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付晓惠,王 惠
(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乡社会聚落发展与变迁的源头。截止到2019年,全国有五批共计6 819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相关保护、发展等政策陆续出台,传统村落当前面临的困境得到多方关注。传统村落是人类智慧劳作和自然环境相耦合而演变出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聚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空间形态多样、文化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范畴的概念。1925年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指出,文化景观是特定的文化群体在自然系统中创建的样式[1]。其中,文化是动因,自然地域是载体,文化景观是呈现的结果。1992年,世界遗产大会将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并指出:文化景观表征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作品,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所依存的聚居环境的有机演化过程,体现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在人类演进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文化景观丰富了世界遗产体系内涵[2]。文化景观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3]。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传统村落为中心的有机进化的文化景观,包含村落的自然与人工要素,具有较高的地域性与民族差异性特征[4]。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通常能反映出人群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聚居空间形态,在此过程中形成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乡村社会结构、民风民俗等外在与内在的表征。
当前对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落文化景观要素的田野调研、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文化景观的变迁机制、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等几方面[5-8]。文化景观变迁研究多集中分析物质空间的演变[9-11],缺少对经济发展、交通环境、政治地位等方面的演变分析。在研究对象方面,皖南地区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12]。
安徽省有40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各地传统村落有共性也具个性。芜湖县西河古镇是皖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商贸型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景观。本研究主要以芜湖县西河古镇为研究对象,对古镇现状进行田野调研,从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方面总结西河古镇的文化景观,分析各要素的基本特征,探究西河古镇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变,为西河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建议。
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南部边陲,地处南陵县、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三地交界处,原属于宣城七大集镇之一;距铜南宣高速珩琅山出口约3公里,区位交通十分便捷。西河古镇坐落于沈公圩东堤,东临青弋江,与对岸罗公圩隔江相望,西南与袁家村、高兴村、王家村相邻,北临高滩、铁家滩等自然村[13]。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西河一带原本是沼泽湖滩,杂草丛生、荒无人烟,频发水灾,旧称“草头滩”。明宣德年间宣城县府沈知事圈圩并取得成功,绅民为不忘其大恩大德,便将此处称作“沈公圩”[13]。沈公圩建成后,百姓逐渐迁居于此,聚集而居形成集镇,又因坐落于青弋江西岸,便称之为“西河村”(又称“西河镇”,现多称之为“西河古镇”)。西河1931年设立为建制镇,1949年作为标准集镇,隶属于宣城县,20世纪70年代初划属芜湖县管辖,2003年芜湖县行政区调整,西河镇编制撤销,整体划归红杨镇,古镇设幸福社区,目前共有居民800余户,1 868人[13-14]。西河古镇位于青弋江畔,江水上溯皖南山区经过泾县、太平,下至芜湖入长江口;明清时期,青弋江水运交通发达,来往商贾船只常停驻于此,是皖南山区木材、茶叶、竹材等销售集散地,也是芜湖大米、西河周边的养殖产品往山区转运的枢纽。
文化景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包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文化景观物质要素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以被人们用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物质形态,例如水域、田地、聚落、建筑、动植物等;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是指不可触及但能直观感受的文化景观,诸如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西河古镇文化景观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西河古镇文化景观构成
