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杰
内容提要:《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察举制度的实物资料。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策文的思想内容、秀才的士族身份等问题,事实上该文书还揭示了秀才策试制度的程序、公文体式等多方面的信息。它是王国体制下选官制度的产物,为我们如今研究北朝地方政权的政治文化生态,以及中古政治和文化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从该文书的书写形态出发,通过对公文体式的微观考察进一步揭示该文书的性质,以期对汉晋以来察举制度进行更直观、具体的考察。
汉武帝以来,中国施行察举制度,从社会选拔人才进入国家官僚队伍,是中国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1975年,《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在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1)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本)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56~60页。编号75TKM91:11,以下简称《对策文》。《对策文》保存了察举制度下秀才策试程序、内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成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察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文书一经公布,即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也获得很大进展。
目前的研究主要揭示了《对策文》的两大特征。第一,《对策文》所涉三位秀才(□谘、马骘、张弘)均出自河西望族。《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中,初步推测“史书(《晋书·李玄盛传》)所记的张弘与出土文书中的张弘很可能就是一人”(2)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第3页。。1989年,陆庆夫撰文进一步推测,张弘是“敦煌地方上极有势力的人物”;凉州府推荐的秀才马骘,“似也出自河西望族马氏”;由于文书残损,未知姓氏的秀才□谘,也应该是河西望族,而且极有可能是秦州秀才;因此,该文书“体现了河西大族的利益,反映了李暠政权的政治倾向,是魏晋社会门阀政治的产物”(3)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80~81页。。1990年,李步嘉撰文,再次肯定了张弘的身份。(4)李步嘉:《一份研究西凉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书考释》,《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第114~121页。1995年,大西康裕和关尾史郎的文章承接陆庆夫的考证,肯定了陆氏对马骘、张弘身份的推测,认定二人都是凉州高门。(5)大西康裕,关尾史郎:《“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に関する一考察》,《东アジア——历史と文化》(第4号)1995年第5期,第1~20页。2018年,朱艳桐结合《辛祥墓志》和《辛穆墓志》,论证墓志所涉的西海太守马骘与《对策文》的秀才马骘为同一人,并由此勾连出酒泉马氏与陇西辛氏、陇西李氏、天水尹氏的家族关系网络。(6)朱艳桐:《酒泉马氏与五凉王国——以〈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与辛氏墓志中“马骘”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8年第2期,第48~75页。
第二,从策问内容看,试题偏重于儒学经义。阎步克指出,“就所见片断内容看来,西凉的秀才策试很象是那种刻板正规的经史知识考试。”(7)阎步克:《南齐秀才策题中之法家论调考析》,《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34页。陆庆夫等学者则更关注《对策文》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倾向。陆氏认为,“《秀才对策文》的策试内容反映了十六国时期秀才策试制度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和政治局势的变化相一致的。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西北地区五凉文化的水平与特色。”(8)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第81页。具言之,汉末动乱破坏了社会经济,导致各项制度的废弛,秀才策试也一度修改标准。西凉统治者李暠受东晋影响,重视儒学教育,其亲策的试题也由从前的时务变为儒学经典。大西康裕和关尾史郎对十六国时期察举制施行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仍有必要联系西凉当时的状况,探讨策题背后李暠的意图。(9)大西康裕,关尾史郎:《“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に関する一考察》,第1~20页。2017年,凌文涛承此话题,进一步指出该文书体现了西凉王李暠儒、玄并重的立国宗旨,是其保境安民成功的关键。(10)凌文涛:《吐鲁番出土〈秀才对策文〉与西凉立国之策》,《西域研究》2017 年第1 期,第9~21页。
