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三明学院为例

2020-10-15 13:28静,陈星,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体系融合

林 静,陈 星,陈 圆

(三明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7)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以每年超10%的速度跨越式发展,而行业所需人才(特别是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同时,“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也对旅游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及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用“超前识变、 积极应变、 主动求变”的思想,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融入地方产业,成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本科大学。实践教学因其具有真实、 时效、 实用等特征,在教学中承担着专业知识转化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各高校向应用型转化的重要抓手。

一、 旅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2014年,国家正式提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愈加重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研究者们分别从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建设、 评价指标构建、 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等方面对实践教学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孟丽引入学习周期理论,设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框架,建设层次化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宽口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1]冯小霞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视角下构建校外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校外实践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和职能分工。[2]孙梦阳等遵循“政、 产、 学、 研、 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旅游管理专业“1234”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两线六翼”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3]刘霞基于职业能力本位提出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建议。[4]张侨等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四层次、 四模块、 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提出“六化”在内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5]谭丹从学时安排、 内容优化、 课程革新以及教学连贯性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6]侯兵、 姜继红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住宿业服务与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实践、 旅行社管理与导游实践、 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地规划四部分,分认知、 教学、 实习和管理四个训练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7]余勇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指标体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特点。[8]谢朝武、 陈岩英建构了校外主题型实践教学的工作流程。[9]王淑娟提出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三对接”的实践教学现实途径。[10]邝金丽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梳理和研究。[11]郑向敏、 范向丽在分析我国目前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现状以及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高比例的行业就业率、 高行业停留率、 高职位、 高行业发展率的“四高”人才培养理念及其运作模式。[12]

研究者们多从学校管理与教学系统层面考虑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的构建与改革,目标清晰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不明显,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

二、 旅游本科专业办学困境

(一)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与招生生源少的矛盾

中国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缺口大,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综合化、 多元化。然而,各高校旅游专业生源年年紧缩,招生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人们对旅游业的人才能力存在认知误区与偏见,“矮化”旅游、 “曲解”服务,对旅游专业认可度低;另一方面,因欠缺对旅游的专业认知,高校旅游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低,调剂生占比高。

(二)旅游企业对人才要求高与行业准入门槛低的矛盾

从一般意义上说,旅游企业或需要技能娴熟、 专业规范、 善于沟通的基础服务型人才;或需要管理有度、 组织有力、 运营有方的中高端管理型人才;或需要创造力强、 具实战力,眼光独到的规划/策划型人才,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然而,人员短缺的现实问题迫使旅游企业不得不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许多企业基层从业人员学历与学习能力“双低”现象突出。

(三)学生就业期望高与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低的矛盾

旅游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应用型、 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然而,由于高校的实践教学高阶性内容不足,缺乏对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意志力、 沟通力、 协作力、 情绪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不足,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实际职业能力与期望就业岗位的不匹配,恰恰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的低达成度。

三、 三明学院旅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成效与思考

(一)思路:基于能力分层的“双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三明学院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有理论、 懂实务、 会分析、 善管理、 能创业、 会培训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旅游专业“以创新创业意识为先导、 实务技能为基础、 运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时首先要完成服务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学习与训练,具备职业所需的知识、 技能、 经验、 态度等综合素质,进而发展为运营管理人才。为此,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能力培养分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顺序、 学分设置、 学时安排反复推敲,构建出基于能力分层的“双轨”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而言,该体系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前者是以案例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为抓手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后者采用“嵌入式的3+1”模式,即本科学生第一学期有为期一周的认知型见习,第三学期的“黄金周”到景区进行为期三周的景区导游实习,第五学期到高星级酒店进行为期6个月的蹲点式专业研习,第八学期进行管理岗位实习。“双轨”实践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具体如表1)

表1 基于能力分层的“双轨”实践教学体系

(二)成效:体系逐步形成、 行业就业率提升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本科专业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占比高达39%;通过项目化、 创新班、 专业协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毕业生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率高出全国平均值15个百分点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企业及学生的满意度均较高。

第一,实践教学系统化逐步形成。优越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不言自明。学生、 企业、 学校是相互影响的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企业既是人才的鉴定者又是教育的参与者,具有双重身份。学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通过体制机制向黑箱投入能量流、 信息流。(如图1所示)只有打开黑箱,读解当代学情,重构知识、 能力的转化过程,实践教学才得以顺利进展,培养的学生才能让企业满意、 让学生自身满意,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进而影响学校的办学品牌,获得更多优质生源,形成“三赢”局面。

图1 三位一体关系图

第二,校企就人才培养理念达成共识。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企业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 贮备的重要性,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从基础服务岗位到基层管理岗位的学习机会,发挥实践教学的容错优势,提升学生的岗位就业信心。

第三,“双师”制保障学生能力培养。校内外实践教学均采用“双师”制:课程实践教学请业界精英走进课堂,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培训计划,编制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把整个实践学习过程分成不同的学习节点,构建教与学的新机制,促进两位导师教学上的分工合作,有效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促成实践教学目标达成。

第四,“项目化”课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以项目为载体,推出的“创新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成功组织了厦门金砖会议服务创新班、 连锁事业管理创新班、 旅游应急管理创新班、 马岩生态规划创新班。基于“创新班”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旅游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

(三)思考: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的理念、 内容和手段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的提质升级,都需要大批应用型、 复合型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对旅游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落实产教融合,优化实践教学理念。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应依照“产教融合”的理念和要求,积极对接当地旅游产业,融入旅游企业,从“点对点”的校企合作,向“链融链”的产教融合转变。产教融合是教育链、 人才链、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贯通融合,其核心是通过资源、 能力互补形成共生体,实现资源转化、 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高校是管理升级转化的桥梁、 旅游企业发展的帮手,同时在供需对接、 价值交换中寻求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更加开放融合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业人才。

第二,与产业发展同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应主动将教育资源、 教育要素、 教育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 生产资源融通,应用大数据、 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技术,成为旅游产业技术进步的桥梁;要与旅游产业发展联动、 融通,为实践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题材,使高校在融合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办学特色。

第三,紧跟科技进步,优化实践教学手段。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AR、 虚拟仿真等科技革命带来了教育手段与方法的变革。高校实践教学要紧跟科技进步的节奏,优化教学手段,使实践教学成为智慧学习的工场。高校应从标准化教育向多维场景的个性化学习转变,教学方式更加关注驱动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变革,考核评价不仅要加强过程化,还应更具探究性和个性化特色,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三创”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体系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