1.文化景观格局
西河古镇占据重要交通地位。首先,明清时期,西河古镇是皖南山区与长江沿岸港口连接的商贸中转站,其自身具有连接上下游通商与文化融合的枢纽作用;其次,古镇被青弋江与资福河环绕,聚落沿江而建且地势开阔,东望青弋江与珩琅山、西眺高滩与铁家滩等自然村落,景观资源良好;再次,古镇位于三县交界地带,到达各县、区中心不到1小时路程,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形成圩田水乡聚居的景观格局(见图2)。
图2 西河古镇地理区位
(1)聚落整体生态格局
西河古镇居民利用圩堤斜坡营建房屋,周边的圩田与水域种植稻田与苗木,养殖鱼虾,发展农耕技术,培养农业文化,形成“江水—堤岸—圩田—陶塘—聚落—街巷”整体融合的生态格局,为古镇兴盛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聚落居民具有良好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充分利用圩田、水系进行水稻和苗圃种植,营造绿色生态田园景观,体现出聚落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
(2)聚落街巷空间格局
西河老街坐落于圩堤之上,建筑分布在圩堤两侧,街巷呈“一”字形布局、南北向长约1 200米;东西向有7条街巷。街巷道路平整,便于商业货运、居民赶集,道路宽度2~4m。改革开放之后沿河堤内外斜坡建成一条与主街交叉的道路,形成十字街;镇区向圩堤西侧发展,新建多条街道、民居与商业建筑,但聚落整体空间现状还呈现为南北向延伸走势(见图3)。总体而言,整体街巷空间格局意象为:聚落形成初期是“逐水而居”、目前稳定成熟期是“逐路而居”的态势[15]。
图3 西河古镇平面图
2.传统村落建筑的空间特征
西河古镇中主要的传统建筑类型有宅居建筑、商业建筑、寺庙建筑,另外还有部分重要的公共空间(见表1)。传统建筑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呈现的重要载体,建筑类型与空间特征体现了演进过程中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经济实力、技术方法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表征意义;西河老街建筑布局、建筑营造方式、建筑雕刻装饰艺术以及街巷立面特征都体现出西河历史发展过程中独特的古镇环境风貌,具有愉悦的审美体验感,具有审美价值及历史价值。
表1 西河古镇传统建筑类型与空间特征
1.生产方式
西河古镇主要生产方式为种植业,还有餐饮业、手工业、养殖业等,极大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发展了采摘观光农业、旅游业等。
2.文化内涵与形式
西河古镇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除了包含生产方式外,还体现在文化内涵与形式方面,诸如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日常生活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精神文化则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体系等。精神文化是潜在性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确是最能影响人的判断和选择,左右人的需求。西河古镇居民祖先多数从中原、山东地区迁徙而来,先定居在黄山、宁国一带,后来部分居民逐步搬到西河、泾县等地,从而聚居成村。西河作为消费集镇,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皖南地区的文化在此融合,使得文化景观具有多层次性。从古至今西河古镇居民的精神与行为文化内涵主要包含徽商精神、信仰体系、饮食习俗、婚嫁丧娶、节庆活动、民间技艺、文艺展演以及红色文化等方面(见表2),精神与行为文化融合了西河历史时空下地域艺术、宗教、信仰、乡规民约等地区人文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与行为文化的多样化体现出古镇居民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物质财富享受,而是满足自身需要且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的生活。
表2 西河古镇的文化内涵与形式
西河古镇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水运交通催生的商贸枢纽地位
西河古镇是芜湖与皖南山区联通的重要驿站,在水运交通发展带动下,西河的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人口聚集慢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镇;其政治、经济能力辐射相邻城镇,带动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2.圩田环绕且立于圩堤的聚落景观
西河古镇最开始的老街巷与圩堤合二为一,圩堤两侧斜坡营建商铺和住宅;聚落周围圩田环绕,居民利用空地、田埂或农地建造屋舍,形成圩田、水系、村落融合的景观。
3.徽商文化思想濡染浸润的建筑空间
西河古镇商贸发展兴盛造就了一批乡绅巨贾,这些徽商花费巨资在西河兴宅建院,大造恢弘宅第,在建筑格局、雕刻装饰、建造技艺、景观营造及空间氛围上都体现出儒商的文化与礼制思想;这些徽商不仅自己建造宅院,还捐款出资、修桥铺路、施粥救人,在危难时刻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体现了徽商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精神。