其实,《对策文》之所以珍贵,还在于它体现了凉州对汉晋以来中原察举制度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对北朝乃至隋唐政治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秀才策试制度,上承汉晋察举制,后启隋唐科举制。凉州乃至整个北朝对于该制度的继承和探索尤为关键。凉州地处“戎域”,政治问题和民族矛盾敏感且复杂。东汉时期有几次比较严重的“羌乱”,朝廷甚至出现“弃凉之议”。然而,就在中原朝廷几欲放弃凉州的形势下,以西晋张轨为代表的历代凉主参照中原传统选拔人才,重视传统文化经典,重整政治,平定叛乱,不仅使凉州安定下来,而且逐渐拥有了士人所认可的“华风”,成为不可多得的避乱之所。《晋书》载,西晋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观星象,彼此感叹:“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1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六《张轨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2页。而西凉王李暠的立国之策与前凉张轨多有相似之处。得益于此,我们不仅能从《对策文》一窥汉晋以来秀才对策的文本内容,而且通过书写特征、文书用语能够推知察举制度下对策的程序细节、公文体式。更重要的是,《对策文》所反映的制度、文化传统的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正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断壮大,多次由分裂走向统一,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订录文,并就上述问题进行考察,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为便于讨论,现将《对策文》文字迻录如下:(12)录文参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56~60页。陆庆夫、李步嘉、凌文涛等学者亦据此录文,无补订文字。2017年8月9日,笔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目验原件,核对录文。新增行4“几”、行10“恐”和“首”、12行“别”、15行“非”、行36“曰”、行70“臣”和“首”等字;并更正行37“未其然”为“夫其然”。另,行3“后”、行4“深”、行5“几”、行14“矜”等字残损过半,严谨起见,添加字符边框,以备日后查验。
(前缺)
丈,水
75TKM91:11/1(页56)
二月卅日(13)《吐鲁番出土文书》原注:“以上是策问,以下是□谘、马骘、张弘三人的对策。‘二月’上缺字,据下对策在建初四年正月一日,策问当是三年十二月卅日。”
8 稽
75TKM91:11/2(页56)
16 死罪死罪。
18 臣谘言:臣闻往古敦璞(朴),民无企尚,内足而已。内
19 足则有余,有余则安,所谓不严而治。后世华
20 丽,矫情外饰,外饰则悕慕,悕慕则生不足,生不
21 足则奸兴,奸兴则以法治之,犹有不理,远真性故
22 也。臣谘言。
23 臣谘言:臣闻三后之兴,实由内主,三帝之亡,
25 侯曰《风》,天子曰《雅》,以后妃之美,贯乎《风》首,王者
26 成功,列于《雅》《颂》。臣谘言。
27 臣谘言:臣闻岁首廿八宿,各□居止。日有四道,
28 四时异行。星[ ]所。冬夏南北,理
75TKM91:11/3(页57)
鸟
33 八卦,孔子之著《系辞》,秦始之作草书,此其□
34 也。臣谘言。
35 臣谘言:臣闻智伯之围晋阳,城不没者三
37 之时(15)时,右有删除符号,为衍文。水逮上之三板而可居其中,夫其然矣。
38 《春秋》之所以书此者,美襄子之恩可感,讥
39 智伯之无德。臣愚谓:为水深九尺,城高五丈,
75TKM91:11/4(页58)
40 臣谘言。
41 凉州秀才粪土臣马骘言(16)言,右有删除符号,为衍文。稽首言:臣以疏陋,才非
45 命世,绍踪前圣,玄韵遐茏,采错他山,岂臣
46 管窥所宜对扬。仰缘神策,冒陈所闻。臣
47 骘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
48 建初四年正月戊申朔一日戊申上
49 臣骘言:臣闻上古之时,人性纯璞(朴),未生争心,天
50 下大和,故结绳而治。神农种谷,轩辕造制,示民德
51 礼,遂生华薄。□至三代,质文损益,时移世变,淳
75TKM91:11/5(页59)
57 文王之教,自近及远,是以为化之首。臣骘言。
58 臣骘言:臣以为仓颉观鸟迹以立文字,圣人通
