化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婚礼上的交杯酒。

三、汉字与生育繁衍

生育是人类繁殖后代的一种自然行为,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写书中写到“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由此可知,生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

1.“生”、“毓”与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就是生产力的全部,因此人口的多少、体质的强弱都是决定氏族或部落的兴衰的重要因素,加之先民们不完全了解生殖,只是见到从女子的腹中能诞生新的生命,便认为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因此对于妇女分娩十分重视,生殖崇拜也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甲骨文中的“生”分为上下两部,下部的一条横线代指土地,上部则像是生出一颗小草之状,表示了一棵小草破土而出的情形。金文的写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部是个“土”字,上面像树芽之类。小篆乃至如今楷书的“生”更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依据“生”在文字发展中的不同字形结构我们可以推测,“生”的产生是原始人类图腾崇拜的结果,当时的人们希望借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衍能力象征人类的生育能力,表现了先民们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反映了当时的生殖崇拜。

“毓”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它的字形大致分为三部,左部是一个“每”字,也就是“母”字,右上部是一个头朝下的倒“子”,周围三点则是表示生孩子时的羊水。通过这样的字形结构我们可以知道其本义也是生孩子。不过随着后来汉字的进一步发展演化,“毓”的本义逐渐消失,“育”取而代之。

2.“弃”、“保”与生育习俗

弃的甲骨文字形也大致分为三部,最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周围三点仍然代表了孩子出生时的羊水,中间是簸箕形,最下部是左右两只手的形态。通过生动描绘的字形我们可以明白它其实表示着用两手拿着簸箕把初生的婴儿抛弃掉的意思。因而“弃”的本义就是弃婴。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匮乏,不可能有足够的条件抚养过多的婴儿,所以只能优胜劣汰,把不能在艰苦条件下存活的孩子弃掉。而在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对弃婴之俗的记载。《史记·周本纪》中就有对后稷名字的由来的描述:“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生活中我们常将“保”、“养”二字结合,其实也有所依据。《说文》中有:“保,养也”。甲骨文中的“保”字十分像伸手背负孩子的形态,是个会意字,因此“保”的本义就是“负子于背”。它的字形也反映了先民们一种独特的抚养方式,当时的人们既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解放出双手去劳作,因此想出了“负子于背”这种两全其美的抚养方式,而这样一种抚养方式也可以说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一种产物。

四、结论

余秋雨先生有言“一个民族贫困和战败,都不是最后的失落。民族的最后失落是尊严的失落,尊严的最后失落是文化的失落,文化的最后失落是文字的失落。”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更是中华民族的面孔和灵魂。

通过语言、通过汉字,我们有机会更多地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本文虽然只简单分析了不同婚育礼俗在汉字中的一些体现,却也让我收获良多。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8

[3]邱晨.汉字与古代婚姻文化西南大学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2.11

[4]白振有论汉字蕴涵的生育文化[J].延安大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猜你喜欢
婚姻制度汉字
太行抗日根据地婚姻制度的变革探究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对西周时期贵族女性的地位的探讨
汉字这样记
西方教会法时期婚姻制度中的契约关系
结婚权的宪法保护:以美国的婚姻制度为例
从平权到身份
论毛泽东与我国婚姻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