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汲取了武汉第一手防控经验,并在首善之都的资源基础上,快速取胜的一场对抗战。
8月6日,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以下简称“北京疫情”)335名确诊病例中的最后一名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治愈出院。这也正式标志着,自今年6月11日以来,历时57天的这场北京本地疫情,正式平复。
但此时的平复并不等于最后的风平浪静。
就在医务人员还在为这波新发地疫情最后的确诊病例治疗时,7月27日,北京市又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1例。截至8月6日,北京共通报5例外地关联病例,首都战疫还在继续。
正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在第八届中国市县医院云论坛上引用的那个温情比喻一样——“现在,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一个汪洋大海,时而白浪滔天,时而微波荡漾,甚至可能再也很难进入到完全风平浪静的时候了,这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
因此,面对一切都不确定的未来,甚至是眼下最紧要的秋冬、春节,行业究竟还能再做些什么以应对?
回顾今年的前八个月,共两场“真枪实弹”的较量:武汉疫情几乎等同于一场无准备之仗,最后以万不得已的封城之策,遏制住了外延趋势。而北京疫情则是汲取了武汉第一手防控经验,并在首善之都一切资源最优基础上,快速取胜的一场对抗战。
因此,假如说武汉疫情的防控经验值是80,北京疫情的防控经验则更接近100——人口密度更大,当时正处于全城甚至全国返京人员复产复工的关键节点;高校密集,高考在即;对外商务、交流活动频繁;新发地市场还是全国农贸行业的“地标”;外加全国集聚的医疗资源和调度能力、行政支撑等。
试问,假如新发地疫情当时的暴发地是北京以外,则全国其他哪一座城市,能依靠这样得天独厚的防控条件,快速遏制并取得今日之胜利?
答案可能确实不存在。
因此,这也是《中国医院院长》为何选在此时,试图系统梳理此次北京疫情防控经验的原因。因为,对未来全国常态化防控而言,北京的防控水平,才应是全国的真正防控水准起点。
5月17日,是北京自武汉疫情受控后,已连续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的第31天,而且,当天还有一名确诊患者出院。
当天下午的北京市例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医疗保障组组长卢彦,解读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即将公布的《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北京意见》)。
三天后,这份文件正式公开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上。而这也是4月6日,自上海发布《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后,全国第二个城市公布的城市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文件。
《北京意见》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措施,以及一份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但不曾想,这份长约一万字的规划性文件发布,其中部分细节性建设要求细节,竟首先对约一个月后突发的北京疫情,起到了战略先行的防范意义。
《北京意见》中的即时性建设细节要求
◎要在口岸、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学校等场所建设完善监测哨点,构建以哨点医院为单位的多病种综合监测网络和症状监测网络。
◎统筹规划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 实验室),开展传染病病原学检测和变异监测等实验活动。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检测技术方法储备,提升传染病病原综合检测能力。统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力量,优化检测方法,最大限度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机制,明确发布主体和程序,注重时效性,实事求是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信息。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升新闻发言人能力和水平。丰富信息发布内容,发布公众防护指南,向群众提供更多疫情相关信息。出台重大政策时,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同步进行。
◎依法加强网络媒体管理,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快速识别虚假信息,及时消除影响,对借机造谣滋事者依法打击处理。
◎固化市级定点医院救治格局,加强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3 家医院建设;强化2 家后备医院功能定位,将小汤山医院作为战备救治基地、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外籍患者救治备用定点医院。
◎修订完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按照独立分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流线合理的要求,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配置可用于应急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病房楼或独立病区。改造提升发热门诊,配备符合规范标准的检验、影像、急救、核酸检测设备。完善医院流程,优化医患动线,严防院内交叉感染。推广和完善网上预约、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预约制度。加强负压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明确新改建医院负压病房建设标准,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建设负压病房。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设现代化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高协同和联合作战能力。加强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和医疗物资。
◎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和储备必要的核心和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在京津冀区域建立协同高效的应急物资生产联保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制造商及其原材料供应商的信息调查及数据更新,构建工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和重点企业库,打造一站式全产业链应急保障平台。
◎并提到要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持续优化京津冀1 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设。
◎加强区域协同,强化京津冀三地重大应对策略和措施联动,完善京津冀一体化防控格局。延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立北京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承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卫生健康委联合组建办公室。建设首都公共卫生高端智库,组建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完善公共卫生专家决策咨询制度。
◎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社区(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健全以社区(村)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导的动员机制,深化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坚持社区健康监测、跟踪随访等措施,把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道防线。
6月11日下午4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缪剑虹,通报了西城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这也是北京疫情中第一例确诊案例。
