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
【摘要】 文章选取某院两年内收治的92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通过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的对比分析,来了解整体护理干预在心肌梗塞患者诊疗中的作用,以期完善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13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院近两年内收治的92例心肌梗塞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8人,女性患者18人,平均年龄在48周岁上下。患者存在的症状及患病人数为:下壁心梗9人;前壁心梗8人;合并糖尿病13人;合并高血压16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20人,平均年龄在47周岁上下。患者存在的症状及患病人数为:下壁心梗7人;前壁心梗9人;合并糖尿病14人;合并高血压16人。
挑选患者中,将确诊为心肌梗塞的患者及未患有任何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排除无法配合完成诊疗工作的患者及家属未签订试验同意书的患者。选定的患者要在参与实验研究前,详细阅读同意书内容,并在了解护理方式后签署同意书,之后由医院派出专业人员对试验整体过程及结果实行监督,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对比数据予以分析处理,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的46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一是整体评估和心理干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案,以减缓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同时在心理疏导中,要对患者进行乐观的精神鼓励,使其积极应对疾病,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
二是做好健康宣导。护理人员应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向其讲解有关心肌梗塞方面的医学知识,让患者与家属明确护理干预的作用,且对患者饮食及生活习惯实行管控,确保患者每日的充足睡眠。
三是药物护理。护理人员要同病人家属一起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实行监督,增强患者的抗风性及对护理的依从性。在用药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病人家属详细解释用药须知,阐明药品用量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对用药后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予以观察,及时解决,保证护理及治疗效果。必要时可上报主治医师,调整患者的服用药品。
四是饮食护理。在治疗开展的前3天,患者应以流食为主,治疗后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来调整饮食,从流食变成半流食、流质食物。告知患者严禁过饱,严格依据少食多餐原则进食,且控制钠盐、脂肪的摄入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五是运动护理。运动护理要在患者治疗后且病情趋于稳定下进行,主要是让患者适当的做一些体育活动,活动内容应从简单的伸展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跑步等有氧运动。如开始阶段可让患者做抬举、伸曲活动,待患者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可增加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逐渐增大运动强度,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六是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将出院后的用药须知及生活饮食习惯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执行,定期要求患者回院复查,掌握病情恢复情况。
1.3 评价指标
利用专业的GQOLI-74生活质量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在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了解。该表中详细记录了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况、心理功能情况及社会功能情况这三大项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处理所有数据,应用((x±s)显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有无显著性以P<0.05为准。
2 最终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参数值分为为:护理前,躯体功能53.4±3.9;心理功能52.7±3.4;社会功能53.5±3.2.护理后躯体功能57.4±3.3;心理功能58.1±2.9;社会功能58.7±2.6;对照组中,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参数值分别为:护理前,躯体功能52.4±3.5;心理功能53.7±3.3;社会功能53.7±3.3.护理后躯体功能54.3±3.2;心理功能54.6±3.2;社会功能54.6±3.2。t值分别为4.574,5.497,6.744。从数据看出,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参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诱发因素很多,如情绪激动、紧张过度、脑力劳动增加等等,其具有突发性、危险性特征,致残及死亡率较高。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大对整体护理干预的重视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在心肌梗塞治疗中,通过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可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配合度,改进治疗效果。同时在整体护理干预中,对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用药习惯实行了严格把控,以期加强整体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不定期的心理疏导来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调整患者治疗时的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預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为此,应加大整体护理干预的推广和应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乔喜茹.30例整体护理干预对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
[2]孟令花.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