59 玄,示有所因。后世变易,故有鸟篆、草隶六体
60 之形。诸如此比,触类而异,其源难究。臣骘言。
61 臣骘言:夫日行经廿八宿,冬处虚、危,故称北陆,夏
62 处井、鬼,故称南陆。当以七宿为位,不以所见为正。
63 日随天旋,行有常则。臣诚肤浅,窃谓为然。臣骘言。
64 臣骘言:晋阳、赵武之封邑,武为政(正)卿,厚而牢之,
65 是以水灌不下,亦由智伯氏贪愎,士无死志。而言
66 不没三板者,盖美襄子,称过其实也。臣骘言。
70 询及蒭
75TKM91:11/6(页60)
(后缺)
《对策文》文书以鞋样的形态出土,经拼接整理,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策问两道(18)根据秀才□谘、马骘的答策内容,凌文涛将策题归纳为五类,分别是:“古今异治、夫妇之道、文字演化、天文历法、历史成败”。参凌文涛:《吐鲁番出土〈秀才对策文〉与西凉立国之策》,第12页。:1.行1,策题“天文历法”(19)陆庆夫以为仅保存了最后一道策题,其实不然,第一行应是“天文历法”的残题。参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第81页。;2.行2~7,策题“历史成败”及命题日期。
第二部分为□谘对策:1.行8~17,□谘“稽首”谦辞及答策日期;2.行18~22,□谘答策题“古今异治”;3.行23~26,□谘答策题“夫妇之道”;4.行27~30,□谘答策题“天文历法”;5.行31~34,□谘答策题“文字演化”;6.行35~40,□谘答策题“历史成败”。
第三部分为马骘对策:1.行41~48,马骘“稽首”谦辞及答策日期;2.行49~53,马骘答策题“古今异治”;3.行54~57,马骘答策题“夫妇之道”;4.行58~60,马骘答策题“文字演化”;5.行61~63,马骘答策题“天文历法”;6.行64~66,马骘答策题“历史成败”。
第四部分为张弘对策:行67~70,张弘“稽首”谦辞。
从“凉州秀才粪土臣马骘”“护羌校尉秀才粪土臣张弘”看,这件文书定为秀才对策文应无异议。陆庆夫注意到该文书“自始至终都是用同一种字体整齐地抄在一起的。显而易见,这不是考试的原件,而只是抄件”,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抄件在西凉管辖的吐鲁番地区流传,一种较大的可能是作为范文,以供州郡乡学中那些尚未应试的生徒钻研模拟之用”(20)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第86页。。李步嘉则认为该文书存在引用经典错误和策问顺序传抄错误,因此是“西凉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的抄件”(21)李步嘉:《一份研究西凉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书考释》,第116~117页。。从字迹看,该文书属于抄件当无疑,但笔者认为该文书并非普通的传抄件,其性质值得进一步商榷。
第一,□谘答策问“智伯围(晋阳……城)不没者三板”时,称此语出自《春秋》。陆庆夫认为,此《春秋》并非指代《春秋三传》,而是《春秋后语》。因为“城不没者三板”本出自《战国策》和《史记》,而《春秋后语》是东晋初孔衍兼采二书而成,该书在河西一带流行。(22)陆庆夫:《吐鲁番出土西凉〈秀才对策文〉考略——兼论汉晋隋唐时期策试制度的传承》,第82页。对此观点,笔者较为认同,因为《对策文》展示的是西凉最高等级的秀才策试,误用经典这样的低级失误应当不容易出现。但《对策文》并非模拟策试资料,因为文书中举主明确,下诏时间和答策时间标注完整,与备考模拟的大科文字有明显的区别,亦没有模拟策试常有的批阅痕迹。
第二,策问与对策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顺序不同:第一部分残存策题的顺序是“天文历法”接“历史成败”,但□谘的对策在两问之间插入了“文字演化”的对策;马骘关于“天文历法”和“历史成败”的答题顺序与策题残件同。李步嘉将其视作错简,认为“文书上策文错简的现象,只能是后来传抄者在抄写时无意颠倒了策文顺序”(23)李步嘉:《一份研究西凉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初四年秀才对策文书考释》,第117页。。但这一观点或存偏颇。
首先,虽然文书残损严重,但是从策问和对策的内容来看,75TKM91:11/1~6六件文书的文字内容连贯,因此应当排除缺页或拼接失误。
其次,从□谘和马骘的十段对策看,多不过百字,再次抄写的过程中错简编排的可能性甚小,而且字迹清晰,没有疑似错抄修改的痕迹,因此应当排除错简的可能。
一般而言,为了便于批阅,皇帝诏策是要求一一条对的。如阳嘉三年(134),顺帝策问周举,诏书中言明“分别具对,勿有所讳。”(24)〔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六一《周举列传》,中华书局,1965,第2025页。但是正如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所言,“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25)〔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在举子看来对策不仅仅是一次选官考试,还是一次难得的陈述政见的机会,所以在实际应对过程中,举子往往根据表达政见的需求,在顺序及对策内容上略作调整。