4.与聚落共生的民风民俗活动
首先,西河居民延续了古徽州地区的一些民俗活动,例如起源于婺源地区的“五显神”佛事,古徽州地区后裔迁徙至此,兴建五显殿堂供奉五显神,每逢正月香火旺盛,至今老街巷上的一条侧巷仍被命名为“五显巷”。其次,西河民间还创造了许多与聚落空间相适应的民风民俗活动,如正月十五花灯节,把灯谜集中在长生桥的两侧,观灯者扶老携幼,男女结伴,穿梭于桥上桥下灯谜之间进行猜谜活动,饶有趣味;另外西河古镇正月里有玩灯的习俗,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里凤村凤氏宗族罗汉灯(亦称“叠罗汉”),表演难度大、惊险刺激,是一种秉承了理智、勇敢、力量以及技巧理念的乡村杂技。
文化景观是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景象。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主观、客观的影响因素导致了景观的生成、变化和发展,是推动景观演进变化的内在动力[16]。西河古镇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演变进程与村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相契合,经历了初始、发展、成熟、稳定到逐渐衰败几个阶段,其聚落空间格局、街巷建筑特征、商业经济发展、古镇职能作用等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河古镇村落文化景观演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圩田水利自然资源、政治交通职能要素、精神信仰文化传承、经济技术水平发展四个方面。
西河古镇具有丰富的水域与田地资源优势,聚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土地资源有限,聚落建筑沿圩堤而建。后期居民数量增加,作坊等生产型空间及居住空间逐步向圩堤西侧拓展,形成河堤主街道聚集、西侧圩田林地区域分散的空间布局形式。聚落发展成熟阶段,河堤西侧的建筑街巷格局组织有序,与河堤主街道密切联系,呈现出商业店铺、民居自宅、作坊库房及通道路径等组织有序、布局紧凑的聚落空间形式。这一时期西河古镇的文化经济发展达到高潮,古镇街巷业态功能丰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人口不断增加,聚落空间继续向西侧发展,部分田地转为宅基地,新建住宅与商业建筑最终呈现为现在的三条主街平行发展的空间格局形式,居民生活的地理中心从河堤主街转移到西侧新建商业街道上,空间格局呈现稳定状态,古镇传统老街与新建商业居住区并存。
西河古镇农业景观也在不断变化,聚落形成初期,圩田水渠密布,以种植水稻为主;后来居民人口增加,建筑面积增多,沟渠被填,农田面积减少,水渠联通性降低;2000年之后,农田面积基本稳定不变,逐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推进古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最终形成了水利防范、圩田农耕与聚落发展共生的生态格局,体现出水利建设与农耕生产相结合的文化景观意象。
西河古镇政治职能、交通地位的变化,也推动了聚落文化景观的演绎。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年,西河作为建制镇,民国三十八年成为标准集镇,属宣城七大集镇之一[14]。新中国成立后,西河多次被定为建制镇,2003年底,西河镇建制被撤销,整体划归红杨镇,老街设幸福社区,西河镇政府机构迁出,政治、文化地位降低,商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西河镇与相连的南陵镇、宣城区的政治联系度、经济协调性等方面都有所削弱,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随之慢慢淡化。另外,由于西河镇常年遭受水灾,1982年在青弋江上游建成陈村水库,电站大坝位于泾县桃花潭镇的青弋江上,水库建成后,青弋江巷道水位受到控制,水运效益明显下降;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被取代,途经西河的商人越来越少。皖赣铁路1982年通车后,宣城、旌德等地与江西地区联系更加通畅,从芜湖到皖南地区的公路建成,这些改变都极大削弱了青弋江的水道运输交通功能[17]。随着其政治、交通地位的变化,古镇商业经济衰退,聚落文化景观呈现出古镇人口“空心化”、建筑功能退化、商业氛围削弱、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建设环境破败等新困境。
精神文化信仰对古镇的各类景观要素有着内在的渗透性影响,随着古镇聚落的逐渐形成,古镇宗族观念、饮食文化、民俗活动等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宗族观念逐渐淡薄。西河古镇发展鼎盛时期,众多宗族聚居此地,彼此之间互相融合,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各家族通过修编族谱来铭记祖先、传承家风、激励后人;2000年后,大量西河古镇居民外迁求学、打工,本地居民人口减少,族谱流失,宗族观念逐渐淡薄。
其次,西河饮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得到更多关注。随着西河商业经济发展,西河美食的形式与类型不断更新换代,近些年来当地政府部门更是创办美食节活动,打造自己的品牌。饮食文化方式与内涵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而变化。
再次,西河古镇的民俗活动变得更加精细化、紧凑化、大众化及时尚化。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类型多样,有放河灯、舞龙灯、送土地公等;几百年来各种民俗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为居民日常生活景观增色添彩;然后因经济能力有限、民俗文化传承人减少、居民生活理念变化等原因,在历史进程中大量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再举办,部分活动也精简仪式流程,更加符合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例如二月二的送土地活动逐渐演变为全镇居民的百家宴;新时代的民俗文化活动,文艺展演、戏曲晚会等,也逐年举办,民俗活动数量减少但内容更符合新时代下人们审美文化需要。