当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详细介绍了首例确诊病例相关情况:确诊患者唐XX,男,52岁,北京市人,家住西城区月坛街道西便门东大街。
6月10日下午,患者因间断发热到辖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6月11日凌晨2时,市疾控中心接到西城区病例标本,立刻对标本进行复核,并与西城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时许,市疾控中心检测该病例送检样本核酸阳性。
截至发布会当时,相关部门已开始针对病例溯源,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环境采样及消毒等控制措施,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见表1)。
纵观北京疫情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虽然当时确诊病例感染原因尚未确定,不确定因素多,但相关防控安排、调查进度和患者必要信息等,仍选择了及时大范围公开,在为北京及全国人民防控意识,敲醒警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颗定心丸。
表1 北京相关部门控制疫情的六大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6月12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已经分赴西城区月坛街道、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等地进行现场检查。
但当时公开资料未显示的是,6月11日晚,北京市一第三方检测机构又报告了丰台区一例病例核酸检测阳性,当晚19时30分,检测机构复核样本送到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23时30分,复核检测结果阳性。半小时后,传来消息——丰台区疾控中心对新发地牛羊肉交易大厅环境样本采样检测出阳性。“此时,感染来源已清晰地指向了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窦相峰后来回忆,“从11日凌晨到12日凌晨,此次疫情溯源锁定新发地市场,实际只用了不到22小时。”
当日,新发地市场及周边小区已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并对全市开展了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排查。
6月12日下午4时,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3场新闻发布会上,继续通报丰台区新增两例确诊病例,并公开确认,新增病例与前一日的首例确认患者行动轨迹出现交叉到访点,即北京新发地市场。
当晚,丰台区委、区政府被约谈,新发地市场所有生鲜肉类、冷冻肉类全部封存,相关部门上门采样。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肺炎病毒。当天深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出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通知。
6月13日凌晨,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丰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经检测,在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及环境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当日3时,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进行全面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7时,北京公交集团宣布,5条原定6月15日恢复的京冀跨省公交暂缓恢复运营,同时,对部分途经新发地市场周边的线路采取甩站处理措施。10时,京开高速出京方向新发地出口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同时,新发地长途客运站即日起停运。新发地市场周边多条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无关社会车辆、人员禁止通行。
13日上午11时,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第114场新闻发布会提前举行。会上,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初军威介绍,目前新发地市场所在的丰台区已启动战时机制,新发地市场及周边小区采取封闭管理。
当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还成立调查组,针对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失职失责问题进行调查。丰台区原副区长周宇清、丰台区花乡原党委书记王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原总经理张月琳,在14日举行的北京市委常委会议上,被免职。
至此,北京疫情第一阶段溯源、阻断传染源和追责工作,有序完成。
但正如前文所述,作为全国农贸行业地标性的新发地市场,每天人流量达18000次,人员来源渠道复杂,防控难度极大。一旦病毒从这里流出,结局将不堪设想。
6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吴浩在受访时透露了一个细节,即首例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可以用大数据进行验证。而且,吴浩还表示,最先几天检测的36万人,都是利用大数据找出来的。
大数据怎么找人——根据不少接到大数据排查通知的市民反映,5月30日之后,路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都接到了相关信息,要求配合接受核酸检测。6月16日“北京大兴”官方微博也显示,6月15日至6月16日,大兴区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三大运营商,向有可能在5月30日以后路过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市民发送配合填报信息的相关信息。
比如,顺义张姓家庭两人,6月9日在新发地购物后,相继接到了顺义区疾控中心电话,告知其在大数据排查过程中,被发现手机信号曾在新发地出现,须立即停止所有外出,配合填报相关防疫信息,并安排进行核酸检测。
还有事发当时,在新发地市场门口采访的媒体记者,事后记录,也被大数据“捕捉”到了定位,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另外,有期间行驶京开高速、路过新发地的自驾人士,也称收到了北京政府工作人员的相关排查、核实电话,“显示有GPS定位在附近,工作人员确认属于自驾路过,没有进入,因此不用核酸检测。”
此外,本次北京疫情发生后,北京市还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工作小组,基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信息开发了北京市疫情地图,通过可视化的地图形式向公众展示北京市各区疫情分布等情况。
而大数据追踪背后,则是更严密的北京疫情防控基石:社区防控。
守住底线的战斗,在北京3235个社区、3876个行政村同时打响。
近10万基层工作者一户户“地毯式”摸排,密接者全部居家观察;切小切细“防控单元”,按街道、社区,甚至小区、楼宇实现“精准落子”;同一个小区,分类施策采取“14+14”天、“14+7”天和14天等不同的隔离观察措施。
本次北京疫情发生后,北京市还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工作小组,基于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信息开发了北京市疫情地图,通过可视化的地图形式向公众展示北京市各区疫情分布等情况。
6月1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第114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首次公布疫情发生后,北京已具备的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数量,“98所,日最大检测能力已达9万多人。”
6月2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第12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的最新表述为,“进入6月上旬,我市核酸检测机构已达到98所,日检测能力达到10万份。”而截至6月20日,“核酸检测机构的最新数量从98所扩至124所,日最大检测能力从10万份扩增到23万份以上。”
6月2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第130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称,“经全面挖潜和扩能,北京市日核酸检测能力已提升至30万份以上。如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混检,日均可检测100万人以上,全市核酸检测工作进入快车道。”