如《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载,汉文帝举贤良诏的策题为:1.“明于国家大体”;2.“通于人事终始”;3.“直言极谏”;4.“永惟朕之不德”;5.“吏之不平”;6.“政之不宣”;7.“民之不宁”;8.“悉陈其志,毋有所隐”。(26)〔东汉〕班固著:《汉书》卷四九《晁错传》,中华书局,2016年,第2290~2299页。但晁错的对策顺序为:1,2,3,5、6、7,4,8。第四条“永惟朕之不德”晁错不仅置后作答,而且只是以“愚臣不足以当之”一句略过;而第五、六、七条策题也作了合并处理。又如汉武帝三策董仲舒,董仲舒对策过程中一再裹挟“《春秋》大一统”思想,至于第三次复策,武帝终于忍不住要求他明示,董仲舒这才挑明具体宗旨和措施。(27)〔东汉〕班固著:《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2495~2523页。从《对策文》残存的策问和秀才□谘、马骘的对策看,导致顺序偏差的仅仅是“文字演化”一道策题,其他四道策题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因此,□谘关于“文字演化”的对策在答题顺序上作出的微调亦是一种可能,不能视作传抄错误,更不能作为《对策文》是传抄件的论据。
第三,《对策文》为副本,并非范文传抄件。传世文献中保留了不少对策文范本,如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皇甫规《建康元年举贤良方正对策》,均包含在传记中,取消了公文格式、日期等信息。敦煌地区亦出土过策问习作范本,如《唐写本经义策残卷》(以下简称《经义策》)(28)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BD14491及BD14650,可缀合。参刘波,林世田:《敦煌唐写本〈问对〉笺证》,《文津学志》(第三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第115~142页。,在问对呈现格式上也与《对策文》的形态有明显区别。为便于比较,现摘录部分完整问对如下:
断贪浊
者哉。谨对。(29)刘波,林世田:《敦煌唐写本〈问对〉笺证》,第119页。
《经义策》习作,按照不同的策题分段,一章题一问对。“问”前无修饰词。“对”前无举主、身份、秀才名字等信息,对策内容以“某闻”为头,“谨对”结尾。无谦辞、日期等信息。
综合来看,《对策文》无论从形态还是内容上,与范本、习作都有明显的区别,其保留的诏策格式、日期、谦辞、举主信息等特征都说明了该文书并非一般的实用性范本,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料保存,笔者认为应当是凉州王庭策问的副本。这个推论可以结合下一节察举考试“副之端门”的程序进一步证明。
察举设立之初本无考试程序,阳嘉改制后才确定了察举考试的一般程序,大致为“诏举贡士——公府考课——端门覆核——皇帝召见”。对此,《后汉书》有详细记载,主要见于卷六一《左雄传》:
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30)〔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第2020页。
此外,对于端门覆核的程序设置,《黄琼传》还载有一段讨论:
又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31)〔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第2035页。
对于《左雄传》《黄琼传》之“副之端门”“覆之于端门”的差异,阎步克先生认为,“副”为传写之讹,本应作“覆”。(32)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0页。但实际上,“副”的含义当为“副本”。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于此受天下章奏;令举者先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3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一,中华书局,1956年,第1659~1660页。
可见,胡三省将“副之端门”解释为“副本纳之端门”。对此,笔者颇为认同,原因如下:
第一,“副本纳之端门”与汉代“诣阙上书”的传统有关。西汉以来,吏民上书并非直达皇帝,《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载:
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匄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34)〔东汉〕班固著:《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第2791页。
