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0年2月,全国抗疫的紧急时刻,微博上出现一个#看见女性劳动者#的话题。该tag下挂出个别媒体报道中忽视性别的案例,以及女性在各行业积极作为的事例。3月8日国际妇女节前后,“按照惯例”,陆续有主流媒体发表女性劳动者在此次疫情中的新闻报道。
女性主义,或说平权意识在互联网语境下正在萌发,从“火神山的女人们”到“姐姐来了”,是网友一次次为女性呐喊,而本应具有“引领”、“导向”作用的媒体,在报道中涉及性别意识方面表现却有待加强。
一、女性的“媒体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
从何时起,女性在媒体语境中,承担了更多的“博眼球”属性呢?
在百度搜索“司机”,关联词分别为“司机招聘”、“司机意外险”等。搜索“女司机”,关联词语分别为“女司机带着一车人开下悬崖”、“女司机撞装甲车”等。而搜索“男司机”,关键搜索为“男司机和女司机的区别”、“男司机骑车被女司機追尾”等。
相比之下,“女司机”的新闻更偏向娱乐化,几乎紧贴着人们对女司机手法差、易肇事的刻板印象。而对男司机的报道,却乐于“捆绑”,用女司机作为对照系。对此,笔者想用“饭圈”爱用的话说,“抱走女司机,我们不约”。
一些媒体爱用“女司机”,显然是迎合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女司机”+事故描述,似乎是能引人关注,甚至引人发笑的天然调料。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2015年对新闻事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做了检测,1100条新闻里真正跟女性相关的只有87条,还不到8%;87条新闻里,五分之一都把女性作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来报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师大博士后南储鑫在做女性网络舆情监测时有同样的发现:涵盖两万多家主流网站的数据,发现分布最高的女性形象是“受害者”,处在第二位的是女性的“作”。网友喜欢把带有娱乐性的抬起来,比如说一个人被家暴了,说本来人品就不怎么样,这种人活该被打。
二、被有意或无意抹杀的女性成就与贡献
女司机、女官员、女科学家……似乎加上“女”,一则新闻便有了落脚点,言外之意是否是“这原本不是女性该做的事”?而她们真正的名字和作为,却往往成了新闻的“配菜”。
在“看见女性劳动者”超话,有网友总结,疫情期间,援鄂医疗队员共4.26万人,女护士在总人数中占比60%以上,但是在前期各种报道里,很难看到女性医护的影子(这可能与前期以官方解释性报道为主有关,而承担此项工作的一般是医方管理层,导致男性居多)。
此后,又有网友质疑,为何有媒体发布的火神山、雷神山施工工人图片和描述语言,全部为男性,但在图片中,可圈出的女性劳动者并不在少数(且圈出的仅为长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曾提到,在全部农民工中,女性占34.8%。鉴于当年统计全国农民工数量高达2.88亿这个庞大的基数,女性农民工并非少数群体,但他们在公众视野中几乎隐身。
另一个数据是,女性劳动力比例占整个社会的45%,而由女性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占比却只有17.5%,女性花在无偿劳动上的时间是男性的2.6倍(育儿、家务、洗衣做饭拖地)。这似乎说明了为何女性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一是她们“所处层级不足以发声”,二是她们一旦发声,往往需要与人们的偏见抗争,譬如她们需要解释“作为女性,我为何取得今天的成就”,以及“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迎合,而非引领;刻板,而非客观。在对女性群体的公众形象塑造上,媒体是重要的一环,而就今天的局面来看,一些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三、警惕偏见,立些规矩
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笔者在审阅视频稿件时看到一则采访素材,采访对象是两位医生,他们是夫妻。采访的重心全部落在男医生上,而丢给女医生的问题分别是“你作为妻子……”、“那孩子……”、“剪了短发……”
这则素材有否过审尚未可知。但可见的是,女性在很多报道中,角色往往是别人的妻子或母亲。上述采访者同样是女性,是一位专业人士,如果连她都无法意识到另一位女性是一个独立个体,怎么会有更客观的报道。作为公众舆论的塑造者,记者仅倚着个人认知去衡量事件是危险的。中国妇女报前记者、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地区咨询小组成员蔡一平曾说,媒体工作者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是警惕自己的偏见。
媒体人如何克服偏见,减少从个人刻板印象出发、对报道对象“动用私刑”,恐怕要立些规矩。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北京《行动纲领》,在“妇女与媒介”一节中,多处提到媒体要“平衡描绘非陈规定型的妇女形象”。其中有关“平衡描绘”的要求,是强调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现象的信息选择和信息配置上,应注意不同性别社会成员的相对权益关系,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和视角,完整展现社会现实生活,杜绝社会信息传播上的性别歧视。同时强调应坚持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完整反映女性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状况,避免媒介关注的偏执和狭隘。
正如“看见疫情中的女性”一文所说一一她们是医生,发现了高传染性的病毒就一定要说出来;她们是护士,想尽办法给患者协调紧张的医疗资源;她们是建筑工人,扎钢筋一蹲就是一天;她们是记者,持续关注疫情中在付出的人。愿我们能一直看见她们,也看见自己。
作者简介:张寒冰(198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主任记者一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政经新闻才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