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2020-10-15 00:26靖云国
西部散文选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娱乐活动说书人评书

靖云国

在童年的记忆里,印象中最深刻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听书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相当令人惬意和值得回味的时光。记忆中听书的情景是从上小学开始的,那是七十年代末,我刚满九岁。

那时的乡村,不仅生活物资极度匮乏,而且娱乐活动极少,只有赶上逢年过节,娱乐活动才稍微多一些。电视、录音机等等东西,在我们乡村孩子的眼里只能是书本中的名词,就连普通的“话匣子”(收音机)也很少见到。

乡村间最吸引人的事情莫过于听书了,记忆中最常见的说书人是一个唤作“张铁嘴”的盲人。因为他说书流利吐字清晰,所以人们送了他一个“铁嘴”的雅号,而他的真名实姓倒被人们逐渐淡忘了。说书人是每隔十天半月必来一次的,接触的多了,也便熟悉了,尤其是我们这群小孩子,常常缠着说书人讲一些新鲜的故事。

正式說书的时候都是在晚上,场子就在村口那棵古槐树下。吃过晚饭,听书的人便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赶到了。我们小孩子虽然听不太懂,却是每场必到的,有的图个新鲜热闹,有的则是为家里人占一个好位置(看听俱佳的地方)。

那时的乡村还没有通上电,开始的几年都是点煤油灯,后来又换成了光线亮一点的“汽灯”。平时难得这么多人凑在一起,趁着说书的还没有开始,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开始扎堆聊天,说笑打闹了起来。

这时候,就见说书人手拿一块小方木“啪”地一拍(以后才知道,那个方木叫作醒木,又叫抚尺),于是满场便肃静了下来。

说书人按照惯例先来上一段开场白,无非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兄弟才疏学浅,如有说的不当的地方,全凭老少爷们见谅照顾、多多周全之类的话。然后说书人便开始说定场诗,常听的无非是那么几段,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清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栽树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此刻,只听说书人啪地拍了一下醒木,开口道:上回书说到......,这回接着说,于是好听的评书就这样开始了。

张铁嘴拿手的评书很多,像《三国演义》《呼家将》《岳飞传》《杨家将》等等,都讲得绘声绘色,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有些精彩的段子现在想来仍然耳熟能详。像“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东吴招亲”“火烧赤壁”“呼延庆上坟”“大破天门阵”等段子,在那时的孩子听来,虽然不是太懂的,却绝对是最精彩的。

况且说到妙处,满场俱静,大家全神贯注,好像每个人的心都悬着挂着,只有等听到结局以后,大家的身心才放松了下来。每当听到精彩的地方,众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便达到了高潮,说书人也很是动了感情,声称这次是要给大家搭上一个小段的。

听得最多的小段,通常是“偷石榴”“秃姑娘找婆家”之类的笑话。这些小段,反而是最吸引人的。每当这时,总会引来人们一阵阵雷鸣般的鼓掌声,还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欢笑声。也只有在这时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才是最惬意最舒适的。

说书人一般在晚上九点左右结束,随着一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接着醒木“啪”的一拍,好听的评书就这样结束了。直到这时,听得入迷的大人小孩才回过神来,恋恋不舍的各自回家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长河里许多值得回想的往事都逐渐淡忘了,惟有儿时听书的情景却时时浮现在脑海里,至今想来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娱乐活动说书人评书
说书人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To Be Continued
落实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蹦蹦床上的物理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我们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