景帝时,朱买臣上书陈政,材料由负责的官员转交,自己则在公车署等待皇帝召见。据《后汉书·百官志二》载,“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35)〔晋〕司马彪编;〔梁〕刘昭注:《后汉书志·百官志二》,第3579页。。“端门本即公车令接纳贡士及对策之处”,公车与端门实际上同指一处,所以就察举考试而言,“端门对策可记为公车对策”。(36)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59页。但是转呈的上书并非由公车令审核。《汉书》卷七四《魏相传》载,“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37)〔东汉〕班固著:《汉书》卷七四《魏相传》,第3135页。可见,“诣阙上书”的具体过程是公车令转呈吏民上书于尚书台,台官审核而择优呈交天子。朱买臣的上书很可能被台官扣留了,所以等到随身的粮食都吃完了还没有被召见。这段记载说明了两点:一是吏民上书,本人要在公车之署等待召见;二是西汉以来,吏民上书就有呈交副本的传统。
第二,从理论上说,“副本纳之端门”是阳嘉改制的必然程序。阳嘉改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划定举子的年纪标准,二是确定对策考试的场所和内容,三是确定覆核的程序和原则。《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载:
有广陵孝廉徐淑,年未及举,台郎疑而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淑无以对,乃谴却郡。(38)〔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第2020页。
此事发生于阳嘉改制次年。诚如阎先生所言,“这大约就是端门考核之实情。”(39)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60页。台官在端门诘难徐淑,主要是因其不符合“四十不惑”的规定。根据年龄达标情况,台官还需要进一步作分类判断:对于年龄达标的举子,要核实德行、能力;对于年龄不达标的举子,要判断其是否具备“茂才异行”,达到“不拘年齿”的资格。因此,相比于举子的年龄,其才能实为审核的关键,而体现才能的方式,除了口头问询,更重要的依据就是对策副本。也就是说,端门覆核是包含两部分内容的面试:一是核实年龄,二是根据公府考课的对策副本进行口试。否则,端门覆核与公府考试程序雷同,就没有设置的必要。
第三,阳嘉改制的核心在于树立标准,而非创新程序。结合《魏相传》记载,可知端门覆核的设立,在程序上是延续台官审核上书副本的传统。两汉举子动辄数百上千人,天子不可能一一阅览对策并召见,所以,诏试对策的上书与其他形式的上书一样,都应归并于“诣阙上书”性质。
第四,“端门”是尚书台官员办事场所,不是皇帝问政的场所,所以端门覆核环节应该由台官代行皇帝权力,属于名义上的皇帝亲策。但是事实上的亲策也是同时存在的。《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载,光武建武七年(31)诏举贤良“遣诣公车,朕将览试焉”(40)〔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第52页。;同书卷四《和帝纪》载,和帝永元六年(94)诏举贤良,“遣诣公车,朕将悉听焉。”(41)〔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78页。这两段记载,光武帝、和帝诏举贤良不在朝堂接见举子,而是打算前往端门“览试”“悉听”,以示重视,就是事实上的亲策,属于特例,所以在诏书中特别提到“遣诣公车”。
无论是事实上的亲策,还是名义上的“亲策”,端门(公车)呈交副本应该都是必要的程序。公车“览试”“悉听”,针对的主要是诘问的部分,相当于如今的面试,只有面试才具有现场观摩的可能。台官在端门“练其虚实”理应要本人到场,为的是避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语亦出《后汉书·黄琼传》)的情况发生。阎先生所论“胡三省谓‘副之端门’是‘以副本纳之端门’,就是说孝廉本人并不到场”系误读。当面覆核才是端门覆试的要旨所在。
综上所述,诏试对策的上书与其他形式的上书一样,都应归并于“诣阙上书”性质。“发副封”的传统包含在“诣阙上书”的程序之内,所以也应当保留。不同的是,对策考试的时候,举子不可能在正式试卷外再自抄一份对策文副本。对策文副本应该是公府考试结束后,由专人统一抄写,所以在字迹上会呈现一致性,在内容上势必要保留诏策一份,以下连抄各地举子的对策文,同时要保存举主及举子身份、出题及答策日期信息,以备查验。因为要提交台官审核,其公文格式理应原样保存。反观西凉《对策文》,可以找到诸多与端门副本相合的特征:一,从文书字体字迹看,残存的策问和对策都出自同一书手。二,三位秀才的对策文连抄在同一纸张上,对策文之前的策问题目仅抄付一份,是出于对照的需要。三,诏策颁下的时间、三位秀才对策的时间都完整抄录,说明时间保留具有必要性;另外,时间的书写遵循了平阙格式,说明该文书具有礼仪属性,是特定场合的遗存。四,保留对策开头的“稽首”谦辞,应当是呈送名义上的主考官皇帝(这里是凉王)的必要,亦说明了它的使用场景。因此,《对策文》不是有抄写错误的普通传抄件,而是凉州王庭策问的副本。
过去,无论是贤良对策文,还是秀孝对策文,只能见到传世文献中提炼加工、删减格式的文本,所以学者们对“副之端门”的程序尚存疑义,更不清楚端门副本的形态。如今,得益于《对策文》,我们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有西凉等地方政权较好地继承了汉晋以来的察举考试传统,在考察西凉察举制度的同时,也为研究汉晋以来察举制度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传世文献所见晋武帝问华谭,以及敦煌出土的《经义策》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对策文》的结构有别于前两者。三位秀才的对策文部分不是简单的逐条答对,而是呈现了“谦辞+对策”的两段式结构。其中以凉州秀才马骘的对策文最为完整,所以本节以马骘的对策文体式为讨论重点:
41 凉州秀才粪土臣马骘稽首言:臣以疏陋,才非
42 翘颖,洪泽涛奖,谬忝过分,用非腾跃,超登
45 命世,绍踪前圣,玄韵遐茏,采错他山,岂臣
46 管窥所宜对扬。仰缘神策,冒陈所闻。臣
47 骘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
48 建初四年正月戊申朔一日戊申上
“凉州秀才粪土臣马骘”是身份提示语,“凉州”指举主为凉州牧,可能因为李暠为地方最高长官所以省略了名字;“秀才粪土臣”是秀才自称。“稽首言”是跪礼的书面表述。谦辞正文以“臣”开头,后接自谦语;以“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结束。
谦辞内容亦分两段:前段以“臣”开头,以“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结尾,主旨是向凉主表达自己才疏学浅。其中“窃贾(价)瑚琏”语出《论语·公冶长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4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292页。子贡问孔子对自己评价如何?孔子将他比作“瑚琏”。瑚琏是宗庙里用来盛装黍稷的玉质礼器,孔子这番评价是称赞子贡能够陈列宗庙,是国家社稷之才。马骘称自己“窃贾(价)瑚琏”,是对受到凉主的赏识,不日将位列荣班的自谦。后段从“伏惟殿下”开始,“臣某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结束,主要表达对凉主才能和学识的万分敬仰,说明自己孤陋寡闻不足以回答神策。“伏惟”是跪拜之意,下对上陈述的套语,古代奏疏或信函中常用。“殿下”是对李暠的称呼,因李暠自比诸侯,是名义上从属东晋正朔的西凉王。
谦辞末尾书“建初四年正月戊申朔一日戊申上”,“上”即上书,表明了对策文为上行文的性质。干支日跳行书写,并且置底,是古代公文日期落款的惯用格式。不只是秀才对策部分如此书写,《对策文》诏策的日期也是如此。
正式答策部分,每答一问,开头和结尾均以“臣骘言”作提示语,共答五问。以第一问为例:
49 臣骘言:臣闻上古之时,人性纯璞(朴),未生争心,天
50 下大和,故结绳而治。神农种谷,轩辕造制,示民德
51 礼,遂生华薄。□至三代,质文损益,时移世变,淳
这是马骘关于“古今异治”的对策。其中有两处问题的关键词,上古“纯璞(朴)”,后世“华薄”,□谘对策文中的表述则是“往古敦璞(朴)”,“后世华丽”。可见,此段策题大概是,上古人性纯朴,后世华薄,治有不同,何也?马骘首先阐释了古今异治的现象,“上古之时,人性纯璞(朴),未生争心,天下大和,故结绳而治。神农种谷,轩辕造制,示民德礼,遂生华薄。”“结绳而治”语出《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九家易》曰:“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43)〔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第633页。“示民德礼,遂生华薄”则出自《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44)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德经三十八》,中华书局,1996年,第5~6页。最后,马骘直接引用《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一语,指出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以道为本”。
从内容上看,“古今异治”实际上是汉晋以来察举考试的热点问题,比如汉武帝策问公孙弘,第一道就是:“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阴阳和,五谷登,六畜蕃,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朱屮生,山不童,泽不涸……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此?”(45)〔东汉〕班固著:《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第2613~2614页。公孙弘站在儒家的立场作答,提出仁、义、礼、智为治国之道,而马骘“主要站在玄学思想的立场……认为儒家的‘德礼’治民,‘遂生华薄’,败坏了敦厚古朴的风俗”(46)凌文涛:《吐鲁番出土〈秀才对策文〉与西凉立国之策》,第12页。。虽然马骘的思想可能颇受凉主儒、玄并用的治国理念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对策文本身很好地体现了汉代以来对策文要征引经典、依经立义的原则。另外,汉章帝曾明确提出,“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47)〔南朝宋〕范晔编;〔唐〕李贤注:《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133页。汉代以来,帝王所要求的对策文主要是“以散为主,略带对偶、排比,语言质实典正,少有浮华丽饰,呈现出文质彬彬的风貌。”(48)韦春喜:《汉代对策文刍议》,《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第70页。马骘的行文风格也正是如此。