10天时间,北京市整体检测服务能力翻了三倍。
这背后,是北京市着力对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尤其是二级综合医院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的结果。
如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苏建荣介绍,“医院5月份以来改扩建的P2实验室,从过去4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平方米,整个实验室在设备上、人力上、信息系统以及采样的方式等,最大程度优化了流程,所以目前每天可以做2300多个检测。截至6月22日,友谊医院的检测能力已经是6月初检测能力的3倍。”
而全市各区二级医院核酸检测能力建设,还一度在6月21日的第128场发布会上进行了通报,高小俊当时公布,截至6月20日,全市39家二级综合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中,已具备检测能力的有15家,正在审核的有12家,尚未提交申请的有12家。各区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完成情况为:石景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延庆5个区完成率为100%,东城、朝阳、怀柔3个区完成率为50%,丰台区完成率为29%,海淀区完成率为25%,西城区完成率为20%,房山、大兴、平谷、密云4个区完成率为零,通州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二级综合医院。尤其是“顺义区的京顺医院因核酸检测能力难以在近期具备,已申请调整为一级医院,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已核准”。
但仅3天之后,记者注意到,京顺医院官网即发布消息,核酸检测将从当月26日起恢复。
截至2020年7月29日,根据北京市政府官网信息,北京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最终达到202所。对比6月公开的124所核酸检测机构名单,大学校医院、区级精神卫生院、数十家二级非公医疗单位,及海关、铁路等内部科研院所等,都已具备了核酸检测服务能力。
另外,此次北京核酸检测的整体取样过程中,还针对不同风险区域人员,采用了1:1、1:3、1:5的混检方式。
此外,6月25日,大兴区体育中心内,还搭建起了8小时完工的北京首座气膜式检测实验室;6月28日,北京市首批2辆核酸检测采样车率先在西城区和朝阳区投入使用。
7月19日,北京市举行了第156场新闻发布会,宣布“自7月20日零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而一个月前,6月11日时,是第112场。39天,45场发布会,背后足以见抗疫风向标的高效运转。
其中,6月16日,北京市在一天的时间里,先后举行了3场疫情相关新闻发布会,最晚的一场已近深夜,当时,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至二级。
此外,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税务局、商务局、体育局等,分别在该北京疫情期间内,就场地施工、小区管理、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农产品质检、教育管理、物资保障等,颁发了一系列配套新政。
而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部门,除先行一步出台《北京意见》,在此次疫情中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医疗服务保障等有关工作外,还进行了高密度的约谈督导。
6月18日至22日间,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医疗保障组组长、副市长卢彦,连续五天,约谈近20家医疗机构和北京各区政府分管领导;7月8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组副组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还约谈了两家医学检验所负责人,就市民反映的出具核酸检测结果慢、超有效期等问题,要求整改。
最后,北京疫情中还有一项关键因素,即以“西城大爷”为代表的首都全体市民。
在怀疑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后,首例确诊患者“西城大爷”戴上口罩,骑着自行车,特意避开了公共交通,自行前往医院看病。被确诊后,更是凭借手机支付信息和惊人记忆力,详细完整回忆出了自5月30日以来,自己的全部活动轨迹,从而直接帮助流调人员卡住了最重要的初期疫情传播点。
这个被全网赞誉为最负责任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北京市民防控意识的缩影。
根据北京地铁公司公开数据,6月前10天,北京地铁日客运量为620万人次,但6月11日至23日,日均客运量锐减至420万人次左右,显然,疫情通报后,北京市民自觉减少了出行次数,特别是非必要出行。
而且,即使在8月中旬,北京疫情已相对平复的情况下,行走在北京的大小街巷和公共场所,却依然很少见到口罩摘除者,人与人之间还在礼貌保持着相应的安全距离。但同时段内,记者到访的全国西、中、南等部分省会城市街头,口罩已经在盛夏的酷热中,从人们脸上消失了。对应的,淡去的是每一个个体对疫情的防控意识。
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全城动员、张弛有度、群众配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对这次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评价。此外,近期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也都提到,新疆和辽宁多地,都在借鉴“北京经验”精准抗疫。
但无奈中国只有一个北京。因此,与其说本轮北京抗疫形成了经验,倒不如将其看作全国防控水平建设的真正起点。因为,虽然首都并不需要有多个,但首都抗疫的胜利,却是需要被复制到全国所有地区边边角角的。
约谈时间线
6月11日
首次提出将持续与各区卫生健康委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加强培训和自查,严格执行对医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的防控要求,强化对发热门诊、急诊、口腔等重点科室的管理和监测。
6月18日
约谈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市慧慈医院、北京永民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第一诊所。要求各医疗机构对照北京市院感防控16 条措施,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
6月19日
约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负责人,以及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政府分管领导,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和市医管中心负责人。院感防控工作中存在问题。
6月20日
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学检验所、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顺义区、昌平区分管领导和京煤集团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相关单位不符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院感防控要求不达标,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要求建立检测机构质控制度,对检测结果要追溯倒查,对存在问题的机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6月21日
约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房山区第一医院、怀柔区第二医院负责人,以及西城区、丰台区、房山区、怀柔区政府分管领导,市中医局和市医管中心负责人。医疗机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和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6月22日
对通州运通中医医院、北京市仁和医院、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延庆区医院负责人,以及通州、大兴、密云、延庆等4 个区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7月8日
约谈北京谱尼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负责人,督促提升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