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在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主导作用,且不断推动聚落文化景观发生变化。古镇形成之初,人口数量少且建筑类型、空间、业态功能单一;后来逐步有商人在此停驻,西河居民利用水运运输业与商人聚集于此的优势,逐步形成商业集市,带动古镇经济发展;到了清中叶商品经济愈加繁荣,建筑类型多样,例如民宅、商铺、作坊、粮仓、澡堂等,借助于建造技术的提升进步以及农艺生产工具的改良,西河居民沿主街道的建筑沿圩堤建造平台,拓宽建筑进深尺寸,兴建大码头、饭点茶楼等建筑;街巷排水与建筑界面防水体现与自然融合的智慧,老街主街道断面设计为“中间低、两端高”形式,雨水往道路中间集中,顺街道坡度汇集在某一处,最终流向青弋江。最后由于青弋江常发水灾,致使西河圩堤逐年加高,最终呈现传统街巷地面比两侧建筑室内地坪还高的形式。改革开放后,这里进行黄沙开采及运输业促进经济发展,21世纪的西河古镇充分利用历史建筑资源、历史文化、商业老街等资源,结合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政策,进行人居环境改善、发展旅游经济、修复传统老街,借助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办画展、文艺表演等活动,其目的都在于发展西河的经济与技术,这些促使西河古镇现有的文化景观形式与展示特征发生变化。
在各种不同影响因素驱动下,西河古镇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呈现了多方面的演变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从古镇聚落空间及功能角度看,西河古镇聚落区位格局景观基本未有大的变化。道路网体系得以基本传承延续,既有道路得以保留与优化,新建道路可以满足居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聚落功能发生转型升级,西河不再是明清时期繁华的商贸集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观光旅游产业是西河古镇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古镇环境营造方面,传统街巷的格局和建筑营造方式呈现出对地形、洪水灾害的适应性规律,传统公共空间标志节点在修复更新,新的适合现代居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节点空间在不断建造,未来古镇的传统建筑会逐步修缮和活化利用,这些都将提高西河的人居环境质量。
从聚落发展与人口变化的角度来看,聚落边界始终被圩田水系环绕,聚落面积呈现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最终稳定的规律。出于生产生活的便捷性、安全性考虑,圩田多环绕在聚落周围;随着人口增加,住宅用地占用农田耕地,导致聚落没有明显的边界划分,在自组织生长状态下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之后,西河农村人口流失导致聚落的农业边界逐步收缩,仍然从事农耕活动的居民会重新调整合并地块,距离村落边界较近的农田被充分利用,其他远离边界的农田逐渐荒废,最终聚落的总体范围缩小。未来古镇人口数量会逐渐减少,但是最终会趋于稳定;荒废农田会被投资主体租赁而用于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服务于农业观光旅游,闲置农田面积会逐渐减少。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农业耕作方式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苗圃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这是由于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苗圃作物经济效益高、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等方面因素而催生的结果。
从文化发展角度看,作为一种活着且动态变化的文化景观形式,西河古镇居民的精神文化并不是与历史反向而行,而是保持着“式随时变”的可持续且包容姿态,满足于时代精神需求,在精神文化信仰不断传承过程中,演绎出更有活力的文化景观形式。
西河古镇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促使其区位格局、路网体系得以延续与适应;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使其职能作用、社会地位、产业形式发生转型与升级;社会人文精神因素使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具有地方特色。西河居民与自然环境不断磨合,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其村落文化景观在数百年不断演进过程中,更加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从规划设计层面继续保护其整体格局、路网体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从社会学角度解决其乡村人口流失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从旅游发展角度解决古镇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之间的矛盾,这都是现实而紧迫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