□谘、张弘的对策文,在格式上与马骘呈现了高度的相似性。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结构:
举主官某臣某稽首言:臣……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伏惟殿下……臣某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
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干支上
臣某言:臣闻……臣某言。
显然,对策文有一套属于自身的语言体式。实际上,这种“谦辞+对策”的两段式结构与汉以来的公文格式密切相关。“稽首言”以下“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某诚惶诚恐,顿首,死罪死罪”是汉代以来臣子向帝王、太后等上书的套语。“稽首”是古代跪拜礼,属于九拜中的最高等级,臣拜君、子拜父等见尊者的情形适用。李暠以诸侯王自居,在此次秀才策试中以地方最高长官身份代行名义主考官皇帝的权力,受“稽首”礼是理所当然。
王莽篡汉以前,群臣上书不用“稽首言”,而用“昧死言”和“昧死以闻”等。如,李斯上书秦始皇建议焚书,用“丞相臣斯昧死言”(49)〔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255页。。霍光等人请废除昌邑王,云,“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首死罪……”(50)〔东汉〕班固著:《汉书》卷六八《霍光传》,2939~2941。王莽篡汉,慕古法,改“昧死”为“稽首”,光武帝时期因循而未改,此后“稽首”成为上书定式。东汉群臣给天子上书有四类奏疏,格式套语各不相同。据蔡邕《独断》记载:
凡群臣上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章者,称“稽首上以闻”,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
奏者,上言“稽首言”,下言“稽首以闻”,其中有所请……
表者,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某甲上”,以诣尚书通者也。公卿、校尉、诸将不言姓,大夫以下皆言姓……
凡章、表以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而执异意者曰驳议,曰“某主甲议以为如是”。(51)〔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引《独断》,中华书局,1992年,第242页。
参照《独断》的记载,可知秀才对策文格式兼具章、奏、表的套语,又略有区别。就格式而言,秀才对策文更接近“奏+表”,这可能是由公文的使用者和功能决定的。章、奏、表在使用者和功能上均有差异,比如平民上书“谢恩、陈政”只能用章,官员“请求皇帝的批准及指示,或向皇帝报告司法案件”用奏,平民或官员向皇帝献书常用表。(52)章、奏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参代国玺:《汉代公文形态新探》,《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2期,第27~29页。对策文的使用者是博士生、各地举子或在职官员,不是普通的平民,适用奏、表的格式套语;又由于是“应诏陈政”,所以第一部分需要在“稽首言”后用谦辞以表达谦卑,这也是对策文独立于其他公文的特征。
目前来看西凉《对策文》是展现秀才对策文体式最完整的实物资料。传世文献中的秀才对策文本并不多见,常见的主要是晁错、董仲舒、皇甫规等名士的贤良对策文。其中,能够体现对策文体式的,只有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汉书·晁错传》的记载摘录如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上亲策诏之,曰:“……悉陈其志,毋有所隐。”
错对曰:“平阳侯臣窋、汝阴侯臣灶、颍阴侯臣何、廷尉臣宜昌、陇西太守臣昆邪所选贤良太子家令臣错昧死再拜言:臣窃闻……今陛下……臣错草茅臣,亡识知,昧死上愚对,曰:诏策曰……(53)〔东汉〕班固著:《汉书》卷四九《晁错传》,中华书局,2016年,第2290~2299页。
《晁错传》的记载与《对策文》的书写特点多有相合之处:第一,文帝的策问是通过一道诏书下达,诏书上一般有颁行的日期,而《对策文》第一段仅存一份策问,策问后有“(建初三年十)二月卅日(下)”字样,说明李暠的策问也是下达的一道王令。第二,晁错的对策亦呈现“谦辞+对策”的两段式结构。谦辞前“平阳侯臣窋、汝阴侯臣灶、颍阴侯臣何、廷尉臣宜昌、陇西太守臣昆邪”是举主官名,“贤良太子家令臣错”是举子身份信息,与《对策文》“稽首”谦辞前的身份提示语格式也一致。
