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辉
摘 要:在选定的特定区域内进行2种杂交水稻的种植,即扬稻6号和南粳43号,扬稻61号是中熟中籼型杂交水稻,扬稻43号是中熟晚粳型杂交水稻,探讨并分析高温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可作为高温下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相关生理的观察指标,当试验温度达到32 ℃及以上时,2种水稻的结实率会明显下降。
关键词: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结实率;相关生理特性;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6-0024-0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是一种喜温农作物,过高的温度并不适宜水稻结实。相关科学研究表明,最适宜水稻的发芽温度在28~32 ℃,超过该范围水稻发芽率就会显著下降。当温度≥44 ℃时,水稻胚芽会失去活性;当处于育苗期,水稻长到2.5叶期,且温度持续2 d超过25 ℃时,水稻会出现早穗现象;当水稻开始抽穗开花后,温度≥40 ℃时花粉会干枯,水稻出现空壳现象,即无结实[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
试验场所选在四川农业大学,划定0.13 hm2试验用地作为此次试验范围,利用人工控制室内温度的方式来达到温度要求。
试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4月1日—2019年5月1日,试验水稻采用分期播种的形式,共播6期,每隔5 d播1期,移栽密度为16.7 cm×20 cm,以10×10(一行10株,共10行)作为1个小区。相关水稻的种植面积与管理大致相同,温度资料由四川气象站提供,相关试验人员记录播种期、始穗及齐穗期等,水稻成熟时各取10株考察其结实率,始穗前10 d选定符合生长要求的植株移入试验盆钵中,每钵3株,每组合20盆。将所选植株移入人工气候室,利用人工手段控制温度,8:00—19:00温度控制在37 ℃,19:00至次日8:00温度控制在30 ℃,并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另外,将植株放置于大田中作为对照,经测定,同期大田日平均气温在28 ℃左右。
1.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1.2.1 丙二醛含量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1.2.2 类胡萝卜素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水稻结实率与扬穗开花期日均温的关系
杂交水稻结实率与水稻开花期日均为二次曲线关系(y=-0.325 6x2+19.005 6x-191.054 0,F=20.710**,P<0.000 1)。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2.2 高温胁迫对于杂交水稻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2.2.1 丙二醛含量(MDA)
在高温胁迫下,2个杂交水稻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F=113.83**),且差异较大。2组水稻对照汕优63的增幅较小,均在35%以下。见表3。
2.2.2 类胡萝卜素含量
在37 ℃高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常温下生长的叶片偏低(F=151.96**),与汕优63相比有明显差异[2]。见表3。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结实率与扬穗开花期日均温有很大关系,日均温越高则水稻结实率越低。当水稻温度控制在28~31 ℃时,水稻的结实率较为稳定,在34 ℃时,水稻结实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当高温达到一定条件时,水稻的結实率会发生改变,温度越高,结实率越低。另外,试验中杂交稻组合的耐高温(37 ℃)能力与其父本之间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1 ] 雷东阳,陈立云,李稳香,等.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6(3):68-71.
[ 2 ] 谢华英,马均,代邹,等.抽穗期高温干旱胁迫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6(1):65-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