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
关键词:中原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乡医学院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高校辅导员研究)培育项目“中原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XMU20FB09)和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在中原所发生的革命历史事件、革命遗址,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文章、歌曲、诗篇、戏剧等作品(物质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不良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一定冲击,尤其青年大学生群体更易受到其不良影响。发挥中原红色文化的作用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引领大学生思想、砥砺大学生品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丰富多样性。由于河南特殊的区位,其所具有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以二七纪念塔、竹沟革命纪念馆、桐柏革命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点,以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原红色文化的丰富与多元,这为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区域优势性。中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值得深入思考。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这就需要广开渠道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将其融人到高校大学生学习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富有地域特色。
历史生动性。中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原地区开创革命斗争、进行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但又具有共性特征,那便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永续接力。正是这样,赋予了中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耐得起时间考验,具有鲜明的历史生动性。
教育的主动性缺乏,“被动”灌输居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易,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做好思想引领,让学生学到知识,这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看,高校关于红色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课堂讲授方式单一,多通过大班教学或聆听报告,教师或专家满堂灌,不管学生喜欢与否,接受与否。填鸭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制约了教学质量,学生对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理解不动、体会不深、难以消化。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政教育、思政课敬而远之。如果长期接受被动式的灌输,青年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上课就会失去积极性,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教学实践的形式过于简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目前普遍采用都是课堂理论授课、课外实践教学。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大多是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或是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参观这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启迪、升华学生思想的作用无需多言,不得不提的是时间、经费都无法保障,同时对于同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存在一地多去的现象,例如二七纪念塔、红旗渠等,大学生参观学习的次数比较多,可能就流于成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教学,这样对大学生内心触动就不大,他们感触就不深,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像这样“蜻蜓点水”般的教育,就不能将中原红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起来。
师资队伍对于红色文化育人意识淡薄。当前,很多高校都在如火如荼推进课改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红色文化的内涵、理论意义方面,对于如何引领学生认识、引导学生观念上还远远不够,因此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无以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指出的是,作为教育教学起主导作用的高校教师,很多自身还不能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能认识将红色文化融人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他们对红色文化育人还远远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教师受不良思潮影响,对红色文化的真实性还存在质疑,体现了红色文化育人的觉悟不高,意识浅薄。
拓展思政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将理念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对中原红色文化的挖掘、并适时加以运用;改善、丰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内容、路径,如编写红色经典书籍、举办红色经典朗诵、红歌会等。另一方面要创新,根据授课年级、对象采用多种授课方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方法并用,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次,中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中,使得工作方式有所改进与创新,教学实效亦有所提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通过定期邀请中原红色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相关红色知识讲座,介绍宣传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围绕“红色中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再次,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开展以中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最后要打造中原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品牌,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开设中原红色文化专题网站,设立红色文化宣传栏,注重在重要时间节点,如建党节、建军节、其它革命纪念日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占领高校舆论主阵地,达到育人目的。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中原红色文化热点及时推送给学生,以交流互动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对中原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最后,打造网络视听平台,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完善服务平台,创作红色微电影、微党课,使中原红色文化产品可视、可听、可读,持续提升中原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提升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习中原红色文化、研究中原红色文化,要有传承弘扬中原红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转变媒介观念,重视网络阵地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大學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学生注重网络道德,构建大学生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其次,要紧跟时代认真学习新媒体制作使用方法,包括红色文化专题网站的创建和美化,红色微视频的制作和剪辑、摄影、图片编辑等等。第三,要注重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营造红色文化融入第二课堂的氛围,利用党团和社团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中原红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素材。高校应充分挖掘中原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及理想信念教育,提升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张伟平.将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7(27)118+127.
[2]余保刚.中原红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3)63-67.
[3]杜贤赞,程亚运.融媒体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_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0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