不同的是,《晁错传》的记载旨在保留策问和对策的文本,展示二者内容的经典性,并用叙述性语言完善了诏策贤良的程序细节,却因此删除了格式、日期等历史信息。即便如此,从现存的文本内容,我们仍旧能够获知贤良对策的文种性质。如“昧死上愚对”,说明贤良对策就是上书天子的公文,这与《对策文》中“建初四年正月戊申朔一日戊申上”展现的信息是类似的。
发现《对策文》之前,秀才对策的程序其实是不明确的,作为平行科目的孝廉对策也是如此。如今得益于《对策文》,我们可以肯定秀才、孝廉考试与贤良考试只是分属不同的科目,目的是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程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考试产生的对策文在本质上都是上书天子的公文,有相对固定的公文套语和两段式结构。由此可见,东汉以来给天子的上书,除了章、奏、表、议“四品”之外,至少还有对策文。但是,因为对策是岁举和特举程序的产物,并非日常的上书,所以并没有与“四品”并列。
察举制在魏晋时期遭遇了挫折,选官按照家族门阀进行,考试或流于形式,或取消。曹魏建立后,有重整选官制度的愿望,九品中正制可以看作是具体结果。根据唐长孺先生的研究,九品中正之本意是改善察举制,但最终却为世家大族所利用,反而成了巩固门阀的选官制度。(5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85~126页。门阀制度之下,选官强调门品资历,西晋已经开始这个进程,东晋则达到顶峰,德才因素置而不顾。虽然史书中对于选官程序的记载多语焉不详,但是仍能看到魏晋时期的士人对考试制度有高度的期待。正如《晋书》卷五一《王接传》所载:
永宁(301~302)初,举秀才。友人荥阳潘滔遗接书曰:“挚虞、卞玄仁并谓足下应和鼎味,可无以应秀才行。”接报书曰:“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孝一皆不试,接以为恨。(5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一《王接传》,第1435页。
司马伦篡位之初,各地举荐的人才都不经过策试,直接录用。但是在王接这样的有识之士看来,参加秀才策试不仅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故对取消策试颇为不满。一个“恨”字包含的不仅仅是遗憾,因为对于选拔人才来说,只有考试具有程序正义的价值,没有经过考试,虽然可以照常任官,但会令王接等士人感觉仕进之途不正。可见,即使在门阀政治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传统的察举制尤其是考试程序,依然是正统性的体现。
虽然战乱的形势和门阀制度都在挤压考试传统,但是得益于《对策文》的发现,我们知道,当南方的门阀政治愈演愈烈以至于“平流进取,坐至公卿”(5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三《王俭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430页。的时候,北方的凉州地区在张轨、李暠等凉主的治理下,始终保持着汉代以来的察举制传统,严格施行岁举和春季策试的制度。即便是地望世胄,依旧要参加秀、孝策试。除了《对策文》涉及的三位秀才外,史籍中还可以看到李暠同母兄弟宋繇等亦经历了策试才授以官职。可见,历代凉王都非常重视程序正义性。
事实上,不只是前凉、西凉等凉州地区的政权,这一时期的北魏、北齐等历代北方政权受凉州影响,在传递汉唐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寅恪先生指出:“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5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页。陈先生没有机会看到秀才对策文,但新资料极大地支持了陈先生的论断。
程序正义的核心是文化正统性,这也是王国体制下地方政权的终极追求。对于分裂时期的北方政权来说,继承和发展察举考试制度不只是人才选拔的需要,还是民族文化和正朔理念的综合驱使。因此,李暠被推举为凉王后,一方面数次上表东晋安帝,表明重新建立贡举关系的愿望,以及自比诸侯王,欲效仿“窦融故事”。在《对策文》中,秀才们亦称李暠为“殿下”。另一方面,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事业建设。《对策文》中三位秀才引经据典,在内容上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在程序上,不仅证明了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与现行政治制度的契合,也证明策试方式属于传统并拥有活力。
一定程度上,《对策文》所反映的秀才策试制度也是王国体制之下其他各项制度存在形态的缩影,为我们研究北朝与中古政治文化关系,以及科举制的形成等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它也说明了,在分裂时期,选拔人才制度依然为地方政权所继承。这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华历经分裂终归统一的制度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